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依巧屋吧 关注:11贴子:434
  • 6回复贴,共1

【天依无缝】论文备用选题及相关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选题:关于电视节目抄袭问题
资料:http://ent.hunantv.com/z/20090331/252238.html


IP属地:湖南1楼2010-03-31 15:26回复
    选题:关于电视节目抄袭问题
    资料:http://ent.hunantv.com/z/20090331/252238.html


    IP属地:湖南3楼2010-03-31 15:27
    回复

            当西方电视节目的“规制”标准被片面的理解为“山寨”时,国内的“山寨剧”则注定徘徊在低水平模仿的层次,这种越模仿越低级的趋势淹没了中国电视文艺独有的艺术个性,本土文化的原创力日渐瓦解。中国的许多流行文化之所以被人指为“恶俗”,恐怕与对西方的低级模仿现象有着重要的联系。“山寨剧”凸显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国内文化产品的原创力和创新性,这也是西方电视节目规制研究中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西方电视规制本土化战略的实施,的确有利于弱势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符合成本效益,因为可以利用比较少的资源迎战实力雄厚的对手。但关键是借鉴到规制的核心精髓,而非邯郸学步。对于西方文化如果不经转换地机械套用,必将与中国的本土问题及本土经验存在程度不同的错位与脱节,导致为了西方理论而牺牲中国经验的结果出现。虽然在电视生产与传播各个环节上西方电视节目的题材创意都有其富于特点的成功捷径,但不能忽略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半个世纪培养起来的行业专业化因素,由于国情条件不同,并非所有的模式、思路、方法都要全盘接受,还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辨别、分析。
      与当初《生存大挑战》《完美假期》等真人秀节目本土化遭遇的尴尬境地一样,国内对于一些知名美国电视剧生搬硬套的模仿,并没有带来社会的积极反响。中国本土电视制作机构盲目复制西方电视模式,忽略了节目受欢迎的规制要素,这种将西方创意强行转化的后果,只会压抑本地电视节目的原创能力、降低电视节目的品质。
      笔者认为,国内并不成熟的产业化结构和电视投资规模不适宜进行“克隆性”(抄袭式)的美国节目本土化改造。多数模仿剧目照猫画虎复制了美剧的人物设置、故事环境和大部分情节,而偏偏就是质量没有相似之处。尽管这些剧目借助“山寨版美剧”的宣传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却反响平平,希望突破创新的精神换来的却是比国产电视剧更低的收视率。
      一位网友这样评价模仿《反恐24小时》的“山寨版”剧目“《24小时警事》和《危情24小时》:“情节矫揉造作,时间安排漏洞无数,晚上8点外面天大亮。中国的编剧和导演没有能力驾驭如此精细的时间剧,怎么看起来战斗场面都很虚假。人家的“24”里,很充分体现了制度和工作效率上的优点,而“24小时警事”里却充分体现了内地的公安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在里面,那些中层领导居然整天站在其他人的身后看人家工作,不断催促。而在“24”里,相同岗位的人可是忙到不得了。” 可见,如果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和管理水平等规制标准跟不上,即便是模仿也是很难成功的。
      模仿与借鉴本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理应提倡。“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无道理,文艺美学中的“间文性”概念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是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它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由此,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于其它文本中,诸如先前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在极端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重新组织。“间文性”的理论从侧面说明任何电视节目的制作与创新都离不开对优秀作品、产品的借鉴,某些低品质“山寨”电视剧、电视节目克隆的失败不应该让我们对西学东渐的“借鉴”浪潮产生质疑。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电视的借鉴工作仅仅存在于皮毛,没有触及规制精髓、缺乏对西方电视文化和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度理解,这种本土化才会失败。缺少了规制层面的研究高度,对西方电视节目呆板、僵化的模仿借鉴只能是东施效颦。
      今天热衷于网络美剧的都市80后、90后一代,10年后会成长为引领中国消费的主流人群。观众审美日趋西化是一个值得警觉的事实,中国电视向西方学习借鉴的路还有很长一大段要走,目的是最终能够完成对西方电视的超越,在国际市场中彰显华夏竞争力,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创立中国电视的特色品牌。如今,被誉为“中国版老友记”的中国首部网络互动剧《Y.E.A.H》也与广大观众见面,媒体称该剧最大的创新之处便是由网友确定的开放性结局。看来美剧的“模仿之潮”始终是一浪高过一浪,并且创作者们也日渐摸到一点规制的门道,但从几部剧收效甚微的影响力来看,其距离专业化程度还相去甚远。
      


