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吧 关注:3,827贴子:53,977
  • 10回复贴,共1

戚继光和李成梁,大家可以查这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多人都不知道李成梁的功绩。李成梁深耕辽东30年,努尔哈赤对李成梁父子又惧又怕。1591年末李成梁遭弹劾去职辽东总兵、1592年8月34岁的壮年努尔哈赤进京向明朝宣誓效忠,乞求赐予官职,以求保命,他成功了。辽东李氏开始投鼠忌器!
1592-1593年李成梁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柏李如樟李宁杨元查大受祖承训麾下6万辽东马步征服女真,击退蒙古,正面击溃丰臣秀吉,杀10万日本陆军。1593年辽东李成梁军事集团成为东北亚最强的军事力量!1593年9月努尔哈赤大败女真九部联军,成为女真最强势力。 1593年9月李如松大军回国,是时辽东军兵强马壮名将云集。以李成梁锄强扶弱的惯用手法,李家父子已经对女真磨刀霍霍。可是明廷紧急加封努尔哈赤龙虎将军晋左都督,到底是谁在作死?拉拢女真制衡辽东军事集团的用意昭然若揭。
认为自己西北无敌的蒙古哱拜,向明朝宣誓效忠的李氏家奴努尔哈赤,不可一世妄图建立东亚帝国的丰臣秀吉见证了李成梁军团的功勋。
再来说一下你们爱戴的戚继光吧。第一点,以1561年台州大捷举例,知道同一年日本在干什么吗?1560年织田信长发动桶狭间之战开启了天下布武统一日本的进程。1561关东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进行了第四次合战!日本好辛苦啊,又要打内战又要满足戚粉的YY!
第二点,查遍中外史料,没有找到一个出现在东南抗倭战场的日本人名,是的,一个日本名字都找不到,严重怀疑绝对不是一个时空的。戚肯定是在另一个时空打怪。
第三点,无论是壬辰战争还是甲午战争,日本的国策一直是先朝鲜后东北再全中国,明后期的日本不可能采取大规模的,持续跨越东海的登陆作战。
第四点,郑芝龙的前辈们在抗倭时期像是人间消逝了一样,明朝的海商真是神奇,收复台湾的时候就出现了,抗倭的时候就不见影,到明末期突然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如果郑成功早出生几十年,这乐子可就大了。
壬辰战争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影响东亚格局的著名战争,各个国家的史学家都研究过这场战争。 你们无比兴奋杀倭无数的自嗨型东南抗倭,不好意思,没人注意!
李成梁父子的辉煌时期其实就是女真满满的血泪史,李家养条狗都没努尔哈赤听话。明廷腐败不堪,武将永远受到猜忌和弹劾。李成梁父子至少为明朝续命三十年!90岁的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再无顾忌迫不及待起兵反明。果然,李家父子之后明朝没有一个人能扛得起帝国江山!
没有李成梁,明朝有哪个人能对付女真?哪个人能对付日本?哪个人能对付蒙古? 哪个人有辽东李氏做的好? 李成梁军团实打实的战绩,中日韩三国史料详细记述。各国史学家都关注过壬辰战争。打赢中日国战(丰臣秀吉日本总动员)的名将还不如一个地方剿匪将领?全世界没一个国家研究所谓的东南抗倭,懂了没?


IP属地:上海1楼2020-08-07 12:27回复
    浑河血战。川军率先奋战,浙兵在干什么?河对岸挖沟列阵准备迎敌??你好歹后金军侧翼佯动放二枪也行啊。说白了就是站着看别人死呗!
    这种军队有存在的必要?这支所谓的戚家军就应该主将斩首,全军遣返解散。当时的辽东守备军是川军快灭的时候抵达战场的,一看川军完蛋,淅兵看戏,马上转头就跑。完全一盘散沙。
    各自为战,缺乏有军望的强力人物统筹。又因为私怨置国家民族于不顾!戚家军言过其实,这支军队根本就没有独立或者主导打赢战役的能力。


    IP属地:上海14楼2020-08-10 13:36
    回复
      史实的基本要素组成:时间,地点,双方人物,发生事件。如果连基本要素都凑不齐,那就是纯粹讲神话故事。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20-08-10 19:12
      回复
        人心不正,李成梁养虎成患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8-29 21:31
        收起回复
          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是王杲的孫女婿,死於這次戰鬥。塔克世雖屬王杲一系,但已歸附李成梁,卻因此戰死,實為成梁與尼堪外蘭故意為之,對此努爾哈赤極為不滿:「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為辭?」成梁自知理虧,將塔克世的土地、人馬等送給努爾哈赤,令讓他承襲都督指揮銜,以為補償。努爾哈赤後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之後,欲為報父祖之仇為藉口叛明「七大恨」之一。李成梁晚年仍與努爾哈赤往來甚密,曾一度有倚仗努爾哈赤之兵襲占朝鮮自立的野心。於邊事又常敷衍,只要努爾哈赤表示忠心,即「保奏給官」,甚至「棄地以餌之」,因此被宋一韓、熊廷弼等廷臣所參劾。建州勢力能夠在遼東崛起,與李成梁的包庇不無關係。


          IP属地:中国香港18楼2020-09-05 09:17
          收起回复
            李成梁确实很厉害,他也是明代后期少见的优秀将领之一,但他和戚继光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戚家军已经接近于近代军队,而李成梁的辽军依然是封建王朝的旧式军队,所以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算一个层次的将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8-17 12:05
            回复
              戚继光军区司令员和李成梁封疆大吏,两人同朝为官,军事才能各有特点,都是百战百胜的军神。但是李成梁是驱逐战,同时养贼邀功,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个人发展,后来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世代风光无限、位极人臣,同时因为培养努尔哈赤、并收之为义子、使之发展壮大,可以说李成梁成了明朝亡国第一“功臣”。戚继光是歼灭战,一切的思维都是为歼灭外寇、保卫中华而服务,一战十年无战事,后来因为无战而退休,他对个人财产、地位得失不在意,导致退休后经济窘迫,妻离子散,后来生了个病无钱医治而亡。这是啥原因呢?李成梁把敌人放进来扰民,民不堪其扰、民怨沸腾之后出兵,百战百胜,敌退即他也不穷追猛打,每战斩获敌人甚少,但因为民苦于外寇,搞得每次李成梁打胜仗皇帝都要祭祖庆祝。戚继光是研究怎么把敌寇连根拔起、彻底消灭,每战斩获甚多,使敌人大伤元气,再也不来,也不跟皇帝套近乎,最后竟然是穷死的。皇帝这种格局,也是皇宫大院圈养的结果,那里是养猪的地方。努尔哈赤给李成梁当线人,把自己知道的军情透露给干爹,李大将军有了情报,出兵出的有如“神”助,一点也不浪费,一点也不瞎跑,出兵时间、地点、对应兵种、战术,妥妥的外科手术级打击,就跟大人玩个小孩似的,表面看谁都认为他是一代军神。而努尔哈赤借干爹之手,把自己在东北的同类竞争对手消耗掉实力,自己才发展壮大的。两人都是占朝廷的便宜,最佳组合啊!


              IP属地:山东21楼2024-08-31 0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