铃木大拙——用“禅”影响了东西方世界2016-12-08 18:08
铃木大拙被称为“世界的禅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使得整个西方文化史发生了一些转向。加之他又很高寿,活了96岁(1870—1966),因此在长达大半个世纪里,铃木大拙持续地对东西方世界发生了影响。
禅是什么?禅就是平常心,无处不在的一种“人间精神”。禅是一种洞彻的智慧,给予人们看透世界的智慧。禅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探索心灵奥秘,消除烦恼,压抑,解脱束缚。以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干扰,随时准备好去怀疑,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如实看透事物本来面目,在一闪念间证悟万物的本性。
禅在生活当中,你离它近了,它却远离了你;你远远的看不到它,它却在你身边……禅要一个人的心自在无碍,禅是要觉照心灵的真正本性,据以训练心灵本身,做自心的主人。 ——铃木大拙
世界的禅者——铃木大拙
日本禅学何以能走向世界?不得不说,这其中铃木大拙居功至伟。
1870年11月11日,铃木大拙(D. T. Suzuki)出生于石川县金泽市本多町的一个医生家庭,原名铃木贞太郎,大拙为其居士号。这位被思想家梅原猛称为"现代日本最大的佛教者"的哲学家,学贯东西,一生致力于禅学研究及日本禅文化的海外推介,同时用日文和英文写作,著述等身,约百种著作中的二十三种为英文著作。其中之荦荦大者,便是"铃木大拙说禅"系列,在西方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今天通行于西方的"Zen",正是源自大拙对日文"禅"的迻译。1940年,该书的日文版由岩波书店出版。至2004年,已再版七十一次,说家喻户晓并不为过。
大拙说禅,并不是谈禅宗史,而是谈禅的性格——禅是什么、不是什么,禅的方法、路径——禅如何看世界、如何思考,以及禅的目的和意义。
常言道"知易行难",可就禅而言,知本身就不易。因为说到底,禅是一种洞彻的智慧,能真正做到"知",便相当程度上接近了禅的本质。而禅的本质,在于抵达和把握世界的存在,即所谓"真实在":"禅给予我们看透世界的眼睛。禅的范围遍及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而且要超越它。"为此,大拙从学术上廓清了几个世纪以来氤氲于"禅"的概念之上的重重云霾,极大缩短了我们与之"链接"的距离,譬如谈禅宗与东西方宗教的异同、与审美的关系,等等。
禅宗最初舶来中国时,是作为佛教的附着物。公元六世纪,从南印度到中国来的菩提达摩被认为是禅的始祖,而达摩无非是佛教的一派,其教义也与大乘佛教的一般教义无甚区别。但在中国传布过程中,融入了许多程式和基于民族文化心理的要素,用大拙的话说:"禅是中国的实际精神和充满高远思索的印度形而上学的牢固焊接。"
禅宗从唐到宋,有很大的发展,至明已呈强弩之末。镰仓时代,中国禅宗再渡扶桑。室町时代,在幕府的庇护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生机勃勃的日本禅宗。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走向世界,成为西方现代思潮中的一股涓涓细流,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虽不是暴雨滂沱式的,但润物无声,始终不绝。
铃木大拙与鲁迅等合影
禅意——影响世界的艺术品格
大拙写道:"当人们问一个禅匠:'禅是什么?'他当即回答:'平常心。'
何等的简明而又切中要害!禅与所有的宗派品质没有交涉。……禅是大海,禅是大气,禅是山岳,禅是雷鸣、闪电,是春天开放的花朵,夏日的炎热,冬天的雪。不,禅是这以上的东西,禅就是人。禅不拘于在长久的历史中积淀的形式上的行为、因袭和其他的附加物,它在中心事实中生机勃勃地生存着。"
至此,大拙已然道尽了禅的性格--禅"无处不在",是一种"人间精神",且超越任何形式之上,"随心所欲";禅修的目的,"是使灵眼洞开,洞察存在之理由本身"。
铃木大拙说禅系列——《不惧》《不惑》
近日在中国出版的《不惧》《不惑》就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教授的禅学代表作。
在《不惧》《不惑》中,可以看到,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禅宗,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除了受到当时武士阶层的大力扶持外,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艺术。
《不惧》《不惑》,从茶道、剑道、书画、建筑、俳句等日本文化的七个方面,与西方自然主义思想想融合,来讲解禅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俳句里的“幽玄”,还是哲学中的“无意识”形而上学,禅都与艺术、生活息息相关。而不论你信仰为何,终归要直面的,是自己的内心。
因此,我们需要用心感受自然之美,天地间的一切,以一颗智慧之心,不惧困厄,保持对生活的感激与尊重。
这是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写给每个人的顿悟之书,胡适、钱穆、弗洛姆、海德格尔等大师倾力推荐的东方文化读本;在行住坐卧中体味生命的真相,在拈花一笑间领会佛性的无限;破除我执,直见本性,扫除浮华的表象,发现当下真正的自我!
