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防护吧 关注:156贴子:613
  • 0回复贴,共1

导管室的“立体防护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医用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在辐射场中存在三种射线:
1.从X射线管窗**出的有用射线;
2.从X射线管防护套射出的漏射射线;
3.这些射线通过散射体后产生的散射射线。
以介入手术为例,在整个介入手术的过程中,射线的使用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持续的,而且是多次照射,所以不论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都会收到较大的X射线伤害,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公共区域环境安全。
经研究表明,医务工作者每年接收的辐射量平均为20msv,而平时做一次胸透吸收的辐射剂量为0.02msv,医务人员相当于每年 做了1000次胸透。
为了将射线危害降到最低,我国最新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对具体的X射线防护己有严格规定,要求在整个空间上从四个防护环节实施立体防护。
1.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临室(含楼上和楼上)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顶棚、地板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
2.在射线发射设备端的固有滤过,包括X射线管组件、X射线源组件的一些屏蔽功能,以减少散射的射线的产生。
3.用不低于0.5mmpb的辅助设备(如射线防护屏风、床边防护帘等)来屏蔽掉一些散射射线。
4.应使用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如射线防护服、防护围脖、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
目前医院相关科室射线防护工作,存在潜在隐患:
A.缺少医生左侧、正面防护:大部分科室仅有悬吊铅屏风,床旁防护帘,而在医生左侧缺少防护。
B.缺少给药抢救一侧医护人员的防护
C.缺少对手术患者非照射野身体的防护
“立体防护”迫在眉睫
立体防护就是指通过多种手段最大限度阻挡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散射射线,最大程度减少射线辐射对医护人员及患者造成的危害。具体的防护措施包括手术室防护装置(悬吊防护屏风、床边防护帘、移动防护屏风等),医护人员穿戴的射线防护产品(防护服、防护围脖、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根据实验论证,立体防护屏蔽效率可以达到95%单一防护措施屏蔽效率远低于这个数字),很大程度上减少了X射线的危害。
因此在介入手术中,必须采用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个人X射线防护服、围脖、防护眼镜、床旁防护帘、移动式或悬吊式防护屏风,有些学者对于这些防护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估。
1.床旁防护屏风(0.5mmPb)
2.X射线防护服(05mmPb)、围脖(0.5mmPb)、防护眼镱(0.75mmPb)
3.个人射线防护设备+防护屏风+床旁防护帘
导管室的立体防护
在介入放射治疗中分别采用床下铅橡胶帘,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医用铅防护服,铅防护围脖,铅防护眼镜,及距离等进行射线防护,利用个人报警剂量仪测量防护材料防护前后的射线剂量,对其放射效果进行评价,现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设备:数字减能X射线机,X射线测试仪器
病历资料:101例介入手术防护效果监测
防护措施:0.5mmpb床下铅橡胶帘
0.5mmpb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
0.5mmpb铅防护服
0.3mmpb铅防护围
0.2mmpb铅防护眼
测量方法:对铅玻璃防护屏前后,铅防护服前后和球管不同距离的X射线辐射剂量进行了测量,计算其屏蔽效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防护效果。
计算公式:P=(H0-H1)/H0*100%
P是防护效率,H0是防护措施前的读数,H1是防护措施后的读数。
表1 铅玻璃防护屏前后的X射线剂量
病例数 平均数 标准差
铅玻璃防护屏前 101 19.70(μSv) 37.572
铅玻璃防护屏后 101 4.46(uSv) 10.658
透视时间 101 8.459(min) 22.812
减影时间 101 102(s) 19.727
数据表明铅玻璃防护屏的屏蔽效率为774%,铅玻璃防护屏的防护具有显著性防护意义,可明减少射线量。
为了在介入手术中达到最佳防护效果,医护人员必须进行全面防护,所以一般采用多重防护来降低射线危害。床边防护设备为第一道防护屏障,防护屏风作为第二道防护屏障,个人防护用品是最后一道保护屏。经过这三道防护屏障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
研究表明,射线经过床边和防护屏风后衰减率为77.4%,再通过防护服之后整体的屏蔽效率高达95%,可显著减少医务人员受到的X射线辐射量。


1楼2021-04-07 10: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