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到很多豆粉说在美网德约的能力不如纳豆,否则就不会出现大满贯4:3,对头2:1的这种情况,就连很多的德粉都会认为在美网德约实力不如纳豆。而我的观点正好相反,我认为德约在美网的能力是要强于纳豆的,只不过他抓机会的能力很一般,甚至运气也很一般。如果给纳达尔八次机会的话,我想他至少能把握住六次,而德约却只有孱弱的三次,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甚至让人有点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不说其它,单看2013年的美网决赛,很多人都说德约没有任何机会,可事实上是他机会一大把,但全部被他作没了。在这场比赛中,场面上是有利于他的,但是他却输掉了比赛。为什么会输呢?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体能。在15年之前,他的赛程安排确实过于密集,而且走的轮次也比较深,有很多艰苦的比赛,既费体力也费精力,往往到了美网赛季,体能就会走入瓶颈,导致他美网赛季的夺冠胜率并不高。2013赛季,他在澳网的消耗过大,五盘险胜瓦林卡,四盘逆转穆雷。他很疲惫,所以印第安威尔斯被菠萝三盘逆转,迈阿密被哈斯横扫。蒙特卡洛三盘艰难力克纳达尔。马德里三盘憾负迪迷,罗马6:2,5:2发球胜赛局诡异崩盘,面对的是自己的男仆鸟哥。法网五盘遗憾告负,温网半决赛被菠萝五盘消耗的体能堪忧,所以在决赛中总是先破发,但是总保不住,最后被穆雷三盘横扫。罗杰斯杯又是三盘悍负纳达尔,辛辛那提又是憾负伊斯内尔,到了美网五盘险胜瓦林卡之后,基本上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在决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身体上很疲惫,第一盘六个制胜分,14个失误,而纳达尔只有四个失误,许洋一个劲的在那里说这才第一盘,他就累成这个样子了,也不知道他的体能储备是怎么做的,到了第四盘基本上就是乱打一气,那么多失误,没有任何表情和遗憾。相比纳达尔,明显体能储备比他做的好的多。一方面是温网那段时间他修养的比较充分,另一方面,半决赛他的消耗比德约要小很多,所以决赛中他总是精神焕发,失误极少,很多时候只负责把球防过去就行。
第二,就炒面上来看,德约绝对是优势局面,但是比赛却输了。他打出了非常多的精彩得分,但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低级失误。相比德约的冒险激进(这种战术的应用可能与体能的短缺有关系)的打法,纳达尔则是要安全稳妥的多。所以整场比赛,德约高达差不多56个失误(这些失误很多都是非受迫性的),而纳达尔则不足24个,很多时候只要负责把球回过去,等待德约失误就行。德约的发接发比纳达尔好,制胜分远远多于纳达尔,在回球的质量上也要好于纳达尔,很多时候是形成压制的,但关键分的处理真是迷之尴尬,让人不敢恭维。第一盘他进入的节奏慢,身体发沉,失误过多。第二盘他则是完全压制了纳达尔,所以打的很漂亮。第三盘则是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被自己作丢了。第八局连续三个破发点,我都不知道他打的啥,真是蠢的无法形容。到了自己的发球局,在30:0的情况下,又是几个低级失误,把整个的第三盘送了出去。一堆的破发点抓不住机会,而自己的轻轻松松就送出去了,你还能对他说什么呢?更何况开局他还是最先破发的那个。到了第四盘,开始他打的挺好的,又有了破发的机会,结果又全部蠢丢,到了自己的发球局,体能和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他失误不断,即便在局面上还有优势,但那无谓的失误实在是惨不忍睹。到了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他面沉似水,毫无激情,也好像是漠不关心,和2012年澳网的那种绝不认输的决心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有大好的局面他把握不住,那就只能输球,更何况对手是纳达尔。
第三,我认为2013赛季的过多输球对他的信心有极大的影响。我上面提到的那些输掉的比赛既浪费了体力,消耗了精力,但其实也削弱了他夺冠的信心。他有点盲目冒进,心态不稳,患得患失,缺乏自信。我猜想温网输给穆雷对他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但是法网和罗杰斯杯的输球对他的影响有点致命。论理说法网上输也就输了,毕竟自己蠢再加上又是人家的后花园,但是到了硬地上那可是你的强项,你到底怕纳达尔啥?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不仅丢了美网的冠军,而且还把世界第一也给丢了。既然你在硬地上没有这个自信,那为何自2013年美网之后这么多年你让对手在硬地上一盘未得?我认为说到底还是个心魔,2013年中网开始在硬地上扫的纳达尔毫无还手之力,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找到自信的。他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今天晚上我又复盘了这场2013年的美网决赛,忽然之间觉得格外的遗憾和可惜。我并不觉得纳达尔在美网无敌,只是觉得德约自己的问题更大。如果说在这个场地上纳达尔如果能够像法网赛场上那样限制压制德约的话,那么我承认德约可能会没有机会。但事实并非那样,如果小伙伴们不认同我的观点话,可以去重新复盘一下这场比赛。
