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电孵技术吧 关注:11贴子:51

#鸟蛋电孵 #零天电孵手养 #斑纹鸟零天孵化手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0/7/24早上上班捡到3个斑纹窝,头天晚上刮风下雨了就掉了下来,第一个窝里面有2枚蛋,没有摔碎,应该是刚下够两枚就掉下来;了,没有发育,后面照蛋气室很小,也没有气泡,基本没问题。第二个窝打开一看是麻雀精装修的斑纹窝弃巢,因为里面虽然鸡毛很暖和,但是只有一颗麻雀蛋,后来照蛋也确定了是废蛋。第三个窝也是弃巢,窝口比较大,里面有育雏后的排便。所以虽然捡到3枚蛋,实际上只有2枚可以电孵看看。开始称重了,为了总结孵化失水率以及记录各阶段发育状态,方便以后总结孵化心得,我准备了150g量程,分辨率0.001g的克拉秤,以及手机用的微距镜头,可以在照蛋的时候近距离拍得更明显。


这就是微距镜头拍摄的效果,如果有胚胎发育还是能看得比较清楚的,有好的手机的鸟友自然不需要这个,我的是低端手机,只能加外挂,哈哈。
这就是我自制的全自动孵化器了,本来买了一个孵化器来改造的,结果发现原来的太不合理了,简直就是煮蛋器,所以整机改造,结果只有一个透明罩子用得上,其它包括温控器都舍弃了。废了不少功夫做出这么一台孵化器来,自动翻蛋,蠕动泵自动加湿,然后可以手动关闭翻蛋盘。目前孵过2批,第一批捡到5枚蛋孵出来4枚,其中2枚都是摔凹陷的裂纹蛋,经过蜡封修补的,没出壳的也是因为蛋壳裂开太久失水太厉害死在后期。第二批只捡到1枚,全程14天孵化出壳,到今天为止已经手养到13天,肥嘟嘟的,算是我第一次成功零天养到这么大(之前零天手养的都是各种意外死掉了)。另外这个孵化器内置了UPS锂电池供电,环境温度30℃左右的话能供电半小时以上。整机DC12V电源供电大概12-15W,温度校正标准是小米蓝牙温湿度计,通过一段时间的空机测试,波动在±0.1℃左右。温控器是位置式控制,我把犯人的中间继电器换成了无声的固态继电器。
入孵时间是2020/7/24中午12点。孵化温度设定37.6-37.7,湿度设定53%(50-55%范围内就行),翻蛋时间是2小时翻一次,90°往返方式翻蛋。预想的失水率从入孵到啄壳14天,失水率15左右。以上就是本次入孵前的备战状态,刚开始入坑总喜欢发记录贴,但是要么孵不出来,要么孵出来养不活,自信心也没有了。直到最近一次孵化出来手养到半毛,又让我有勇气发零天帖子了。我的准备工作做了不少,基本上只要不出现意外,手养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开贴和大家交流一下孵化及手养。我今年孵的蛋都是刮风下雨吹落的巢里捡的,所以几乎都是斑纹鸟,能见到是缘,能不能孵出来手养大就看天意了。鼓励大家不要掏鸟窝,捡到的才是缘分。


IP属地:四川1楼2020-07-25 14:01回复
    7/26入孵第二天整,一枚看到胚胎盘了,但是不是很明显,一枚还看不到,只有黄黄的,中午拍照时有关掉电源,结果放回去忘记打开了,就冷却了20+分钟才发现,当时很担心就那么挂了,因为一个已经发育了,结果今天看还活着。



    IP属地:四川2楼2020-07-27 13:13
    回复



      上面的是轻一点的那枚,发育比较明显,看得到心脏有力跳动。


      这是重一点的那枚,也有发育,但是不明显,只有隐约一点轮廓,心脏完全看不到。由于每次拍照和称重我都怕捏碎了,所以小心翼翼的,也耗费时间,弄下来蛋都凉了,怕影响孵化,所以后面基本就只拍照,称重就每3天秤一次吧,因为蛋也小,一天的失重变化也很小的,秤出来也误差大。


      IP属地:四川3楼2020-07-27 14:03
      回复
        22020/7/28今天的照片,这是先发育的第一枚,重量比第二枚轻一些。心脏跳动有力。孵化4天整。就是这个状态,有鸟友说像他那个发育图的第六天。说明发育得还是比较快的,我预计是14天出壳。
        下面两张是第二枚了,明显比第一枚淡一些,但是看血管分布,还是很不错的。



