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同学在波子汽...吧 关注:1,358贴子:5,066
  • 16回复贴,共1

关于明日风线的一些零碎想法(1-4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生常谈了。
================================
一.【男孩子】中关于【憧憬与恋爱】的自述
================================
其中所展现出的逻辑:
(1)若将憧憬直接命名为恋爱——只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终有一天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会将一切美好打碎,其结果会导致【彼此受伤】——最终以悲剧收尾。
【这种发展我不想要。】
于是千岁提出了一种思路:
(2)尽可能地去了解对方,也许期间自己的内心会经历失望与痛苦(单方面受伤)——不断缩小【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以接近完全理解为目标)——在最后的最后为心中感情加以恋爱之名——虽然之后只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但因已经对其有了充分的了解,二人兴许能够迎来幸福的结局。
但此为理想论,【人与人间不可能达成完全理解】且【人会随着时间/生活而改变】。那么二人终究无法避免因滤镜而不断累积的矛盾,【就此展开的故事,必定是虚假的爱情故事】。暗示其结局必然为悲剧。
因此千岁选择【不去踏出深入了解的第一步,不再为感情加以恋爱之名】,如此一来便没有人会感到受伤与失望。
至于千岁为什么会有如此悲观的恋爱观?
一再经历失望与背叛(亲身经历)
父母离异(作为旁观者)
====================
二. 千岁—没有醒来的幻影
====================
「我记得她老是把 真羡慕你那么自由 这句话放在嘴边。我常听到别人称赞我长得好看,或是运动细胞好,但是说出这种话人只有她。我听到后觉得很高兴。」
-----第二卷初恋的自白
一面渴望被他人撕开包装,了解内心。
另一面又因惧怕未来的诀别与背叛而举步不前,其表现为【不去了解对方】。如同 初恋中的小女孩对于千岁来说只是【幻影】,明日风对于 仅满足于【憧憬的学姐与杰出的学弟】关系的他来说亦是如此。
=======================
三. 千岁—【非日常与日常】
=======================
「那个人对于我来说是非日常。兴许因为是学姐的缘故吧,自己能比平时表现得更像孩子般。」
「虽然之前告诉海人他们说明日姐是非日常,但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成为我日常的一部分。」
================
第三卷中,二人从福井再到东京所经历的大部分冒险事件都如同《愛さずにはいられない》中男女主人公所经历“恋爱冒险”的复刻一般,处在一心同体的气氛中无暇顾及对方的缺点。但这般非日常终会结束,当回归到日常时,二人会变成什么样呢。无论怎样,新日常中二人的关系不再被【憧憬的学姐与杰出的学弟】所束缚,例如第四卷中并没有出现类似于前卷的”人生指导”。
千岁没有了借口与平常心 只得保持适当距离以适应新关系。
===========================
四. 千岁—对于未来的不安与痛苦
===========================
第三卷
到了明年还能再见到吗,如果能见面,还能像今年的夏天一样度过吗,我对此感到不安。
届时她还会是那个熟悉的她吗? 我反复地思考着,心中痛苦万分。
第四卷
「事到如今已经无需确认,我喜欢这个人」
「被她所吸引,憧憬着她。但我还不清楚是否该为这份感情加以恋爱之名」
==========
结合上述部分,千岁在第4卷中的犹豫不决便很好理解了。
==========
五. 待回收伏笔:
==========
夏天一起去看千岁的外婆
穿上古洋装的约会
10年后的求婚?
如果有一天朔兄感到孤单寂寞的话,我来当你的新娘——等你不是爱哭虫了再说——我一生份的眼泪都”留“在这里了?
樱花盛开之时 我们会以怎样的表情说再见呢?
最后附图(偏偏没有明日风新图,用无关图怪我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1-03-22 19:14回复
    真好,顶一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3-23 03:12
    回复
      你说的三个伏笔,卷5都感觉收不回。而且这些如果拿来出小册子,学姐估计就白月光结局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3-23 07:36
      收起回复
        自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4-26 09:04
        回复
          一点碎碎念,看到楼主的厨力稍微聊聊:
          在最开始对明日风的初印象是她和远子很像,所以先入为主地想她会不会也是远子那种上帝视角的知心姐姐,但几卷看下来再加上你发的5卷ss的第一视角,她的温柔她的梦想她那偶尔让人感觉漂浮在空中的距离感更像是雷蒙卡佛或者菲茨杰拉德。
          明日风叙事的核心不像现充组的日常,而是她的志向,她去早大的决心(我觉得暗示早稻田那么明显了应该没猜错吧),尽管チラムネ被戏谑称为“现充视角的恋爱喜剧”,或许这对于千岁组来说合适,但明日风看向东京的目光显然不同意这一点,她游刃有余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温柔体贴的共情能力更显出她的与众不同。
          我喜欢这种反差,让她朦胧的虚幻色彩变得更美了。就像菲茨杰拉德,世人称这位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为花花公子,但他即使流连在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之中也从没有放弃文学之梦的人,夜色温柔是他大萧条之后的创作,硬汉海鸣威选择了commit his suicide,而菲茨杰拉德直到逝世都还在提笔创作,梦想着一部超越《夜色温柔》的作品。
          千岁追逐明日风的背影绝不仅仅是所谓“学姐线”这种浅显的情节,千岁对明日风的仰慕和千岁对维持现充组关系的努力构成了复调,这是明日风打动我最主要的原因。我们不能对福井避而不谈,作者和书中群像越是对故乡表达自己的喜爱,千岁和明日风离开福井的决定就越深刻。打破福井的封闭的环让他们俩的角色和故事的复调真正竖立起来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和现充组几个女孩之间的关系也就越远了,倘若千岁真的接受了优空(其实是谁都好)的“永远陪在你身边”,对作品的结构破坏是毁灭性的,这种拙劣的处理会让整部书变成滑稽的小丑。


