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曲吧 关注:10,603贴子:105,334
  • 9回复贴,共1

刚听完一场公开课薅到的唱歌资料,心得资料分享给大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1-05-12 22:01回复
    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可以随便领


    2楼2021-05-12 22:02
    收起回复
      打开喉咙:象打哈欠一张开喉咙,声带发音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让气息畅通无阻。
      吸气: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深深地在闻鲜花的异香。
      呼气: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腹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
      训练横膈膜的力量: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


      3楼2021-05-15 23:08
      回复
        唱高音,关键得会用气息,做气沉丹田的深呼吸。练“a”(啊)音,让口腔打开,声带放松,反复几次;再练“u”(呜)音,这个音可以有按摩声带的功能,也使声带进一步放松;发“i”(衣)音,逐步加强。
        建立正确的呼吸后,试着练习a声音,可以唱最简单旋律123454321。打开嘴找到的打哈欠的感觉,因为唱歌时口腔的打开状态和我们平时打呵欠平时的状态是相同的, 舌头放松轻微抵着下牙,软腭抬起来,小舌头也提起来了,在整个嘴里完全放开。
        与此同时,放松你的下巴,让你的声音连同呼吸的力量,滑到你的下巴和头部的正后方。嘴不要张得太大,声音可以往里面含一点,包一点唱。多使用呼吸的力量,让你的声音尽可能的被动,不用嗓子的力量喊出来,而是用气息的力量把声音推出来。可以坐着唱歌或弯腰唱歌,更容易感觉到呼吸的推动。


        5楼2021-05-18 23:01
        回复
          练声要注意的是,练声前先热身。气息是歌唱的基础,这一点学声乐的同学都知道。身体状态又是气息的基础。身体状态积极,气息就积极,身体状态懒散,气息就被动。所以,练唱前适度热身是很有必要的。
          练声时间要适度。初学者以不超20分钟一次为宜,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更长。可早晚各练习一次,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


          7楼2021-05-19 23:09
          回复
            练习戏腔的时候,发声要紧凑集中,感受声音顶到上颚的感觉,唱戏腔的时候鼻腔是闭气的,发声位置要特别考前才提的上去。鼻咽腔打开,发声,找到一种头部振动的感觉,找到声音最亮的地方。留出足够的腔体。后延壁和牙关打开,为声音提供足够的空间。气息支撑。肺部提供足够的气息,使声音更富有张力和立体度。每次唱歌的时候,要试着把声音完全放开,找到声音从后上方出来的感觉。
            戏腔最重要的是腔调,如果没有腔调,提得再高也不叫戏腔,练习腔调就别去听那些带有戏腔的古风歌模仿了,去听听真正的戏曲找感觉,戏曲的韵味更浓。


            8楼2021-05-20 22:17
            回复
              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唱歌必须以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开始。
              1、做获得气息支点的练习,体会吸与声的配合,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
              2、学会张开嘴巴唱歌,上下齿松开,有下巴松松地"掉下来的感觉"舌尖松松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
              4、气息通畅的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9楼2021-05-21 22:35
              回复
                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
                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歌唱艺术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我们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不讲感情,反之也不行,我们应对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音表情并茂。


                10楼2021-05-24 15:10
                回复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 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 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11楼2021-05-27 2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