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吧 关注:8,969贴子:101,433
  • 14回复贴,共1

《聊斋志异》中的科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天津1楼2020-12-29 22:28回复
    《清史稿·职官三·外官》:“提督学政,省各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人员内简用。各带原衔品级。掌学校政令,岁、科两试。巡历所至,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升其贤者能者,斥其不帅教者。凡有兴革,会督、抚行之。”


    IP属地:天津2楼2020-12-29 22:28
    回复
      提督学政的职责之一是进行科试。每届乡试之前,各省学政巡回所属府州举行科试,凡欲参加乡试的秀才(即生员),都要参加。考在一等、二等及三等前十名(中小省为前五名)的秀才,可以参加乡试。三等的其他名次和因故未参加科考的秀才以及在籍监生、贡生等,再参加录科考试。录科未取和科考、录科的缺席者,还可参加录遗,名列前茅者也有参加乡试资格。


      IP属地:天津3楼2020-12-29 22:29
      回复
        《聊斋志异》部分篇章对科试有详细描述,兹列举如下:  《素秋》叙述:“公子(指俞慎)喜,试期送(指俞士忱,字恂九)入场,邑、郡、道皆第一。益与公子下帷攻苦。逾年,科试,并为郡、邑冠军。”志异讲道,俞慎送童生俞士忱参加考试,先后考得县、府、道三个第一,成为秀才。第二年,他们两人一起参加科试,并列第一。


        IP属地:天津4楼2020-12-29 22:29
        回复
          《胡四娘》叙述:“是年,程(指程孝思)以公(指胡银台)力,得入邑庠。明年,学使科试士,而公适薨,程缞哀如子,未得与试。既离苫块,四娘赠以金,使趋入遗才……程入闱,砥志研思,以求必售,无何,放榜,竟被黜。”志异叙述,这一年,程孝思因为胡银台帮助,考中秀才。第二年,学使驾临进行科考,正好胡银台去世了,程生披麻戴孝,参与殡葬,因此没能赶考。丧期过后,妻子胡四娘拿出银子,让程生参加录遗考试,取得参加乡试资格。程生进入闱场,虽然认真答卷,还是没能中举。


          IP属地:天津5楼2020-12-29 22:29
          回复
            《杨大洪》叙述:“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科试后,闻报优等者,时方食,含哺出问:‘有杨某否?’答以‘无’。不觉嗒然自丧,咽食入鬲,遂成病块,噎阻甚苦。”志异写道,杨涟科试后,听到差役传报科试等次,含着饭便问自己是否取得乡试资格,得到没有的答复后,不觉饭团咽到胸膈那里,形成病块。


            IP属地:天津6楼2020-12-29 22:29
            回复
              《叶生》:“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指叶生)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官署,受灯火,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志异叙述,淮阳人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知县丁乘鹤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向本省学政竭力称赞叶生的文才,于是叶生在科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IP属地:天津7楼2020-12-29 22:29
              回复
                《陆判》叙述:“(朱尔旦)自是文思大进,过眼不忘。数日,又出文示陆,陆曰:‘可矣。但君福薄,不能大显贵,乡科而已。’问:‘何时?’曰:‘今岁必魁。’未几,科试冠军,秋闱果中经元。”志异描述,朱尔旦自从换心后,聪明异常,八服文做得越来越好,科试得了冠军,在这年的乡试中了前五名举人。


                IP属地:天津8楼2020-12-29 22:30
                回复
                  据相关资料,明清时各省乡试中举数额均由朝廷规定,称解额,亦称定额,并不由各省自行确定数额。这个定额一般根据各省文化繁荣程度、缴纳赋税数额等指标确定,偏远省份适当照顾。


                  IP属地:天津9楼2020-12-29 22:30
                  回复
                    清朝早期,每个行省都有固定的科举录取名额。例如,顺治初年乡试的录取名额为:顺天、江南是160多名,浙江、江西、湖广、福建都是100多名,其它省份递减,最少的是贵州省,乡试录取名额仅为40名。通观清朝,自顺治朝后期开始,乡试的中举定额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动。其中,山东顺治二年90名,顺治十七年46名,康熙三十五年60名,康熙五十年72名。


                    IP属地:天津10楼2020-12-29 22:30
                    回复
                      乡试时秀才参试名额与中举定额大致为30:1,即录取一名举人,参试秀才约为30人。以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为例,山东中举生员应为60名,那么参加此年乡试的秀才人数应为1800人左右。


                      IP属地:天津11楼2020-12-29 22:30
                      回复
                        明朝山东管辖6府、104县。清末山东管辖10府和3直隶州、8个散州、96个县。据此平均分配,淄川县参加乡试的秀才人数当不足20人,但查阅聊斋文稿,清初淄川参加乡试的秀才在35至50人之间,这或许与淄川经济发展、人文繁荣有关。


                        IP属地:天津12楼2020-12-29 22:31
                        回复
                          正如蒲松龄所言:“淄邑虽系山城,自昔颇称才薮,数十世人文蔚起,三百年科第蝉联。”(《又投学宪呈》)“从来甲科较他邑为盛,故科试上等之数,亦较他邑独多。”(《求科试广额呈》)但问题是,从清廷入主中原至康熙年间,随着朝廷分配山东中举定额的变化乃至不断减少,淄川能够参加乡试的秀才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致使淄川秀才不满情绪逐渐加大。


                          IP属地:天津13楼2020-12-29 22:31
                          回复
                            约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已出任淄川学长的蒲松龄为此专门撰写《求科试广额呈》,上书山东学政,要求科试时增加淄川秀才参加次年山东乡试的数额。《求科试广额呈》强调:“往年旧额取至五十余名,自康熙年减至三十五名,遂使阖邑人才,半阻于进取,连科甲第,多出于遗才。”


                            IP属地:天津14楼2020-12-29 22:32
                            回复
                              他代表淄川全体秀才强烈要求山东学政“恩赐转申,求复旧额”,让淄川的秀才“海底良珠,不致长沉合浦;荆门璞玉,从此免泣卞刖。感下采之无遗,益自珍夫白璧;知上达之有路,弥共奋于青云矣。”(《又投学宪呈》)“如其骧首天衢,固戴陶钧之赐;即令暴鳃水涣,宁忘盼睐之恩?”(《求科试广额呈》)以上两段呈文的大意是,本年科试时请求增加淄川秀才参加乡试的数额,这部分秀才将会感恩不尽,有人将因此平步青云,即使不能中举,也不会忘记学政的恩德。


                              IP属地:天津15楼2020-12-29 2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