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直枝理树吧 关注:112贴子:1,876

献给挚爱的道别式——《樱之杜†净梦者1+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吴一郎作品巡礼第14弹,依然和前面几篇存在逻辑和叙述方式上的紧密关联性,全文分为无剧透和剧透两部分。
这原本是我写的第一篇,如今修改得面目全非,真的是很感慨


IP属地:海南1楼2020-07-21 13:50回复
    若是只有危机感和所谓的背水一战的决意,能比往常速度更快地完成作品虽说并不奇怪,但还在保证长度和质量的情况下理由就绝非仅此而已了,而答案也也早已由他本人做出了解答——
    「あと意外に思われ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が、サクラノモリはたぶん初めて、自分の趣味に走ったというか、自分の好きなものを存分に盛り込んだ中身になっています」
    “也许大家会觉得很意外,《樱之杜》这次创作大概是我第一次受自己的兴趣而驱使吧,往游戏内容中充分加入了自己喜欢的要素。”
    没错,加入喜欢的要素后就是号称是《夏色》恐怖程度300%的恐怖故事,而就算对吴一郎一知半解的读者玩家,也大多都知道他喜欢的的玩意就是恐怖故事。不过就连这个色彩强烈的爱好实际上也随着年龄发生了微秒的变化。曾经二十岁出头的他,还是一个对悬疑恐怖推理小说非常狂热的青年,以致于文风和剧情都有意识地去模仿。而随着年龄增长,吴一郎自己却变得基本上不看小说了,取而代之常年保留下来的爱好则是喝酒(?)。
    但是作为剧本家,总是需要通过一些作品去积累知识和灵感的,特别是吴一郎这种擅长借鉴和模仿的写手类型。
    为此他的选择则是电影,这也使得《樱之杜》无论是部分事件CG还是花里胡哨的设定都有着复数电影的既视感。其中吴一郎尤为钟意恐怖片《杰森VS弗莱迪》,并NETA了电影里面不少黑色幽默的台词在作品里,配合游戏堪称一绝的恐怖绘和音乐,气氛营造拔群。


    IP属地:海南5楼2020-07-21 14:08
    回复
      所以,这一年危机的背景既是下定决心的契机,也是做出改变的机会,最终促成了迄今为止吴一郎最为兴奋的一次创作过程,推特上以前作品公式化的自我推销都在这次变成了个人愉悦的心情谈。
      而在快乐背后则是尽情地发挥与更高的自我要求。曾经在Circus时期就养成的写作习惯,经历了十多年的沉淀本早应该定型,这一回却让他如此晚成地蜕变了一次。由于写作速度的加快,到后来招募恐怖风格绘师并完成最终作品的时间都让他感到等待过于漫长,以致于《仄暗》的执笔都已经开始了。
      等到创作《樱之杜2》的时候,吴一郎则是为了在彻底遵守前作理念的基础上开启一个新故事而耗尽心神,和动不动就声称废弃原稿的大作家不同,以写作速度为生命的美少女游戏剧本家光是废弃一次完整的初稿都是禁忌乃至危机,而执笔那个续作的时候,也正是他职业生涯第一次这么做。
      一切的一切在如今看来都像是在故事落幕前最后的疯狂,仿佛年轻时渴望表达世界的热情,终于第一次能够与年龄所带来的阅历融合起来了。


      IP属地:海南10楼2020-07-21 14:12
      回复
        早在09年,吴一郎就做出了类似恐怖悬疑风格故事的企划草案,可在金融海啸的危机以及《Clear》受到的批评下,最终月石选择的是《Marginal Skip!》,由此本社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萌作转型。
        在这期间,不要说《あした出逢った少女》和《何処へ行くの、あの日》那样“尖锐”的作品,就连本身也属于萌作的《Gift》里面吴一郎的风格都不是那六年间的作品能够重现的。


        IP属地:海南12楼2020-07-21 14:14
        回复
          有时候不禁会想,如果那个时候月石坚持走吴一郎最开始想要的企划,而非历史给出答案的《Marginal Skip!》,那么如今的月石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保持着初心,走着硬核悬疑剧的风格,最终成为业内这一类型游戏的代表。
          而吴一郎则是在评价上突破早期的《水夏》和《何処》,终于在十年后达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真正巅峰——
          存在这些假想的未来之前,更大的可能性也许是月石会被合并或早已不复存在了。
          当2016年的moegame award将ミステリアス系作品的金赏颁给了《樱之杜》的时候,在可能成为绝唱的这一阶段里,他曾经的热情第一次获得了肯定。
          当吴一郎在它的续篇Master Up之际,感慨了就像回到了月石刚成立之初,完成的第一部也就像是最后一部作品的那种感觉。
          所以我想,
          我更愿意相信,走到今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也希望明天,能让这份决意诞生更多出的回报。

