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一下这十年的特点:
首先是电子媒体的威胁,虽然对故事质量应该没有直接影响,但却让潜在的创意人才和读者人群不断流失,美漫的市场萎缩人才匮乏,质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指望高利润的影视反哺带动上游发展目前看来也不是很靠谱……说到底这是整个纸媒面对的挑战,风险中也有机遇,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其次是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社群的发达、阅读经典的便利,让新入坑读者和老读者之间的鸿沟不再巨大,可以在知识背景比较完备的社群内部交流,有什么疑问也一查便知。也就是说,读者的门槛其实不高,然而编剧的门槛却高了——没有新东西真东西的噱头也没那么容易糊弄这些读者,没水准的连载很容易被拿来跟前人对比,而这些读者社群也导致经典的地位更加稳固(也就是我以前说过的“新古典时代"效应)。
同时信息技术也让社会发展文化更替加快,超英漫画虽然紧跟文化潮流,试图把握时代情绪,但以其月更的出版节奏也逐渐力不从心,近年来社会群体的分化和文化意识的分裂越发严重,盲目追随迎合的结果只是导致设定上的反复横跳(或许以噱头来说目的达到了)……其实这种时候更应该以不变应万变,求诸深度而非追逐流行,可终究经不住诱惑(毕竟商业营销思维,有噱头不玩白不玩),于是搞出些人物变体的“大新闻”,像九头蛇队长这种,跟UC体标题党有何分别?只是沾染了网络传播阴暗浮躁心理特性的投机产物,却自以为是了不起的故事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漫威的人气角色更多分布也散,所以更适合这么玩,而DC因为人气集中在几巨头就不好随便玩,直到ss搞出了暗多元宇宙……好吧你玩的开心就好……(不过之前也有过不义了,要说玩这种还是汤泰勒……)
综上所述,我相信现在的主要矛盾张力不是存在新老读者之间,而是主体读者和快餐读者之间。快餐读者包括听漫党、电影党、以及游戏等衍生媒介入坑但不怎么看漫的,可统称为“IP粉”。其中尤其恶劣的是在社交媒体活跃的圈外伪粉,其声量极大购买力却不稳定,本就不是超英漫的真正受众群,最大作用就是搅浑水。比如那些自己不爱超英电影却鼓吹哈莉的女权太妹,漫威经典作品一本没看却在斯坦李老爷子过世时走心点蜡的,以及明明不追新漫却比你还早知道九队的各色人等……
这就是社交媒体的混沌面,总有些人自视懂王或民意代表对自己不了解的文化圈子指手画脚……(而最扯的是那些媒体和资本还信了,结果全是尘嚣,当年川普不就这么爆冷当选的吗?)说到底超英电影虽然以其神话性和普世价值配上好莱坞的强大视效而具备穿透社会文化背景的全球输出能力,但超英漫画本身依然是亚文化的体量,你一个发行量几万册的刊物也犯不着真把自己当成主流媒介,铁肩担道义去紧跟社会议题……就算为将来的影视改编IP提前布局也该做的更加有机自然,这样生改硬造无视自己的核心受众群,根本是自断水源。本来超英漫画不就是让苦闷青少年暂时逃离自己的**生活,顺带得到点启发和激励的幻想读物吗?就算有异色作品也只是外围衍生或口味调剂,不可舍本逐末,就像民工漫跟废萌跟社会现实系的核心受众都混不到一路去(好吧一个神级萝卜番是可能将几种元素调和,但那是基于世界观不断革新的前提,且不是每一部都稳。)要搞异色也是image最靠谱,可以做出更彻底的革新,表现元素和主题也更加自由。不过问题说到底不在于创作者的自主意识,而是两大家商业决策上的投机行为,背靠人气IP生改硬套也能提高成功率,却根本不管创作者的适应度和原本读者的接受度……销量表现上被反噬也是活该啊。
(其实核心读者里面也有些看紧身衣看到腻而想换换口味的,但他们的要求并不低,顶多就是从睡魔、守望者这类跳去欧漫或其他成年向图书向作品 ,所以也不在主要问题内,倒是也能促使i社的发展。)