这是一本极适合大众阅读的禅学读本,以浅显的语言讲述了通透圆融的禅宗智慧和极具东方意蕴的生活哲学。
这本书兼具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精髓,如炎炎夏日中流过心间的澄澈清泉,让读者在行住坐卧中体会生命的实相,在拈花一笑间领受佛性的无限。
让我们随着铃木大拙空灵、优美的文字,勘破生死,进退随心,彻见生命的奥秘,学会在今时今日不浮躁地生活!
名人的评价
★胡适:我的学识渊博的朋友——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 作为他的一个朋友和研究中国思想的历史学者,我一直以热烈的兴趣注视着铃木的著作。
★钱穆:《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静定即天台之止,禅家之定,铃木谓之禅那。虑是天台之观,禅家之慧,铃木谓之般若。
★弗洛姆:我们这些人在同铃木大拙博士及其理念相处一周之后,受到了非常清新与启发性的影响。这是一个变化……归结起来,是心理分析理论的发展,是西方智力与精神气象的变化……
★海德格尔: 读了铃木大拙的著作,要是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正是我的全部著作所要说的东西。
铃木大拙被称为“世界的禅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使得整个西方文化史发生了一些转向。加之他又很高寿,活了96岁(1870—1966),因此在长达大半个世纪里,铃木大拙持续地对东西方世界发生了影响。
禅是什么?禅就是平常心,无处不在的一种“人间精神”。禅是一种洞彻的智慧,给予人们看透世界的智慧。禅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探索心灵奥秘,消除烦恼,压抑,解脱束缚。以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干扰,随时准备好去怀疑,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如实看透事物本来面目,在一闪念间证悟万物的本性。
禅在生活当中,你离它近了,它却远离了你;你远远的看不到它,它却在你身边……禅要一个人的心自在无碍,禅是要觉照心灵的真正本性,据以训练心灵本身,做自心的主人。 ——铃木大拙
世界的禅者——铃木大拙
日本禅学何以能走向世界?不得不说,这其中铃木大拙居功至伟。
1870年11月11日,铃木大拙(D. T. Suzuki)出生于石川县金泽市本多町的一个医生家庭,原名铃木贞太郎,大拙为其居士号。这位被思想家梅原猛称为"现代日本最大的佛教者"的哲学家,学贯东西,一生致力于禅学研究及日本禅文化的海外推介,同时用日文和英文写作,著述等身,约百种著作中的二十三种为英文著作。其中之荦荦大者,便是"铃木大拙说禅"系列,在西方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今天通行于西方的"Zen",正是源自大拙对日文"禅"的迻译。1940年,该书的日文版由岩波书店出版。至2004年,已再版七十一次,说家喻户晓并不为过。
大拙说禅,并不是谈禅宗史,而是谈禅的性格——禅是什么、不是什么,禅的方法、路径——禅如何看世界、如何思考,以及禅的目的和意义。
常言道"知易行难",可就禅而言,知本身就不易。因为说到底,禅是一种洞彻的智慧,能真正做到"知",便相当程度上接近了禅的本质。而禅的本质,在于抵达和把握世界的存在,即所谓"真实在":"禅给予我们看透世界的眼睛。禅的范围遍及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而且要超越它。"为此,大拙从学术上廓清了几个世纪以来氤氲于"禅"的概念之上的重重云霾,极大缩短了我们与之"链接"的距离,譬如谈禅宗与东西方宗教的异同、与审美的关系,等等。
禅宗最初舶来中国时,是作为佛教的附着物。公元六世纪,从南印度到中国来的菩提达摩被认为是禅的始祖,而达摩无非是佛教的一派,其教义也与大乘佛教的一般教义无甚区别。但在中国传布过程中,融入了许多程式和基于民族文化心理的要素,用大拙的话说:"禅是中国的实际精神和充满高远思索的印度形而上学的牢固焊接。"