          ————————————————————————剧透分割———————————


          IP属地:海南13楼2020-07-21 14:16
          回复
            失去与重生
            ——『慎司……生きていくっていうのは、こういうことなのよ』
            在《夏色》发售的三个月后,月石正式推出了《Princess Evangile》的英文版。
            虽然早在《Gift》时期,海外市场的拓展就成为了月石商业策略的一环,但在2015年前后,这一策略的运用变得更加频繁了,其所传达出的积极自救的信号也愈发明显。
            毕竟,月石的发展历程也算是堪称励志的白手起家,顺应潮流,主动创新与寻求改变更是家常便饭,这一切最终也铸就了顽强生存至今的月石。
            然而,瞄准海外市场并非百利无害的事,兴趣使然的《樱之杜》是真正让吴一郎回归了初心,只不过物是人非,MOONSTONE依旧是MOONSTONE,吴一郎却不是当时那个更加纯粹的他了,在获得了新事物的同时,大概也永远地失去了曾经拥有拥有之物。
            在遥远的前文中,我曾经在《出逢》那一篇里盛赞过吴一郎的文章力,尽管那个时期的吴一郎遣词造句会有模仿的痕迹,但《出逢》从头至尾极具力量的文字配合着老游戏系统特色的全屏文本框,所营造出的那种彷徨压抑的氛围也堪称“空前绝后”。

            比起曾经只有三个人的月石,如今的吴一郎寻找到了强大的队友,能够配合他对于恐怖血腥电影的模仿与场景再现,以视觉小说这种体裁就足让人在深夜被画面和游戏的演出吓得一惊一乍的。
            可在十多年前,画风和系统都十分简陋的曾经,那时候的吴一郎可是能仅仅靠那些光是映入眼帘的辞藻,便完全调动读者惊恐焦虑的情绪,乃至彻底沉浸于其中。
            除了令人惊叹的文章力外,再无更多“言语”值得去描述《出逢》中那些诡异得恰到好处的“言语”,狂气爆发的修辞,将读者全心彻底卷入谜团重重的悲惨世界当中,仿佛结局凝望着无尽红空的相茶流一样,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表达。
            从一方面去说,吴一郎在《Angel Ring》之后已经彻底成型的风格也意味着和曾经那小说体的告别,随着游戏系统的更新换代,将文本信息压缩在三行之内早已成为必备的素质,而吴一郎的风格恰恰不擅长在那短短三行内做文章,这是熟悉他早期风格的人必然的共识。不过《樱之杜》作为他个人兴趣和想法高度的实现,如果只是文字空间的话,即使没办法高频率使用大量纯粹描写的文段,至少满屏幕的抒情还是能够做到的。


            IP属地:海南17楼2020-07-21 14:45
            回复
              可在另一方面,在企划之处就决定发行海外版的情况下,则是需要吴一郎对文字加以控制,无论能不能重现早期悬疑作品的那种文风文章力,《樱之杜》中都不允许那种对翻译造成极大困扰的文段了。
              除了文章力方面的弱化外,美少女游戏界“大规模实验性土壤”消失的十几年后,要成为足以正常销售出去的“商品”,光凭吴一郎的兴趣是无法完成的。
              在《樱之杜1》当中,剧情被分割为了上下两部,甚至在steam平台上下两部还是分开发售的,虽然从吴一郎提出的理念中,两部才是完整的,然而察觉这两部之间的割裂感,以及质量与期望造成的落差的读者玩家并不在少数。
              尽管下部确实在剧情和理念补完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上部曲各方面都过于“强烈”了,反倒凸显了下半部的商业性。
              以吴一郎本人的话来解释,则是娱乐性和自己兴趣的平衡。
              事实上,到了15,16年的时候,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良好的宣传平台和资金投入,没有H和幸福生活的美少女游戏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这点不仅在十多年前月石的原点就已经证明了,而且自从分社建立后,主分社的成绩对比更是能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
              说是扬长避短未能尽善尽美也好,画蛇添足让感情没有彻底释放升华也罢,这一切都能说明条条框框之下,《樱之杜》不是完美的作品,也不是吴一郎最优秀的作品,甚至吴一郎的创作生涯从来就没有出现哪怕只是我认可的完美作品。


