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t Punk 讨厌重复。他们喜欢做你们想不到的事情,以你们猜不到的方式做。一旦你们激动了紧张了兴奋了,他们就挥挥手说:不。”——Pharrell Williams
“我们不是故意要装成机器人的那要从1999年9月9日早上9时9分说起当时我们正在为新专辑的歌曲采样,录音室突然发生了爆炸等清醒过来时,我们已经变成机器人了”
We did’t decide to become robots. There was an accident in our studio. We were working on our sampler, and at exactly 9:09 a.m. on September 9, 1999, it exploded. When we regained consciousness, we discovered that we had become robots.
从《Discovery》这张专辑开始,Daft Punk戴上了他们标志性的头盔,扮成机器人的样子进行公共活动。
继Kraftwerk的机器人表演风格后,Daft Punk是第一个以机器人形象出现的音乐组合。而也是自他们始,戴头套或面具进行舞台活动的风潮开始在DJ界流行起来。
2月22日,就在《Discovery》即将二十周年之际,Daft Punk突然发布一支8分钟视频《Epilogue》,宣布组合正式解散。
这个消息一出,在电子音乐爱好者间激起轩然大波,甚至主流音乐界也为之震惊,全世界的知名电子音乐人都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感谢他们。
距蠢朋克最后一次发专辑八年过去,在假新闻层出不穷、“复出”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下,我们等来的却是这场突然的告别。 《Epilogue》使用的是蠢朋克2006年的科幻电影《电磁人》结尾的经典片段——想要成为却无法变成人类的机器人,最终选择用自爆的方式,奏响自己的尾声。
而或许,这正是Daft Punk才能给出的回应,用一个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方式,为这28年的时间画上终止符。
成为“蠢朋克”!
法国殿堂级电音组合 Daft Punk 成立于1993年,但属于其成员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 和 Thomas Bangalter 音乐生涯的开始,还在一年以前。
1992年,他们和同学 Laurent Brancowitz 组成了一个三人朋克乐队Darlin',就像所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会做的那样,乐队名字致敬了他们的偶像The Beach Boy的一首同名歌曲。但他们出道不久的演出,却被英国著名音乐杂志Melody Maker批为“A Daft Punky Thrash”。
Darlin'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洪流之中,取而代之的是 Thomas和Guy 的再组合,他们以一种特别朋克的方式,确定了新的组合名——Daft Punk,放弃了乐队,开始向全新的方向进发。
尽管在媒体上频繁“现身”,但Daft Punk实在不能算高产。二十多年的音乐生涯中,除了合作参与的曲目外,Daft Punk只发行了四张录音室专辑,一张影视原声,以及一张现场实录专辑。
同时他们谨慎地挑选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拒绝了David Bowie、麦当娜等当下大热的音乐人后,他们转而邀请了70年代经典Funk组合Chic的吉他手Nile Rodgers、Disco教父Giorgio Moroder等过去曾经影响一代人、也深深影响过他们的老音乐人。
在签约首支单曲时,Daft Punk便和当时著名的维京唱片达成了一个十分划算的协议:他们持有自己音乐的所有权,而唱片公司只拥有十年的使用权。
变成“机器人”之前,蠢朋克十分重视他们的外在形象,在采访、演出等公共场合,他们都尽量遮挡脸部,还尝试过各种面具组合。2006年的电影《电磁人》又进一步完善了他们的形象设定。
《Discovery》之后,Daft Punk就很少接受采访了,也几乎不露真容,无论现场演出、杂志广告拍摄还是领奖现场,都在有预谋地打造一个机器人“传奇”。
在一次采访中,Daft Punk作出了这样的回应:
“We're not performers, we're not models – it would not be enjoyable for humanity to see our features, but the robots are exciting to people."