禅宗从唐到宋,有很大的发展,至明已呈强弩之末。镰仓时代,中国禅宗再渡扶桑。室町时代,在幕府的庇护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生机勃勃的日本禅宗。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走向世界,成为西方现代思潮中的一股涓涓细流,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虽不是暴雨滂沱式的,但润物无声,始终不绝。
铃木大拙与鲁迅等合影
禅意——影响世界的艺术品格
大拙写道:"当人们问一个禅匠:'禅是什么?'他当即回答:'平常心。'
何等的简明而又切中要害!禅与所有的宗派品质没有交涉。……禅是大海,禅是大气,禅是山岳,禅是雷鸣、闪电,是春天开放的花朵,夏日的炎热,冬天的雪。不,禅是这以上的东西,禅就是人。禅不拘于在长久的历史中积淀的形式上的行为、因袭和其他的附加物,它在中心事实中生机勃勃地生存着。"
至此,大拙已然道尽了禅的性格--禅"无处不在",是一种"人间精神",且超越任何形式之上,"随心所欲";禅修的目的,"是使灵眼洞开,洞察存在之理由本身"。
铃木大拙说禅系列——《不惧》《不惑》
近日在中国出版的《不惧》《不惑》就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教授的禅学代表作。
在《不惧》《不惑》中,可以看到,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禅宗,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除了受到当时武士阶层的大力扶持外,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艺术。
《不惧》《不惑》,从茶道、剑道、书画、建筑、俳句等日本文化的七个方面,与西方自然主义思想想融合,来讲解禅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俳句里的“幽玄”,还是哲学中的“无意识”形而上学,禅都与艺术、生活息息相关。而不论你信仰为何,终归要直面的,是自己的内心。
因此,我们需要用心感受自然之美,天地间的一切,以一颗智慧之心,不惧困厄,保持对生活的感激与尊重。
这是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写给每个人的顿悟之书,胡适、钱穆、弗洛姆、海德格尔等大师倾力推荐的东方文化读本;在行住坐卧中体味生命的真相,在拈花一笑间领会佛性的无限;破除我执,直见本性,扫除浮华的表象,发现当下真正的自我!
这是一本极适合大众阅读的禅学读本,以浅显的语言讲述了通透圆融的禅宗智慧和极具东方意蕴的生活哲学。
这本书兼具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精髓,如炎炎夏日中流过心间的澄澈清泉,让读者在行住坐卧中体会生命的实相,在拈花一笑间领受佛性的无限。
让我们随着铃木大拙空灵、优美的文字,勘破生死,进退随心,彻见生命的奥秘,学会在今时今日不浮躁地生活!
名人的评价
★胡适:我的学识渊博的朋友——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 作为他的一个朋友和研究中国思想的历史学者,我一直以热烈的兴趣注视着铃木的著作。
★钱穆:《大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静定即天台之止,禅家之定,铃木谓之禅那。虑是天台之观,禅家之慧,铃木谓之般若。
★弗洛姆:我们这些人在同铃木大拙博士及其理念相处一周之后,受到了非常清新与启发性的影响。这是一个变化……归结起来,是心理分析理论的发展,是西方智力与精神气象的变化……
★海德格尔: 读了铃木大拙的著作,要是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正是我的全部著作所要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