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始终是平民
作者:杨松厅
文中摘要:为官者幼时是平民,告老退休后又是布衣百姓。 杨知府尊崇衣食父母,道出他的肺腑之言:人世间全靠农民种植的作物养活了全人类。为官者理当很明智地善待黎民,决不能忘恩负义,愧对衣食父母。这是我这个当知府的义不容辞之职责。他俩在宴席间的对话,总是体恤天下乡亲。
在磐安县境内好溪的支流,龙溪仙峡中有个神奇的百杖龙潭。我们仁川镇民间广为流传着许多神话典故。于2020年8月31日,由胡庄村、百丈新村合力举办《首届民间非遗旅游文化节》拜龙大典。别具特色的庙会以“百杖潭龙王诞辰,金华府太爷拜贺”为主题。邻近各乡村皆组织文艺队来表演,其场景非常隆重而壮观。于是我回忆起少年时,所听到的神奇故事。还依靠缙云县“作好溪云”微信群的陈渭清、卢国兴、应孟荣等网友提供史料,我得到了文友们协助,遂写了这几篇拙作连载。
民间传说曾有金华府太爷来百杖潭求雨,受龙王邀请到百杖府作客。但缙云县东方镇长兰东湖村杨氏宗谱记载,详情请看这后面的书文图片。那是南宋时代山东青州人,历任处州府与婺州府的太守杨添遂,俗称:府太爷。他与百杖府龙王同舟相识后,所发生的奇闻趣事。究竟是金华府的府太爷,还是处州府的府太爷虽然难以考证。但毕竟都是与百杖潭龙王的往事有关,今我撰写杨添遂知府巧遇龙王之逸闻,是听祖辈传说的。内容细节是与长兰东湖杨氏宗谱上的记载也不一致,仅供读者参考。其情节若有异点,请诸位也可以撰文另叙,大家共同为乡土文化增添神采。且说《缙云县志》中的记载,再叙故事之情节。
据《缙云县志》卷之一,水利,五十二前页中有记载:百丈潭:《一统志》县东一百二十里有三潭,周围皆石,各百余丈。水深莫测,岩瀑泻练,左右有二石窍(窟窿)各高百丈。《霍志》上窍通天,下窍通潭。窍上冬暖夏寒,时有龙潜于潭。昔周阇黎取雨于此辄应。
传说新上任的处州府太爷杨添遂,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当他来到缙云县体察民情时,在丽水码头上了民船。从好溪逆水而上,同船有一位鹤发童颜,相貌奇骏,须髯若神的老翁。正是居住在百杖潭数千年的百杖府老龙王,从东海龙宫朝拜回来。尊崇耄耋乡贤的处州府太爷杨添遂,看到此翁伟貌,想必是人中之杰。遂作揖,讨教乡土风情、黎庶苦衷。庆幸他俩:有缘得来同船渡,崇论宏议释世故。
他们边欣赏沿途美景,边吟诗对课,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之余挚诚交友,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情投意合话语多”的缘起时刻。在谈论间,杨知府的话题总是心系百姓。老龙王敬慕他是位好官,于是临别时就诚心实意说:“若逢大旱之时,您可以到石龙里的百杖府来找我。我可以替您解忧。”此时杨知府还认为“百杖府”是他告老还乡的私邸。想必他与高官贵胄有交情,必然有能力弄到赈灾粮。
旱灾时常会出现,后来处州府遭遇大旱,各县禾苗晒的枯黄。杨知府鞠躬尽瘁替子民求雨未果。遂想到老翁之挚言,就来到好溪上游之缙云县美化乡石龙里访友。一路上打听而得知,石龙里并没有百杖府,但有百杖潭在廿八都。他就来到了龙溪仙谷的百杖潭。官轿抬到了潭边时,一阵龙风把他刮入潭中。轿夫与随从们见状不敢入潭施救,而且惊惶失色的逃回丽水。
(下图黄余田村旗袍秀)
其实这阵龙风是老龙王,邀请杨知府到百杖府赴宴。老龙王站在龙宫门口迎接,牵着杨知府的手,让他坐到客位龙椅。并且恭恭敬敬地说:“我拂袖而呼啸之龙风,把您接来作客,使您受惊了,以此先说声抱歉。您是处州府的知府,我虽然是百杖府的龙王,但也只是知府的职位。您执政凡间世事,我管理水域之事项而已。咱俩理当平起平坐,您也不必推辞,请坐。”然后就吩咐虾兵设宴款待。宾主坐在龙椅欣赏美女载歌载舞。