这说明Daft Punk并不只局限在一个电子乐组合,而是更像是一个音乐品牌项目。从音乐理念、版权意识、媒介融合到形象塑造,Daft Punk都在做商业和艺术上的平衡,以及永远在打破常规。
被解放的电子乐
90年代末期,法国电子音乐正暗暗涌起一股浪潮,而在其中崭露头角、声名鹊起的,正是Daft Punk。
1998年Thomas Bangalter曾参与的三人组Stardust,仅发行一首歌就销声匿迹。但这首单曲在当时不仅大火,甚至被称为House音乐的分水岭。
1997年,他们的首张专辑《Homework》在全球售出超200张。这张专辑与Air乐队的《Moon Safari》一起,被誉为法国电子舞曲新浪潮奠基之作,从制作思路到风格创新,几乎拓宽了整个电子音乐的前景。
2001年《Discovery》发行前夕,Daft Punk赶赴日本,邀请了曾创作出《银河铁道999》的科幻漫画名家松本零土,花近三年时间制作了一部专辑衍生动画《星际5555:异星梦系统秘传》。
《Discovery》全专配乐、以及松本零土优异的叙事能力,在这部无对白赛璐璐动画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为观者重现了上世纪科幻风格下的极致浪漫体验。
尽管《One More Time》提名了第44届格莱美最佳舞曲,这张专辑在当时却并未获得太高的评价。然而,在电子舞曲仍属小众的那时,却产生了诸如《One More Time》《Digital Love》这样国民级的畅销金曲,也有无数人在零点时分等待《Aerodynamic》的钟声响起。
这张专辑封面据称是以奥威尔小说《1984》为灵感设计的。2005年的时候,Daft Punk两人在家中花了十几天完成了这张《Human After All》,然而与《Discovery》相差甚远的风格,让这张专辑备受争议。
Coachella Alive Tour
2006年,极少做巡演的Daft Punk,以30万美元的天价演出费,接受了Coachella音乐节的邀请。随后,他们花光了所有的钱,从全美国的供应商那里购置了大量LED灯,打造了一个堪称梦幻的舞台布景。
而这场演出最终远超所值。巨大LED金字塔的视效奇观,影响了不计其数的电子音乐人:从被一张黄牛票改变整个人生的Skrillex、到当时还不满20岁的Avicii、以及后来Deadmau5、Madeon、Porter Robinson等等。
这场演出也带来了属于EDM的时代。甚至在很久以后那些著名的电子音乐场景中,你仍然能够感受到来自Alive 2007的精神回响。
1982年,迪士尼的《电子世界争霸战》开启了CG电影的时代。而作为这部电影粉丝的两人,在2010年发行了为续集《TRON:Legacy》制作的影视原声集。
2013年,Daft Punk发行了他们的最后一张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
这张堪称Daft Punk生涯最成功的专辑,横扫格莱美五个奖项,全球销量超过320万张,主打曲《Get Lucky》登上32个国家的单曲排行榜前十。在2014年的格莱美现场,他们还与菲董(Pharrell Williams)等音乐人进行了一场梦幻演出。
有人曾说,没有《Homework》和《Discovery》,或许就没有当下成熟的电子音乐类型,而没有“Alive 2007”,或许就没有十年后创意层出的电子音乐场景。Daft Punk就是有着这样的影响力。
或许我们也可以乐观地想,解散并不意味着隐退。蠢朋克的两位成员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和Thomas Bangalter,也分别在进行自己的项目。
在名为“Epilogue”的解散视频里,使用的配乐是《RAM》这张专辑里的《Touch》。这首单曲也冥冥中与现实形成对照——弦乐营造出恢弘大气的宇宙crush,Paul Williams细腻的演唱,在长达8分层层递进的浪漫狂想中,走向最高潮的戛然而止。
而我们也最终要说出:
再见,蠢朋克。
“我们不是故意要装成机器人的那要从1999年9月9日早上9时9分说起当时我们正在为新专辑的歌曲采样,录音室突然发生了爆炸等清醒过来时,我们已经变成机器人了”
We did’t decide to become robots. There was an accident in our studio. We were working on our sampler, and at exactly 9:09 a.m. on September 9, 1999, it exploded. When we regained consciousness, we discovered that we had become robots.
从《Discovery》这张专辑开始,Daft Punk戴上了他们标志性的头盔,扮成机器人的样子进行公共活动。
继Kraftwerk的机器人表演风格后,Daft Punk是第一个以机器人形象出现的音乐组合。而也是自他们始,戴头套或面具进行舞台活动的风潮开始在DJ界流行起来。
2月22日,就在《Discovery》即将二十周年之际,Daft Punk突然发布一支8分钟视频《Epilogue》,宣布组合正式解散。
这个消息一出,在电子音乐爱好者间激起轩然大波,甚至主流音乐界也为之震惊,全世界的知名电子音乐人都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感谢他们。
距蠢朋克最后一次发专辑八年过去,在假新闻层出不穷、“复出”呼声日益高涨的当下,我们等来的却是这场突然的告别。 《Epilogue》使用的是蠢朋克2006年的科幻电影《电磁人》结尾的经典片段——想要成为却无法变成人类的机器人,最终选择用自爆的方式,奏响自己的尾声。
而或许,这正是Daft Punk才能给出的回应,用一个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方式,为这28年的时间画上终止符。
成为“蠢朋克”!