不说其它,单看2013年的美网决赛,很多人都说德约没有任何机会,可事实上是他机会一大把,但全部被他作没了。在这场比赛中,场面上是有利于他的,但是他却输掉了比赛。为什么会输呢?我总结了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体能。在15年之前,他的赛程安排确实过于密集,而且走的轮次也比较深,有很多艰苦的比赛,既费体力也费精力,往往到了美网赛季,体能就会走入瓶颈,导致他美网赛季的夺冠胜率并不高。2013赛季,他在澳网的消耗过大,五盘险胜瓦林卡,四盘逆转穆雷。他很疲惫,所以印第安威尔斯被菠萝三盘逆转,迈阿密被哈斯横扫。蒙特卡洛三盘艰难力克纳达尔。马德里三盘憾负迪迷,罗马6:2,5:2发球胜赛局诡异崩盘,面对的是自己的男仆鸟哥。法网五盘遗憾告负,温网半决赛被菠萝五盘消耗的体能堪忧,所以在决赛中总是先破发,但是总保不住,最后被穆雷三盘横扫。罗杰斯杯又是三盘悍负纳达尔,辛辛那提又是憾负伊斯内尔,到了美网五盘险胜瓦林卡之后,基本上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在决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身体上很疲惫,第一盘六个制胜分,14个失误,而纳达尔只有四个失误,许洋一个劲的在那里说这才第一盘,他就累成这个样子了,也不知道他的体能储备是怎么做的,到了第四盘基本上就是乱打一气,那么多失误,没有任何表情和遗憾。相比纳达尔,明显体能储备比他做的好的多。一方面是温网那段时间他修养的比较充分,另一方面,半决赛他的消耗比德约要小很多,所以决赛中他总是精神焕发,失误极少,很多时候只负责把球防过去就行。
第二,就炒面上来看,德约绝对是优势局面,但是比赛却输了。他打出了非常多的精彩得分,但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低级失误。相比德约的冒险激进(这种战术的应用可能与体能的短缺有关系)的打法,纳达尔则是要安全稳妥的多。所以整场比赛,德约高达差不多56个失误(这些失误很多都是非受迫性的),而纳达尔则不足24个,很多时候只要负责把球回过去,等待德约失误就行。德约的发接发比纳达尔好,制胜分远远多于纳达尔,在回球的质量上也要好于纳达尔,很多时候是形成压制的,但关键分的处理真是迷之尴尬,让人不敢恭维。第一盘他进入的节奏慢,身体发沉,失误过多。第二盘他则是完全压制了纳达尔,所以打的很漂亮。第三盘则是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被自己作丢了。第八局连续三个破发点,我都不知道他打的啥,真是蠢的无法形容。到了自己的发球局,在30:0的情况下,又是几个低级失误,把整个的第三盘送了出去。一堆的破发点抓不住机会,而自己的轻轻松松就送出去了,你还能对他说什么呢?更何况开局他还是最先破发的那个。到了第四盘,开始他打的挺好的,又有了破发的机会,结果又全部蠢丢,到了自己的发球局,体能和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他失误不断,即便在局面上还有优势,但那无谓的失误实在是惨不忍睹。到了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他面沉似水,毫无激情,也好像是漠不关心,和2012年澳网的那种绝不认输的决心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有大好的局面他把握不住,那就只能输球,更何况对手是纳达尔。
第三,我认为2013赛季的过多输球对他的信心有极大的影响。我上面提到的那些输掉的比赛既浪费了体力,消耗了精力,但其实也削弱了他夺冠的信心。他有点盲目冒进,心态不稳,患得患失,缺乏自信。我猜想温网输给穆雷对他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但是法网和罗杰斯杯的输球对他的影响有点致命。论理说法网上输也就输了,毕竟自己蠢再加上又是人家的后花园,但是到了硬地上那可是你的强项,你到底怕纳达尔啥?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不仅丢了美网的冠军,而且还把世界第一也给丢了。既然你在硬地上没有这个自信,那为何自2013年美网之后这么多年你让对手在硬地上一盘未得?我认为说到底还是个心魔,2013年中网开始在硬地上扫的纳达尔毫无还手之力,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找到自信的。他真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今天晚上我又复盘了这场2013年的美网决赛,忽然之间觉得格外的遗憾和可惜。我并不觉得纳达尔在美网无敌,只是觉得德约自己的问题更大。如果说在这个场地上纳达尔如果能够像法网赛场上那样限制压制德约的话,那么我承认德约可能会没有机会。但事实并非那样,如果小伙伴们不认同我的观点话,可以去重新复盘一下这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