在宴席间龙王说:“府台大人不必为干旱之事担忧,既来之,则安之,您只管尽兴喝酒。我请您来卑府作客,这是敬慕您有:心系子民,造福一方的善政之举动。杨大人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好官,真不愧为是好溪两岸百姓的父母官,此乃令人佩服之至也”遂举杯敬酒,热情招待。
(今朝小桥流水新景象)
杨知府也表达一下己见,并道出他的肺腑之言,且举杯回敬说:“为官者必须具备爱民之心,这是天理不可违。黎庶们虽然是无权无势的最卑微之群体。但是自古以来贫苦百姓,皆是世上最可亲可敬的衣食父母。天下苍生全靠他们含辛茹苦勤恳耕作,才有了棉粮供应官民享受温饱。我身为地方官,理当解民之倒悬。当今遇干旱之危急关头,我必须虔诚求甘霖,确保人类丰衣足食。人世间终归是全靠农民种植的作物养活了全人类。为官者理当很明智地善待黎民,这是我这个当知府的义不容辞之职责,不足挂齿。卑职举杯敬龙王,衷心感谢仁慈龙君慷慨施雨润禾苗之厚义深情。”两人彼此干杯相敬,开怀畅饮。
龙王再次举杯敬酒说:“杨大人言之有理,为官者幼时是平民,告老退休后又是布衣百姓。古人有幅对联写的好,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您是合格的好官,地方上全靠您领导。”酒过数巡,知府与龙王之谈论"为官之风范"决不能忘恩负义,愧对衣食父母,理当崇尚普济众生之道德伦理。此乃国之福,万民之幸矣。
自古没有不散的宴席,话虽投机终有一别。散席后龙王又赠给他一手巴杨梅。再护送他从水晶宫的后门出去。他上岸已在仙都乡练金里廿二都(今东方镇)长兰村的长兰湖边。一看手掌中的杨梅则是冰雹。当他看到此地已经下了雸霖,知道这是老龙王所施的及时雨。由于百杖潭比长兰湖远几十里路程。他又乘船顺水而去,还比随从们早一天回处州府。
然后杨知府就派人在百杖潭外面,建造了龙王庙。塑造黑脸龙王的塑像,报答老龙王的施雨之恩。从此,历代百姓常来此庙求雨祈福,而且有求必应。所以百杖潭史话被载入《缙云县志》永垂万世。日后我会再写各景致神话故事连载。
水宫山麓的洋庄、流岸、柳坡等村扇子舞。
作者:杨松厅
文中摘要:为官者幼时是平民,告老退休后又是布衣百姓。 杨知府尊崇衣食父母,道出他的肺腑之言:人世间全靠农民种植的作物养活了全人类。为官者理当很明智地善待黎民,决不能忘恩负义,愧对衣食父母。这是我这个当知府的义不容辞之职责。他俩在宴席间的对话,总是体恤天下乡亲。
在磐安县境内好溪的支流,龙溪仙峡中有个神奇的百杖龙潭。我们仁川镇民间广为流传着许多神话典故。于2020年8月31日,由胡庄村、百丈新村合力举办《首届民间非遗旅游文化节》拜龙大典。别具特色的庙会以“百杖潭龙王诞辰,金华府太爷拜贺”为主题。邻近各乡村皆组织文艺队来表演,其场景非常隆重而壮观。于是我回忆起少年时,所听到的神奇故事。还依靠缙云县“作好溪云”微信群的陈渭清、卢国兴、应孟荣等网友提供史料,我得到了文友们协助,遂写了这几篇拙作连载。
民间传说曾有金华府太爷来百杖潭求雨,受龙王邀请到百杖府作客。但缙云县东方镇长兰东湖村杨氏宗谱记载,详情请看这后面的书文图片。那是南宋时代山东青州人,历任处州府与婺州府的太守杨添遂,俗称:府太爷。他与百杖府龙王同舟相识后,所发生的奇闻趣事。究竟是金华府的府太爷,还是处州府的府太爷虽然难以考证。但毕竟都是与百杖潭龙王的往事有关,今我撰写杨添遂知府巧遇龙王之逸闻,是听祖辈传说的。内容细节是与长兰东湖杨氏宗谱上的记载也不一致,仅供读者参考。其情节若有异点,请诸位也可以撰文另叙,大家共同为乡土文化增添神采。且说《缙云县志》中的记载,再叙故事之情节。
据《缙云县志》卷之一,水利,五十二前页中有记载:百丈潭:《一统志》县东一百二十里有三潭,周围皆石,各百余丈。水深莫测,岩瀑泻练,左右有二石窍(窟窿)各高百丈。《霍志》上窍通天,下窍通潭。窍上冬暖夏寒,时有龙潜于潭。昔周阇黎取雨于此辄应。
