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人这么评论马斯克:马斯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火星殖民服务的。
1、火星大气中严重缺乏氧气,内燃机的交通工具,在火星上是无法工作的,所以需要电动汽车,于是特斯拉诞生了。
2、同理,发电需要用太阳能发电,于是有了Solar City。
3、去火星首先要有廉价的火箭发射技术,于是可回收火箭必须得有,然后就有了Falcon 9。然而Falcon 9和Falcon Heavy都无法承担火星发射任务,所以必须有更大的火箭,于是就有了Big Falcon Rocket(BFR),因为在BFR面前Falcon Heavy显得很鸡肋,所以Falcon Heavy才会成为技术验证类型的火箭,不会成为Space X的主力火箭,Space X就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BFR的研制中去。
4、仅仅有可回收火箭还不行,如果是使用降落伞回收,那到了火星或者月球等其他大气层稀薄或者几乎没有的行星上,就没法用了,因此必须是反推式的可回收火箭。甚至于可以说,如果没有反推式火箭,仅仅是在火星着陆,都非常的困难。
5、只是有了火箭还不够,得拥有载入航天能力才行,所以就有了龙飞船。
6、因为火星上的大气压只有地球的1%,所以地球上的火车是无法直接拿到火星上去用的,必须有能够在低大气压环境下可以运行的火车,于是便有了Hyperloop。
7、到了火星之后,与地球的通讯连接也是大问题,还有火星内部的通讯问题也必须解决,所以就必须有跨行星级别的通讯网络,于是便有了星链。星链的激光通讯技术,未来可用于地球到火星的中继卫星之间的通讯。而在火星上,初期完全不可能为火星建造庞大的地面基站或者地面光纤网络,那么建设一个覆盖整个火星的星链系统也是必须的。
8、人类要在火星上生存,以人类的血肉之躯永远不可能适应火星的环境,对火星进行地球化改造,工程难度大到不可想象,完全就是没谱的事,时间长到令人绝望。而且即便人类可以改造火星,不代表人类可以改造谷神星、木卫三、木卫二、土卫六等星球。于是就需要人类自身适应火星环境乃至适应太空和其他星球的环境。那么人类要怎样才能适应火星环境呢?只有当人类放弃血肉之躯,成为赛博机器人时,才能彻底适应火星环境,于是就有了Neuralink。
作者:至高满赛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253503/answer/325762391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