首先是电子媒体的威胁,虽然对故事质量应该没有直接影响,但却让潜在的创意人才和读者人群不断流失,美漫的市场萎缩人才匮乏,质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指望高利润的影视反哺带动上游发展目前看来也不是很靠谱……说到底这是整个纸媒面对的挑战,风险中也有机遇,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其次是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社群的发达、阅读经典的便利,让新入坑读者和老读者之间的鸿沟不再巨大,可以在知识背景比较完备的社群内部交流,有什么疑问也一查便知。也就是说,读者的门槛其实不高,然而编剧的门槛却高了——没有新东西真东西的噱头也没那么容易糊弄这些读者,没水准的连载很容易被拿来跟前人对比,而这些读者社群也导致经典的地位更加稳固(也就是我以前说过的“新古典时代"效应)。
同时信息技术也让社会发展文化更替加快,超英漫画虽然紧跟文化潮流,试图把握时代情绪,但以其月更的出版节奏也逐渐力不从心,近年来社会群体的分化和文化意识的分裂越发严重,盲目追随迎合的结果只是导致设定上的反复横跳(或许以噱头来说目的达到了)……其实这种时候更应该以不变应万变,求诸深度而非追逐流行,可终究经不住诱惑(毕竟商业营销思维,有噱头不玩白不玩),于是搞出些人物变体的“大新闻”,像九头蛇队长这种,跟UC体标题党有何分别?只是沾染了网络传播阴暗浮躁心理特性的投机产物,却自以为是了不起的故事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漫威的人气角色更多分布也散,所以更适合这么玩,而DC因为人气集中在几巨头就不好随便玩,直到ss搞出了暗多元宇宙……好吧你玩的开心就好……(不过之前也有过不义了,要说玩这种还是汤泰勒……)
综上所述,我相信现在的主要矛盾张力不是存在新老读者之间,而是主体读者和快餐读者之间。快餐读者包括听漫党、电影党、以及游戏等衍生媒介入坑但不怎么看漫的,可统称为“IP粉”。其中尤其恶劣的是在社交媒体活跃的圈外伪粉,其声量极大购买力却不稳定,本就不是超英漫的真正受众群,最大作用就是搅浑水。比如那些自己不爱超英电影却鼓吹哈莉的女权太妹,漫威经典作品一本没看却在斯坦李老爷子过世时走心点蜡的,以及明明不追新漫却比你还早知道九队的各色人等……
这就是社交媒体的混沌面,总有些人自视懂王或民意代表对自己不了解的文化圈子指手画脚……(而最扯的是那些媒体和资本还信了,结果全是尘嚣,当年川普不就这么爆冷当选的吗?)说到底超英电影虽然以其神话性和普世价值配上好莱坞的强大视效而具备穿透社会文化背景的全球输出能力,但超英漫画本身依然是亚文化的体量,你一个发行量几万册的刊物也犯不着真把自己当成主流媒介,铁肩担道义去紧跟社会议题……就算为将来的影视改编IP提前布局也该做的更加有机自然,这样生改硬造无视自己的核心受众群,根本是自断水源。本来超英漫画不就是让苦闷青少年暂时逃离自己的**生活,顺带得到点启发和激励的幻想读物吗?就算有异色作品也只是外围衍生或口味调剂,不可舍本逐末,就像民工漫跟废萌跟社会现实系的核心受众都混不到一路去(好吧一个神级萝卜番是可能将几种元素调和,但那是基于世界观不断革新的前提,且不是每一部都稳。)要搞异色也是image最靠谱,可以做出更彻底的革新,表现元素和主题也更加自由。不过问题说到底不在于创作者的自主意识,而是两大家商业决策上的投机行为,背靠人气IP生改硬套也能提高成功率,却根本不管创作者的适应度和原本读者的接受度……销量表现上被反噬也是活该啊。
(其实核心读者里面也有些看紧身衣看到腻而想换换口味的,但他们的要求并不低,顶多就是从睡魔、守望者这类跳去欧漫或其他成年向图书向作品 ,所以也不在主要问题内,倒是也能促使i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