传说新上任的处州府太爷杨添遂,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当他来到缙云县体察民情时,在丽水码头上了民船。从好溪逆水而上,同船有一位鹤发童颜,相貌奇骏,须髯若神的老翁。正是居住在百杖潭数千年的百杖府老龙王,从东海龙宫朝拜回来。尊崇耄耋乡贤的处州府太爷杨添遂,看到此翁伟貌,想必是人中之杰。遂作揖,讨教乡土风情、黎庶苦衷。庆幸他俩:有缘得来同船渡,崇论宏议释世故。
他们边欣赏沿途美景,边吟诗对课,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之余挚诚交友,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情投意合话语多”的缘起时刻。在谈论间,杨知府的话题总是心系百姓。老龙王敬慕他是位好官,于是临别时就诚心实意说:“若逢大旱之时,您可以到石龙里的百杖府来找我。我可以替您解忧。”此时杨知府还认为“百杖府”是他告老还乡的私邸。想必他与高官贵胄有交情,必然有能力弄到赈灾粮。
旱灾时常会出现,后来处州府遭遇大旱,各县禾苗晒的枯黄。杨知府鞠躬尽瘁替子民求雨未果。遂想到老翁之挚言,就来到好溪上游之缙云县美化乡石龙里访友。一路上打听而得知,石龙里并没有百杖府,但有百杖潭在廿八都。他就来到了龙溪仙谷的百杖潭。官轿抬到了潭边时,一阵龙风把他刮入潭中。轿夫与随从们见状不敢入潭施救,而且惊惶失色的逃回丽水。
(下图黄余田村旗袍秀)
其实这阵龙风是老龙王,邀请杨知府到百杖府赴宴。老龙王站在龙宫门口迎接,牵着杨知府的手,让他坐到客位龙椅。并且恭恭敬敬地说:“我拂袖而呼啸之龙风,把您接来作客,使您受惊了,以此先说声抱歉。您是处州府的知府,我虽然是百杖府的龙王,但也只是知府的职位。您执政凡间世事,我管理水域之事项而已。咱俩理当平起平坐,您也不必推辞,请坐。”然后就吩咐虾兵设宴款待。宾主坐在龙椅欣赏美女载歌载舞。
在宴席间龙王说:“府台大人不必为干旱之事担忧,既来之,则安之,您只管尽兴喝酒。我请您来卑府作客,这是敬慕您有:心系子民,造福一方的善政之举动。杨大人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好官,真不愧为是好溪两岸百姓的父母官,此乃令人佩服之至也”遂举杯敬酒,热情招待。
(今朝小桥流水新景象)
杨知府也表达一下己见,并道出他的肺腑之言,且举杯回敬说:“为官者必须具备爱民之心,这是天理不可违。黎庶们虽然是无权无势的最卑微之群体。但是自古以来贫苦百姓,皆是世上最可亲可敬的衣食父母。天下苍生全靠他们含辛茹苦勤恳耕作,才有了棉粮供应官民享受温饱。我身为地方官,理当解民之倒悬。当今遇干旱之危急关头,我必须虔诚求甘霖,确保人类丰衣足食。人世间终归是全靠农民种植的作物养活了全人类。为官者理当很明智地善待黎民,这是我这个当知府的义不容辞之职责,不足挂齿。卑职举杯敬龙王,衷心感谢仁慈龙君慷慨施雨润禾苗之厚义深情。”两人彼此干杯相敬,开怀畅饮。
龙王再次举杯敬酒说:“杨大人言之有理,为官者幼时是平民,告老退休后又是布衣百姓。古人有幅对联写的好,上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您是合格的好官,地方上全靠您领导。”酒过数巡,知府与龙王之谈论"为官之风范"决不能忘恩负义,愧对衣食父母,理当崇尚普济众生之道德伦理。此乃国之福,万民之幸矣。
自古没有不散的宴席,话虽投机终有一别。散席后龙王又赠给他一手巴杨梅。再护送他从水晶宫的后门出去。他上岸已在仙都乡练金里廿二都(今东方镇)长兰村的长兰湖边。一看手掌中的杨梅则是冰雹。当他看到此地已经下了雸霖,知道这是老龙王所施的及时雨。由于百杖潭比长兰湖远几十里路程。他又乘船顺水而去,还比随从们早一天回处州府。
然后杨知府就派人在百杖潭外面,建造了龙王庙。塑造黑脸龙王的塑像,报答老龙王的施雨之恩。从此,历代百姓常来此庙求雨祈福,而且有求必应。所以百杖潭史话被载入《缙云县志》永垂万世。日后我会再写各景致神话故事连载。
水宫山麓的洋庄、流岸、柳坡等村扇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