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好的模式、好的产品当然可以借鉴,尤其是跨地域的模仿。例如美国发明了新的模式、新的产品,你在中国迅速跟进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全盘照抄甚至连bug(漏洞)都抄回来那就有问题了。如果我们对此不但不予以谴责,还大加赞赏,那就更加危险了。
有一本写以色列的书《创新的国度》,深刻地阐述了这个弹丸小国,因为充盈着创新的氛围,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创新国度,以色列的活力正是源于其创新的基因,那些不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最终害人害己。
我曾听到一个颇有见地的官员讲,过去我们以为“山寨”一下国外的成果是占了人家的便宜,因为省掉了大量的开发费、品牌费用,但过了很多年才发现,这种小聪明其实是深深伤害了自己。在不保护知识产权的大环境下,我们国家没有人愿意去创新,没有人能够去创新,导致现在整个国家失去了创新能力,最终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不可追。
注:摘选自孙陶然《创业36条军规》
有一本写以色列的书《创新的国度》,深刻地阐述了这个弹丸小国,因为充盈着创新的氛围,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创新国度,以色列的活力正是源于其创新的基因,那些不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最终害人害己。
我曾听到一个颇有见地的官员讲,过去我们以为“山寨”一下国外的成果是占了人家的便宜,因为省掉了大量的开发费、品牌费用,但过了很多年才发现,这种小聪明其实是深深伤害了自己。在不保护知识产权的大环境下,我们国家没有人愿意去创新,没有人能够去创新,导致现在整个国家失去了创新能力,最终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不可追。
注:摘选自孙陶然《创业36条军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