          IP属地:广东10楼2021-05-02 13:45
          收起回复
            本来只是随手写点自己的想法没想到打了这么多了,就顺便聊聊远子。远子是文学少女形象中最好的,而谈她就离不开她的原型——《窄门》的阿丽莎。
            纪德由自己年少与表姐相恋但不被认可的经历创作了《窄门》,他是一个对传统道德的“反叛者”,在他的母亲、束缚他的枷锁逝去之后就与表姐结婚了,他早期的作品强调对基督教伦理的掘弃和对欲望的赞美,在那个一度使他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在写《窄门》的时候,却又选择了这种清教徒式的牺牲:纪德反叛了世俗道德,与自己的近亲结婚;阿丽莎反叛了纪德,让杰罗姆成为了杰罗姆。这两种牺牲都与他的哲学有关:上帝死后(旧的道德崩坏之后),人该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
            他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幸福,在《窄门》里让阿丽莎选择了他人的幸福,而远子就是选择了他人的幸福,她的光辉、她的伟大在这种牺牲中照耀着心叶,在本篇8卷最后与心叶的道别中,心叶的泪水一定听到了学姐没有说出口的那句“你一定要跨过窄门”,而学姐和文少的高度在这一刻到达巅峰——我其实想看野村老师成就这种牺牲,尾声里远子不再回来,保持着阿丽莎式的神性光芒。
            我很期待,裕梦能不能让明日风的形象也有这样的升华,日本小说读得不多,对明日风提的书就不评价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21-05-02 14:09
            收起回复
              虽然5卷大家都在说夕湖工具人,其实大家都不遑多让吧,千岁组的同质化太严重,得看裕梦下卷要怎么让优空变得特别了,虽然更大的可能又会变成千岁思想上成长的代价。
              最后,奥野都快变成circus joker和夕湖一起实惨了,这么纯的工具人在这种水平的轻小说里不多见了


              IP属地:广东12楼2021-05-06 18: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