              IP属地:海南19楼2020-07-21 14:47
              回复
                然而负责任地去说,不喜欢这部游戏的人,吴一郎便绝对不适合你。
                因为毫无疑问,《樱之杜》就是凝练吴一郎十多年创作历程的“集大成”之作,
                兴趣,表达欲,娱乐性和商业性,面面俱到的精致作品,同时也是他擅长写,喜欢写,必须写和尝试写——多元素糅合的大杂烩,更重要的是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讲的那般,吴一郎一系列作品拥有着一条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暗线,那正是在充满着死亡与别离的《樱之杜》中,仅凭体验版就足以让人呼之欲出的POV——“生死观”,在这条暗线延伸的终点,吴一郎终于如同人生经历的预演那样以一场盛大的“道别式”宣告完满。
                ——一切都从失去开始。
                这句来自老漫画《剑豪生死录》的台词,就是吴一郎本人所为这部作品做的最简洁的注解。
                曾几何时,吴一郎只会写青梅竹马;似曾相识,吴一郎依旧最擅长去写青梅竹马。
                擅长描写彼此带有感情基础的角色,这是吴一郎十多年前就表现出来的特点,而他的日常描写发展至为人诟病的无聊,却是后期选择那些平和题材的作品太多才逐渐暴露的。
                这点如同我在《何処》那一部分文章中所阐述的那般,同样是多年前就固定化的特点。
                吴一郎吸引人的优秀日常,绝非那种肆意享受,纯粹有趣快乐的日常,而是带有某种“异常情绪”的日常,比如《出逢》中的过去与现在似是而非的悬疑感,比如《何処》里背负着死亡与悔恨的怀念之情,它们贯穿日常的始终,给予角色一贯的生活与表面完全不一样的色彩。
                到了《樱之杜》里,这种日常所带有的“异常情绪”则是对“失去一切”如履薄冰的担忧,以及失去之后仿佛永远如鲠在喉的痛苦。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代入男主角,能否体会这位身处老吴笔下生死观表达最强烈的作品的男主角——有着太多经历的吹上慎司。
                什么是珍贵的日常?
                是在无限的战斗中得以喘息的片刻,是跨越千辛万苦才能守护住的平凡生活,也是崩坏降临前最后的风平浪静。
                而这一切,《樱之杜》全都占有。
                越是对“失去”有所共情,越是能对慎司的经历感同身受,从而获得无与伦比的故事体验。
                曾经将他从失去双亲的孤独中拯救出来的女孩,陪她度过了年轻生命中漫长岁月的女孩,以为能够永远维持现在的关系,只要推开房间的窗户就能让彼此进入对方的眼眸当中。
                年少时的感情纯洁懵懂,美丽得澄澈透明,可也宛如映出七彩的肥皂泡一样脆弱,触之即碎。
                孩子们面对分别时的无力,最终会被时光酝酿成为遗憾,好在鼓起勇气的告白,让之于彼时的年龄而言过于遥远的物理距离得到了精神上的维系,仿佛一个幸福的爱情故事已经划出了曼妙的轨迹。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构的故事中,青梅竹马的两人平平安安地修成正果渐渐成为了一种奢望,最纯粹最美好的感情却要面对整个世界的恶意考验。

                这对被赋予吴一郎笔下最自然和淳朴感情的青梅竹马,甚至自行车骑行这一爱好都继承自作者本人的青梅竹马,却没有得到偏爱,反而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恶意。
                捧上云端再跌落谷底,甚至是跌落地狱,即使提前知道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当两人告白轻吻后分别的短短十分钟,当まどか在水底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那三个无用的选项一点一点击碎读者的积极妄想,心中只剩下跟男主无比相似的悲愤。
                无法接受的,毫无道理的死亡,即便结果一样,也比任何其它的死亡都要难以接受。
                如同恶意具象化一般的序章结束,恐怖扭曲的CG和阴森诡异的BGM开始逐渐揭露这部作品的真面目,也是从序章结束之时开始,我也清楚了只要理解吴一郎笔下死亡一贯的意义,那么这个故事就永远存在一个无法拔出的刺,将会伴随始终。


                IP属地:海南40楼2020-07-21 15:11
                收起回复
                  Galgame里面有很多命运悲惨的男主角,但他们也许有的只是贴上了“悲惨”这样的“标签”,如同父母双亡很多时候在这些作品里都只是后宫男的标准配置那样,甚至都成为了调侃的笑话,但这些在吹上慎司的身上发生时,你只会希望这一切赶紧结束,因为发生在他周围的不幸与恶意,实在是太过压倒性了,而那根无法拔出的刺,注定了不论发生什么,这部作品的基调都难扫阴郁。
                  在第一部游戏发售后,吴一郎在推特上专门发了一条向玩家表达歉意的推文,为まどか路线的不存在而致歉,打从一开始,他就决定了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推翻まどか死亡的故事,也并非讲述“夺还失去之物”的故事,而是描写“失去和重生”的故事。