法国殿堂级电音组合 Daft Punk 成立于1993年,但属于其成员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 和 Thomas Bangalter 音乐生涯的开始,还在一年以前。
1992年,他们和同学 Laurent Brancowitz 组成了一个三人朋克乐队Darlin',就像所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会做的那样,乐队名字致敬了他们的偶像The Beach Boy的一首同名歌曲。但他们出道不久的演出,却被英国著名音乐杂志Melody Maker批为“A Daft Punky Thrash”。
Darlin'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洪流之中,取而代之的是 Thomas和Guy 的再组合,他们以一种特别朋克的方式,确定了新的组合名——Daft Punk,放弃了乐队,开始向全新的方向进发。
尽管在媒体上频繁“现身”,但Daft Punk实在不能算高产。二十多年的音乐生涯中,除了合作参与的曲目外,Daft Punk只发行了四张录音室专辑,一张影视原声,以及一张现场实录专辑。
同时他们谨慎地挑选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拒绝了David Bowie、麦当娜等当下大热的音乐人后,他们转而邀请了70年代经典Funk组合Chic的吉他手Nile Rodgers、Disco教父Giorgio Moroder等过去曾经影响一代人、也深深影响过他们的老音乐人。
在签约首支单曲时,Daft Punk便和当时著名的维京唱片达成了一个十分划算的协议:他们持有自己音乐的所有权,而唱片公司只拥有十年的使用权。
变成“机器人”之前,蠢朋克十分重视他们的外在形象,在采访、演出等公共场合,他们都尽量遮挡脸部,还尝试过各种面具组合。2006年的电影《电磁人》又进一步完善了他们的形象设定。
《Discovery》之后,Daft Punk就很少接受采访了,也几乎不露真容,无论现场演出、杂志广告拍摄还是领奖现场,都在有预谋地打造一个机器人“传奇”。
在一次采访中,Daft Punk作出了这样的回应:
“We're not performers, we're not models – it would not be enjoyable for humanity to see our features, but the robots are exciting to people."
这说明Daft Punk并不只局限在一个电子乐组合,而是更像是一个音乐品牌项目。从音乐理念、版权意识、媒介融合到形象塑造,Daft Punk都在做商业和艺术上的平衡,以及永远在打破常规。
被解放的电子乐
90年代末期,法国电子音乐正暗暗涌起一股浪潮,而在其中崭露头角、声名鹊起的,正是Daft Punk。
1998年Thomas Bangalter曾参与的三人组Stardust,仅发行一首歌就销声匿迹。但这首单曲在当时不仅大火,甚至被称为House音乐的分水岭。
1997年,他们的首张专辑《Homework》在全球售出超200张。这张专辑与Air乐队的《Moon Safari》一起,被誉为法国电子舞曲新浪潮奠基之作,从制作思路到风格创新,几乎拓宽了整个电子音乐的前景。
2001年《Discovery》发行前夕,Daft Punk赶赴日本,邀请了曾创作出《银河铁道999》的科幻漫画名家松本零土,花近三年时间制作了一部专辑衍生动画《星际5555:异星梦系统秘传》。
《Discovery》全专配乐、以及松本零土优异的叙事能力,在这部无对白赛璐璐动画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为观者重现了上世纪科幻风格下的极致浪漫体验。
尽管《One More Time》提名了第44届格莱美最佳舞曲,这张专辑在当时却并未获得太高的评价。然而,在电子舞曲仍属小众的那时,却产生了诸如《One More Time》《Digital Love》这样国民级的畅销金曲,也有无数人在零点时分等待《Aerodynamic》的钟声响起。
这张专辑封面据称是以奥威尔小说《1984》为灵感设计的。2005年的时候,Daft Punk两人在家中花了十几天完成了这张《Human After All》,然而与《Discovery》相差甚远的风格,让这张专辑备受争议。
Coachella Alive Tour
2006年,极少做巡演的Daft Punk,以30万美元的天价演出费,接受了Coachella音乐节的邀请。随后,他们花光了所有的钱,从全美国的供应商那里购置了大量LED灯,打造了一个堪称梦幻的舞台布景。
而这场演出最终远超所值。巨大LED金字塔的视效奇观,影响了不计其数的电子音乐人:从被一张黄牛票改变整个人生的Skrillex、到当时还不满20岁的Avicii、以及后来Deadmau5、Madeon、Porter Robinson等等。
这场演出也带来了属于EDM的时代。甚至在很久以后那些著名的电子音乐场景中,你仍然能够感受到来自Alive 2007的精神回响。
1982年,迪士尼的《电子世界争霸战》开启了CG电影的时代。而作为这部电影粉丝的两人,在2010年发行了为续集《TRON:Legacy》制作的影视原声集。
2013年,Daft Punk发行了他们的最后一张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
这张堪称Daft Punk生涯最成功的专辑,横扫格莱美五个奖项,全球销量超过320万张,主打曲《Get Lucky》登上32个国家的单曲排行榜前十。在2014年的格莱美现场,他们还与菲董(Pharrell Williams)等音乐人进行了一场梦幻演出。
有人曾说,没有《Homework》和《Discovery》,或许就没有当下成熟的电子音乐类型,而没有“Alive 2007”,或许就没有十年后创意层出的电子音乐场景。Daft Punk就是有着这样的影响力。
或许我们也可以乐观地想,解散并不意味着隐退。蠢朋克的两位成员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和Thomas Bangalter,也分别在进行自己的项目。
在名为“Epilogue”的解散视频里,使用的配乐是《RAM》这张专辑里的《Touch》。这首单曲也冥冥中与现实形成对照——弦乐营造出恢弘大气的宇宙crush,Paul Williams细腻的演唱,在长达8分层层递进的浪漫狂想中,走向最高潮的戛然而止。
而我们也最终要说出:
再见,蠢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