      IP属地:湖南5楼2010-03-31 15:28
      回复

        《舞林门》                                          推出机构: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
        《星随舞动》                                      推出机构:东南卫视
        《舞动奇迹》                                      推出机构:湖南卫视
        4.整容类真人秀节目
        原型 《天鹅》
        推出机构:美国三家公司FremantleMedia North America,Galan Entertainment,A.Smith&Co联合推出
        节目介绍:2004年4月开始在美国FOX新闻网播出第一季,《天鹅》模式的基本特征是,18名选手参加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整容,每期展示两名选手的整容过程和结果,评选出一名获胜者,参加每季最后的“天鹅盛会”,并评选出当季“天鹅”。每期节目中,主持人和美容专家组首先就两名参与者在心理和身体上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初步“诊断”;然后两名选手接受整容的手术过程被快节奏的展现;节目在展示两名选手整容以后的样貌之后,评委选出当期的获胜者。在每季最后的“天鹅盛会”中,前9期“天鹅盛会”的9名获胜选手在节目组特别邀请的评委面前展示自己整容以后的变化,参与角逐最后的“天鹅”。
        其他版
        《天使爱美丽》                                       推出机构:湖南卫视
        《美丽新约》                                          推出机构: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
        《蝶变新生》                                           推出机构: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
        《魅力2007美丽赢家》                            推出机构:辽宁电视台影视频道
        《美丽梦工厂》                                       推出机构: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
        


        IP属地:湖南9楼2010-03-31 15:30
        回复
          IP属地:湖南10楼2010-03-31 15:30
          回复
            “内部人”视角中的电视节目趋同现象
            ——基于电视策划机制的“深描”
            《新闻记者》供稿 文/徐   帆
            2010年03月30日14:1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本文缘起于笔者最近的一次“被研究”经历——某位友人准备做电视生产流程与内容产品之间的关系研究,由于笔者经常参加各地、各级电视机构的节目策划会,于是就成为其访谈的对象。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要细致梳理电视节目策划会的流程与规则,让笔者找到了从电视策划的运作机制理解当前中国电视节目趋同现象严重的一条路径。
                 电视节目趋同的典型性解释及“内部人”视角
                 在针对电视节目趋同现象的学术探讨及媒介批评当中,有两种解释颇具典型性。
                 第一种解释,基于社会—经济环境带给电视传媒的结构性限制,提出:“赢利倾向”是所有大众媒介的核心,这为媒体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决策的基本前提。在电视领域,为了追求赢利,特别是相对稳定的赢利,电视业者往往会遵循一种“安全逻辑”来将风险降到最低。于是,为了“安全”,他们往往会避免自己决定播放哪个节目,而直接从最近流行的节目中选择或者模仿出类似的节目??——电视节目的趋同,是由社会—经济力量决定的媒介生态与机制所造成的结果。该种解释强调大环境,强调结构限制,通俗地讲,也就是强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在这样的大环境、这样的“江湖”中,也就不难理解在美国,为什么《老友记》附带出20多部模仿它的电视剧集;而在中国,为什么湖南卫视《智勇大冲关》引发60多档竞技冲关节目的出台。
                 第二种解释,基于观众的视角,将电视节目主要视为电视生产线上的终端产品。提出:观众作为电视产品的直接消费者,面对其同质化趋势,首先会因为不断重复的节目内容与形态而出现审美疲劳。其次,同质的节目增多,相应的就是异质的节目减少,观众通过电视接受的异质事件、问题、视角在减少,观众社会—媒介认知的同质化程度在提升。再次,虽然部分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可能是“积极”的,但必须承认,“骂骂咧咧、凑合着看”仍是一种收视常态。于是,在某种程度上,观众也与同质化的电视节目形成了一种潜在“共谋”——该种解释,一般在媒介批评类的报章文字中经常看到,往往还会对节目趋同的个案与格局提出规范性的建议,“应该……”与“不应该……”是常见的表达语态。
                 上述两种典型性解释,是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节目趋同现象,各有理由与价值。本文选择不同的视角切入分析,并非是因为上述结构性的或观众的视角“不成熟”,而恰恰是因为其“很成熟”。由此,从上述视角展开的解释往往也会得出趋同的结论。
                 鉴于此,笔者将采取一种“内部人”视角,从电视策划机制透视其对于节目产品趋同的操作性影响。而所谓“内部人”视角,指的是以笔者亲身参与或直接观察到的策划活动为分析基础,并且此处的参与和观察,不是为了研究目的而进行——通过这样的视角,本文能够进入并再现策划机制运作的真实情境,进而理解并解释:节目策划为什么会以创新开头,却以模仿结尾?
                 当前的电视策划机制导致了节目趋同
                 电视策划机制,包括了参与者、流程、惯例等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从“内部人”视角来看,在标榜创新、创意与突破的同时,它们也时刻制造出模式与内容趋同的可能性。接下来,笔者就将对其整个运作过程及相关规则做一“深描”。
            