                  而吴一郎生死观“九相图”所缺少的一块,正是失去和重生之间那名为“道别式”的浓墨重彩之笔。
                  太过伤感,亦太过耀眼,太过沉重,也太过深情,
                  以致于将仪式完成之后,太多东西都被光芒掩盖了。
                  无论是被在噩梦世界同甘共苦的战友所治愈的重生,
                  还是继续以那被物语凭依的狂气来成为悲剧的根源。
                  暮羽的知性,
                  美冬的坚强,
                  真幌的温柔,
                  初音的陪伴,
                  以及那曾成为生存意义,最后又剥夺生存意义的角色扮演。
                  父母一辈的感情,受尽痛苦而死的亡者的思念,生者对逝者的哀悼,光暗表里的正反派,还有那象征着“再生”的她们,
                  无一不是吴一郎用尽十几年积淀的想法与才华,努力奉献出来的故事。
                  只可惜无论是谁,都在忐忑与不舍中等待这场道别式太久了,以致于眼中再容不下他物。
                  在整整两年的沉沦中,无法放下死去的まどか,
                  在遇到了暮羽,美冬,真幌,还有一直陪伴在身边的表妹初音,无法放下成为鬼魂的まどか,
                  在结成净梦者团体,将joker彻底杀死后,依然无法放下连灵魂都去往另一个世界的まどか。

                  「我的使命,已经结束了。慎司终于被拯救了吧。如果我继续留在这的话,愿望就永远无法实现了。所谓活着,就是这么一回事啊,一切有生之物都在变化,从来不会为谁停留,而永恒不变的,只有已逝之人。虽然想要永远与你在一起,可是,对不起,这是各种各样意义上的……道歉。这份难过,这份痛苦,这份憎恨,还有这份最初的爱恋,一定都会有归还的一天吧,朝向那满溢光芒的温暖世界……」
                  在那光芒满溢的世界门扉前,大概就是这个故事真正从无尽的黑暗解脱的一刻,再怎么痛苦再怎么不舍,我们在屏幕前面十几小时的等待终究也该接受屏幕里漫长三年的释然。
                  那是从《Aries》时期就坚持表达的感情,在时间概念并不存在永恒之中,随着初恋的死亡而凝固的感情,也正如同一瞬间的玩笑那样,永远定格在那最是深情的记忆中。
                  大多数经历过《樱之杜1》的读者一定都有一种感觉,まどか没有属于自己的线路,但她的存在至少直到退场前让所有女主角都黯然失色,她没有因为生死的距离而让栽下的爱情枯萎,而是用完全的奉献来诠释曾为人类少女的她最珍贵的感情。


                  那么与之相对的,与之相恋的少年,同样也以“不求回报来回报了”まどか陪她走过的全部人生。
                  因为不变所以执拗,
                  因为遥远所以深邃。
                  即便你的幸福没有我的一席之地,我也只想要看到你幸福的样子一眼就满足了。


                  IP属地:海南41楼2020-07-21 15:13
                  回复
                    正是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上,已成定局的故事才在《樱之杜2》中才得以诞生。
                    回首这14部作品的记忆,吴一郎的作品对我而言有三个难以忘怀的场景,其中一个就出自《樱之杜2》。
                    当OP【分离世界】的旋律响起之际,镜头从慎司所拨出的电话逐渐转移到号码所指——电波却绝无可能到达的另一部手机上,然后视角逐渐拉远,直至看见电话的主人正是对面列车里まどか,最后画面映出完整的一节向镜头所在相反方向移动的车厢,而那正好还是故事序章开始的时候。慎司的战斗还要继续下去,而他想要看见另一片天空下まどか幸福生活的愿望,已经在这一刻实现了。


