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贴
易经本身并没有突出阴阳对立和偏重,这套辩证思想其实包含了阴阳互根,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等完整的逻辑。
之所以有扶阳抑阴的原则,因为天地之间的是“人”,只有“人”才可以上扶乾天下治坤土,而抛开了“人”,天地则否而不泰。
我们解读易经,运用易理是基于人类社会的,为什么要扶阳抑阴呢?
一、顺则生,逆则死,阳为生,阴为死
阳为实,阴为虚,人生在世,万物于自然,自然是喜生而厌死,喜实而厌虚。上至智慧生灵,下至草木蜉蝣,顺应阴阳轮转之理,方能生机勃勃延绵不尽。在社会之上是生命的存在,没有生命则无社会。
二、尊为阳,卑为阴,正为阳,负为阴
即有生命,才有社会生活,易经在人类活动方面的解读,崇尚尊卑,当然有一部分封建社会的固化思维的影响,但是你只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这个论点,你会认可社会需要强力的政府来领导和管理;社会需要有执行指令的行动力。尊卑并不一定要去理解为身份地位的差别,而是可以看做责任和负责的区别。一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在发号施令,也不可能没人管理,即便发展到社会形态的尽头,物质极为丰富,人人都不需要劳动,也没人会去犯罪,但依旧要有人负责管理人的生老病死。即便人类发展进化到不死不灭了,也要有人负责延长宇宙的寿命。人的素质有高低,有思维局限和特长,人人都一样那就构不成社会活动了,把尊卑视为更擅长想事情的人和更擅长执行指令的人,你心里可能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坤为顺,并不是卑微,而是顺服)
在伦理上,正为阳,负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社会伦理当然要扶阳抑阴,把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定义为阳,大部分人认为不正确的视为阴,弘扬正气,亲君子远小人,那么社会的运转就能进入良性的运转。
三、阳为纯粹,阴为杂糅
在病理上,阳是纯粹正气,阴是杂气病气,所以中医很多扶阳派其实可能是走了极端,人体经脉脏腑精气神都喜纯粹,不喜被杂气所侵。这点在命理上也有表现,例如紫微斗数中疾厄宫中之星越纯粹,宫气越纯净,那相对来说命主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好。
四,阳为强盛,阴为消极
人事社会活动,喜生旺不喜衰败,盛世百姓福,乱世诗家幸,社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点大家都能体会。
其实还能写很多,因为阴阳的概念包罗万象,无非就是辩证思想。只要你不把阴阳狭隘地理解成算命符号和中医理论,你自然就能理解人为何要扶阳抑阴。
易经本身并没有突出阴阳对立和偏重,这套辩证思想其实包含了阴阳互根,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等完整的逻辑。
之所以有扶阳抑阴的原则,因为天地之间的是“人”,只有“人”才可以上扶乾天下治坤土,而抛开了“人”,天地则否而不泰。
我们解读易经,运用易理是基于人类社会的,为什么要扶阳抑阴呢?
一、顺则生,逆则死,阳为生,阴为死
阳为实,阴为虚,人生在世,万物于自然,自然是喜生而厌死,喜实而厌虚。上至智慧生灵,下至草木蜉蝣,顺应阴阳轮转之理,方能生机勃勃延绵不尽。在社会之上是生命的存在,没有生命则无社会。
二、尊为阳,卑为阴,正为阳,负为阴
即有生命,才有社会生活,易经在人类活动方面的解读,崇尚尊卑,当然有一部分封建社会的固化思维的影响,但是你只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这个论点,你会认可社会需要强力的政府来领导和管理;社会需要有执行指令的行动力。尊卑并不一定要去理解为身份地位的差别,而是可以看做责任和负责的区别。一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在发号施令,也不可能没人管理,即便发展到社会形态的尽头,物质极为丰富,人人都不需要劳动,也没人会去犯罪,但依旧要有人负责管理人的生老病死。即便人类发展进化到不死不灭了,也要有人负责延长宇宙的寿命。人的素质有高低,有思维局限和特长,人人都一样那就构不成社会活动了,把尊卑视为更擅长想事情的人和更擅长执行指令的人,你心里可能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坤为顺,并不是卑微,而是顺服)
在伦理上,正为阳,负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社会伦理当然要扶阳抑阴,把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定义为阳,大部分人认为不正确的视为阴,弘扬正气,亲君子远小人,那么社会的运转就能进入良性的运转。
三、阳为纯粹,阴为杂糅
在病理上,阳是纯粹正气,阴是杂气病气,所以中医很多扶阳派其实可能是走了极端,人体经脉脏腑精气神都喜纯粹,不喜被杂气所侵。这点在命理上也有表现,例如紫微斗数中疾厄宫中之星越纯粹,宫气越纯净,那相对来说命主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好。
四,阳为强盛,阴为消极
人事社会活动,喜生旺不喜衰败,盛世百姓福,乱世诗家幸,社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点大家都能体会。
其实还能写很多,因为阴阳的概念包罗万象,无非就是辩证思想。只要你不把阴阳狭隘地理解成算命符号和中医理论,你自然就能理解人为何要扶阳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