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巴 为什么将“盐”叫做“盐巴”
远古时代渝东、鄂西一带的天然盐泉有三处——巫溪宝源山盐泉(大宁盐场)、彭水郁山镇伏牛山盐泉、湖北长阳县清江盐泉。而宝源山则是已知中国最早的盐泉,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仍流淌不息。
上古时代在深井采卤技术发明以前,三峡天然盐泉是内陆地区最早的食盐供给源。而巴人,正控制着这个宝贵的资源。巫溪宝源山盐泉(大宁盐场)这个人烟稀少的贫穷地方,古时曾是最早的中国富库。整个盐场上下长5里,场上人来人往,河上百舸争流,形成了“万灶盐烟”的奇观。
整个汉中盆地、两湖盆地、四川盆地、鄂西地区等的食盐,都要大宁盐场供应。宁厂镇在古时是一个大城市。最繁盛时,成为一万四千余人口的市镇,四方商旅荟萃云集,大约有10万人以盐业为生。
大宁盐场四周崇山峻岭,当地人称猿猴也难攀登。巫盐最早出川,是勤劳的巴人沿着狭小险要的山道,翻越秦岭后背出去的。巴人开辟了4000里盐运山道。
巫盐运往鄂西和陕南一带的山道,在崇山峻岭中已有8条盐道大路,当地人称这些道路为“秦楚大道”。同时还开辟了四百里盐运水道。大宁河是长江中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巫盐便借助它从盐场至巫山,再由长江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运往全国各地。第三条是三百里引盐栈道。巴人沿大宁河岸边,凿修成300里左右长的栈道,滚滚巫溪盐泉沿大宁河直下巫山。
远古的巴人垄断了人类必须品食盐的巴人,把盐称作“盐巴”。正是用“盐巴”与周边民族展开贸易,巴人建立了一个农业资源贫瘠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东方乐土。
巴人卖盐建国
有人制盐,就有人卖盐。巴人的祖先可能正是一些盐商。《山海经》记载得倒是颇为悬乎,说是西南有巴国,祖先叫咸鸟,咸鸟生乘禧,乘禧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颇多神话色彩。不过,任乃强却据此提出一个创造性的观点,他认为,咸鸟暗示着巴人祖先的职业,他们可能是帮助巫咸国推销食盐的盐商,到了后照时,因运盐有功,得到巫咸国王的册封,巴国才得以建立。
历史上的巴人是一个与盐颇有渊源的民族,他们生于江边,善于行船,泛舟奔波,原以捕鱼为生,与三峡两岸的农牧民族交易往来十分密切。巫咸国垄断了三峡一带的食盐资源后,巴人转而成为水上商人,乘着独木舟贩卖巫盐,成为巫咸国的经销商,他们也由此获得“水上流莺”(《华阳国志》记载)的美誉。巫咸国也需要这些“水上流莺”为它推销食盐,双方一拍即合。
当巴人尚在三峡沿岸卖盐时,巫溪一带已经出现了鱼国、夔国、荆国(楚国前身)和其他一些势单力薄的部落。因为仰仗巫盐,这些国家、部落多分布在巫咸国附近,臣服进贡,不敢造次。他们并非害怕巫咸国强大的军队,而是忌惮失去宝贵的食盐。成都平原此时还不产盐,蜀人商贾不远千里,来到巫咸国购买食盐。有时食盐是一项国家工程,国家首领必须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子民寻得可靠的盐源,哪怕付出战争的代价。
巫咸衰落与巴人兴起
巴人并非久居他人篱下之族,他们勤于奔波,亦善于探索。巴人后来发现,三峡一带并非只有巫溪才产食盐,湍急的江水之下也藏有食盐。水下食盐融于水中,煎煮江水便可获得,这种盐也是泉盐。巴人制造大木桶隔断淡水,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食盐。最初的盐场只有阳溪盐泉一处,后来云阳彭溪盐泉、朐忍彭溪盐泉也陆续为巴人发现。一时间,“巴川资以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