        IP属地:四川4楼2020-07-28 18:23
        回复
          今天2020/7/29第5天整,由于开始没有编号,所以现在我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反正都是一起孵化的,出壳时间也有早晚,其实只有刚发育的一两天以及出壳前啄壳的时候才是比较好辨别先后顺序的,中间阶段差一天几乎无法辨别。明天拿出来称重看看,应该有一些变化的了,目前胚盘大约覆盖了1/3





          IP属地:四川5楼2020-07-29 13:51
          回复
            22020/7/30第6天整。胚胎这样就看不出有多大变化了,后续发育也朝着血管融合的方向去发展,基本上俯视图都差不多,感觉拍照好看还得俯视拍照,等我研究一二怎么做个验蛋器,可以不要手指拿,放上去就亮灯可以拍照的。最好是带温控加热,这样照多久都不怕蛋凉,哈哈







            IP属地:四川6楼2020-07-30 18:20
            回复
              2020/7/31第7天整,这样拍照感觉好多了,就是蛋比较容易意外滑落,特别小心才能放好。目前两枚胚胎发育得很好,血管粗壮虬结,还是很有把握坚持到出壳那天的。




              IP属地:四川7楼2020-07-31 17:23
              回复
                2020/8/1第8天整,如果不动态旋转蛋的话,这样看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实际上这个阶段是在环绕包围式的发展血管网络,内脏和骨架组织等等已经不再漂浮在顶部,而是慢慢往蛋中心位置靠拢,周围盘根结错的血管则是交换氧气。




                IP属地:四川8楼2020-08-04 17:33
                回复
                  2020/8/2第9天整。这两天在弄照蛋的灯,所以都没更新,灯做好了后面照蛋就很清楚了,保准每张图片都是清清楚楚的记录发育过程。




                  IP属地:四川9楼2020-08-04 17:39
                  回复
                    2020/8/4第11天整,已经是后期阶段了,第8月3号第10天的时候由于在做照蛋灯所以没拍照,今天已经把灯做好大半了。中午照蛋的时候发现一枚气室小一点一枚气室大一点,我担心气室小的影响出壳,所以我又把湿度从53%下调到50%,等后面啄壳的时候再调高到70%。真快,按照14天出壳的话还有3天了,估计明后天就要啄壳了,又要回到每天手提保温杯上下班的日子,刚好这几天我第一只零天手养斑纹就要学会自己吃了,不然还真不方便带,保温杯可就只有一个。








                    IP属地:四川10楼2020-08-04 17:52
                    回复
                      2020/8/5第12天整,照蛋以及是血红一片,可能也和我新做的照蛋灯采用暖光灯珠有关吧。蛋里面始终能看到一个不是眼睛的小黑点,一直没搞明白是什么东东。以前出壳后看到只有眼睛和嘴壳有点深色。还有2-3天等着出壳,还没啄壳呢。







                      IP属地:四川11楼2020-08-05 23:08
                      回复
                        孵化麻雀蛋需要多少温度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8-06 12:50
                        收起回复
                          2020/8/7第14天整,啄壳的还没动静,另外一枚也没啄壳,不过另外一枚照蛋还是活的,称重后14天失水率一枚是9.9%,另外一枚是11.6%,算是在正常失水率范围内。静待出壳,今天或者明天。我的独苗斑纹还没学会自己吃,继续督促。








                          IP属地:四川15楼2020-08-07 15:27
                          回复
                            2020/8/8第25天整,今天第二枚啄壳的蛋还没出壳,但是从啄壳的位置照蛋看,还在里面动,能动就没问题,目前湿度设定的65%,第一枚先啄壳的中午的时候大概十点半已经出壳了,因为背上胎毛还没干,脑袋也顶着蛋壳的,所以准备下午就让它在孵化器里面呆着,等下班回去再喂奶粉,出壳重量记录一下0.715g,方便直观了解日均体重增长比例。后面再做个拍照支架,尽量把记录照拍得一样大小,方便对比发育状态。






                            IP属地:四川16楼2020-08-08 13:33
                            回复
                              2020/8/9第1日龄,中午还只出壳一只,下午16点下班回来就迎来老二的降临,和之前老大一个模样都是顶着可爱的蛋壳。

                              本来两个小家伙都是脖子没力气抬起来的,脖子90度弯曲双双埋在胸前,我都担心它俩是不是直接骨折的,直到肚子饿了才肩并肩一起乞食,看起来两兄弟很要好呢。老二出壳是比老大要重一点的,但实际上两个小家伙给我的印象是尖嘴猴腮,原谅我用了贬义词。

                              第1日龄的体重,增长比例在50%以上,虽然还包含了没拉出来的大便。


                              IP属地:四川17楼2020-08-10 0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