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吧 关注:373贴子:1,611
  • 0回复贴,共1

艾灸好用,却不知道怎么取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艾灸好用,却不知道怎么取穴
遇到一个病人,为了找灸点,我把他全身扫描了一遍?!有时有灸感的穴位有好几个,到底该灸哪一个呢?在艾灸治疗中,确定要灸什么穴位确实是重要一环,我们今天就讲讲艾灸当中取穴的那些事。我们用艾灸,目的大抵有两个:
一是调理身体。身体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
是经常感觉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处于亚健康
状态。此时,只要选择感觉舒服的点,艾灸
能量进入身体,自然就是给身体充电。
二是治疗疾病。我们要讨论的也正是这种情
况。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病所,灸感
集中于病位,是治疗快速起效的保证。比如
治腰痛,就要通过选相应的穴位,让灸感
速到达并且保持在腰部。
就近取穴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鼻病取迎香,口取颊车、地仓,胃病取中脘、粱门等,皆属于近部取穴。近部取穴具有改善病灶处血管和淋巴管的功能效果。用艾灸给局部升温,能疏导患病处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增强局部的抗病能力,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渗出物之吸收,有助于减轻水肿和消退炎症。

就近取穴,就像这一招亢龙有悔,威力巨大,却又灵动自由。邪去而正益强。以下分两种情况来讨论:1
病位附近的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分别行于躯干的前后正中,对于相应的藏腑功能具有调节管控的作用。又任脉统管所有阴经,为阴脉之海;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如此有担当的任督二脉,自然是我们取穴的重点。一般来说,穴位都具有近治的作用。比如头部的穴位都能治头疼头晕等,胸部和上背部穴位都能治心肺和上肢问题,上腹部和下背部穴位都能治肝胆脾胃,而下腹部和腰骶部则可以治疗肾,生殖泌尿和下肢问题。当然,每个穴位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下面列出任督二脉常用穴位的主治:
头部
印堂:前额疼痛,鼻炎等;
百会:巅顶痛,提神醒脑等;
大椎:颈椎,风寒感冒等。
身体上部
身柱:肺,如咳喘鼻炎等,促进小儿长个;
神道:心神和心胞;
膻中:心肺通治,女性乳腺和月经问题等。
身体中部
至阳:肝胆,如解酒,黄疸等;
脊中:脾胃,如肥胖,疳积,泄泻等;
中脘:肝胆脾胃;
神阙:调神,儿科诸病,小肠大肠的病变等。
身体下部
命门:肾,生殖泌尿等;
腰阳关和八髎区域:腰和下肢,生殖泌尿等;
关元:生殖泌尿,保健养生。
遇到病症,在相应区域寻找合适的灸点进行灸治,一般情况下都会有疗效。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反思是否还有没想到的因素。比如孩子的病,是否有饮食积滞,脾胃是否受损?那么需要先调脾胃,选择与脾胃相关的穴位艾灸。
2
病位周围区域
当病情性质比较单一而集中,或者位置距离躯干较远时,不妨尝试在病位附近查找穴位,往往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同样是就近取穴,在任督二脉取穴重在调理相应的藏腑功能祛病,在病位区域取穴则重在调节局部环境的气血失和。两种方式在实际艾灸中需灵活掌握。督脉压痛点督脉,包括左右两侧的夹脊穴,以及旁开1.5寸的膀胱经第一侧线,是阳气最为集中的区域。身体的许多疾病都可以在这一区域出现反应点,即按之有酸、胀、痛等强烈反应的点。在这些点上施灸,能够起到振奋督脉阳气,刺激相应臟腑的作用。

这里要专门提一下,在背后的身柱-神道-至阳一带这个区域,督脉左右旁开三寸,巴掌大小的一片。督脉本是阳脉之海,而这一区域又是阳气至盛之处。因此当急性病发作时,这个部位往往就是正邪交争集中之处,会有明显压痛或刺痛。而当阳气亏虚,患有慢性疾病时,这个区域则会出现酸痛或冷痛感。出现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多灸,让你的飞龙升腾起来吧!远端取穴远端取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人体许多腧穴,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病症。远部取穴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具体取穴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也可取表里经或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腧穴。例如,胃脘疼痛属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孙(表里经),必要时还可加取内关(即其他相关经脉上的腑穴),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对于一些身体虚弱正气不足的人,或者身体瘀滞比较严重的人,在躯干上就近取穴,可能会有胸闷心悸等不舒服的感觉,让人难以承受。大火快攻不行,就改小火慢炖。这时就适合于远端取穴,小心培补正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小朋友最能直接
感受到身体的需要,能告诉你他/她想灸哪
里。灸对了,秒睡。灸得不对,二话不说,不
让你灸了 !
随症取穴亦名对症取穴,或称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例如,冶失眠多梦可选取神门、大陵,冶盗汗可选取阴郄、后溪,冶虚脱可选取气海、关元,冶昏迷可选取素骰、水沟等,均属随证取穴的范畴。取穴小结无为灸以灸感为依据,在有良好灸感和气至病所的前提下,取穴方法有五:
第一,就近取穴,最为常用,可取病位附近的任督二脉的穴位,或者病位周围的区域。适合于绝大部分情况。
第二,督脉压痛点。当有急症或慢性损耗性疾病时,可能会在督脉及其两侧出现明显的压痛点,可在压痛点施灸。适合于有压痛点的情况。
第三,远端取穴。当身体虚弱或瘀滞严重时,应远端取穴。常用穴位:足三里。
第四,本神指引。对身体有觉知的人,能够感知到本神的指引,自己确定要灸的部位。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其优先级高于其他取穴方法。
第五,随症取穴在许多疾病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部位及病因,如失眠、自汗、盗汗、虚脱、抽搐、昏迷,对于这一类病证,可以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腧穴。


1楼2020-12-09 09: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