            IP属地:湖南11楼2010-03-31 15:52
            回复

                   接着,换一个角度思考:被列入邀请名单的人,是如何决定参与策划会的呢?首先,要考虑时间的因素。电视圈里的人,往往很忙、档期较满,所以时间要合适;其次,要考虑空间的因素。其中包括地域的接近性、便捷度等问题;最后,要考虑费用的因素。钱的问题很关键,但也较为隐晦。好在电视圈子并不大,合作了几次,若感觉某位制作人、某家电视机构很抠门,以后自然就可以找各种理由婉拒邀约——综上三个因素,对于某位制作人或某家电视机构而言,彼此经常合作的策划专家,也就是某几位多次合作愉快、互相印象良好的人士和他们的朋友了。
                   策划会专家,及时间、地点确定了之后就可以开会了。而策划会上形成的建议与意见,与之前观摩的节目样片观感一整合,新节目的模式、内容一般就有些雏形了。再往后,需要制作新节目的样片,并拿给频道总监以及台里更高层审看。审看之后,往往会需要再修改若干次。接下来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择日定版推出了。
                   再梳理一下上述策划机制的运作全过程,可以得出,哪怕尚未成型,新节目就有同质化的趋向。首先,制作人之前观摩的中外节目样片往往特色鲜明,它们极易对制作人的节目轮廓产生影响;其次,想要创立新节目或改版旧节目的电视业者,往往也带有自己的思维定势与创作模板,让他们天天想着标新立异、突破自我,也是相当困难的;再次,参加节目策划会的专家们,一般也都有自己推崇的节目模式与典型节目。而且为了把自己的节目建议与意见表达清楚,几种常见的语态比如 “就像某某节目那种感觉”,或者 “演播室就和某某节目差不多,效果才好”,以及“主持人要和某某差不多,整个场子才热闹”——的确,凭空将很难想象且阐明一个全新的节目模式;再说,在中国的电视圈里,节目策划会的“常客”一般也就是几乎“打遍天下”的那几位或十几位专家,为此难免会有较多同质化的观点,并且还极有可能出现一种“节目趋同的循环”,把节目甲的模式在节目乙的策划会上设为样板,而参加节目丙的策划时又把节目乙作为范本……
                   中国电视节目趋同是一种过渡性状态
                   基于对电视策划机制的“深描”,上文从“内部人”的视角解释了节目趋同的若干原因。而从电视媒介生产及其节目产品延伸开来,趋同现象在不同的领域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整个媒体领域,趋同现象发生于全国各地、各级的都市报、晚报以及门户网站的版式设计、内容处理等方面,而在汽车、手机、服饰、电器、快餐等诸多行业,产品趋同也比比皆是。其中最突出的案例,可能就是比亚迪——该品牌几乎每一车款都能找到某款世界经典车型的影子。比亚迪就是通过巧妙甚至狡猾的方式,规避版权雷区,赢得销售佳绩——所谓“模仿性创新”,甚至“病毒式复制”,或许正是处于后发位置的各类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与策略选择。
                   笔者认为,中国电视节目生产中的模仿与趋同,同样是中国电视发展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与策略选择,更是一种过渡性状态。在电视媒体领域,或许直到有一天“只要趋同,就会吃官司”,或者“只要趋同,观众就换台”——那么,趋同现象自然会马上消失。我们需要演进的时间,而在今天,我们也看到了若干演进的结果。比如当下中国电视机构(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已经开始逐渐从抄袭(即“非法的趋同”)走向了版权的购买以及合作版权(即“合法的趋同”)。
                   更值得一提的是,若干处于优势阶位的中国电视业者也已经逐渐开始对西方所谓先进、复杂的节目模式进行反思。比如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其模式就较为传统,但在主持团队、内容设计上很下功夫,为此传播效果“很强大”。比如东方卫视的《全家都来赛》,其模式也很普通,但由于加入了“中国式家庭”与世博会的理念,在收视率与影响力方面获得双丰收。再比如改版后央视新闻频道的运作模式,也是“轻节目形态,重新闻质与量”,全天新闻节目基本上保持一种形态(除了少数时段、少数节目之外),反而节目观感较以往更为纯粹且有锐气了。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IP属地:湖南13楼2010-03-31 15: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