                    即使表面上是双线叙述,但OP歌词所讲述依然是延续第一部失去恋人的感情——
                    たとえ僕がいない場所でも
                    君が生きて笑っていれば
                    今はそれで良い
                    在夕阳的天台上形单影只的吹上慎司,凝望着手机中的号码,凝望着死去的恋人与他在这个世界里形式上的最后联系,他在恋人幽灵的陪伴下熬过最黑暗的三年,而那个幽灵又是否真的去往了那个光芒满溢的温暖世界呢?
                    随着一面阴惨诡谲,一面温暖和煦,感情基调强烈反差的双线故事交错叙述,好似平行的两条轨迹不断接近,让人多么希望那个孤独的慎司能够再度见到活生生的まどか啊。
                    经历漫长的时光,跨越过生与死的距离,这样极致的爱情和遗憾连身为读者的我们都难以释怀,慎司又何尝能彻底放下呢?
                    但新的噩梦不会为他而放慢脚步,残酷而扭曲的战斗还要继续。
                    慎司继续失去着身边的好友,触碰着其他人刻骨铭心的悲伤和和污染精神的人性之恶。
                    截然不同的经历终究无法轻易让人把两个世界的吹上慎司画上等号,也许他们对于まどか的那份爱情别无二致,但这份爱情在不同经历的映衬下也诞生出了截然不同的心情。
                    凝望深渊之时,深渊亦报以回望,
                    目睹了杀人狂大量凶行的9岁男孩最终灵魂变质,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恶魔,而失去まどか的慎司也一样不断接受着丑恶人性的极致放大的一面,同时还必须理解逝者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挽回的残酷公理。无论再怎么用后宫粉饰,这个故事无法抹去的哀伤旋律也让他成为吴一郎笔下中命运最悲惨的男主之一了。
                    好在每当慎司在英雄与杀人鬼的临界处徘徊时,沮丧时的他,复仇时的他,释然时的他都有朋友以及家人陪伴着。
                    所以,他只要静静地守望着就够了,在每个夜晚的死斗之前,两辆反向行驶的列车代表着两个永远难以交错的世界,慎司所能做的,所要做的,就是把まどか捧着手机的幸福模样牢牢地印刻在心中,即便那是个一辈子都在渐行渐远的画面。
                    夢のままでは終わらない
                    悪夢も——
                    君と見る夢も

                    就像离开这个世界的まどか留给存在这个世界的慎司继续生活下去的祝福那样,那最后一次拨通的号码,承载着不求回报的真爱,宛如muv-luv中纯夏对武那足以扭曲时空的感情,这同样也是一个【拯救世界】的故事,将彼此无法相连的分离世界以那微弱而伟大的奇迹相联结起。
                    当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却被光芒所照亮,まどか拯救了慎司没有她的世界。
                    当再次面对那毫无意义的三个选项时,既定的命运终于被打破,慎司拯救了まどか与另一个他所相守的世界。
                    以《Marginal Skip》为基础,在《Magical Marriage Lunatics》进一步完善,最终与《仄暗》相通的世界观内,
                    赤色的梦之世界,通往地狱的门扉,凭依的恶灵以及层叠交错的时空,吴先生或许如今也终于想赶在出道二十年前真正构筑属于自己的共世界观系列作了,不过作为读者在期待看到更加令人惊愕的设定与值得研究的世界观之前,
                    我更愿意继续回味那永远解不开的遗憾与悲伤之下,终究必须释然的向死而生。
                    我坚信这是吴一郎作品中永恒不变的元素和标记,毕竟最遥远的告别总是发生在生与死的境界线上,每个完整的人生也必然会遇到不愿却不得不告别的那一天。
                    如同慎司对まどか所倾注的感情那般,笔墨散开,渗透到了字里行间,仿佛提前预演了有朝一日的人生一样,柔软而又坚决,如此的一心一意。
                    当完成这部作品之时,吴一郎所说的“回到月石刚成立之初”的感觉,不知道他是否想起了,曾经自己笔下那个失去所有爱他的和他所爱的人的男主角,在眼前所映出非现实色彩的无尽天空之下,他留下的最后感慨,却是想要迈向宣告一切结束的崭新明天。

                    所有的道别式都是为了这个如同通解一般的答案,
                    可即便如此,当漫长的战斗结束的时候,下定决心删除初恋号码的慎司还是不住落泪道歉,永远无法彻底放下,却不得不选择继续前进。
                    纵使爱有千万种形式,所谓的深爱,我相信一定会包含这么一种。


                    IP属地:海南43楼2020-07-22 20:59
                    回复
                      其实,吴一郎汉化的我都玩了。《樱之杜》本来就是让我寻求刺激的作品。如果说我喜欢这部作品吗?也不算。这个作品的日常在我看来写的过于无趣了。《樱之杜》一打到joker后的个人线同质而无聊,感觉后面都是画蛇添足了,直接单线收尾。
                      而《樱之杜》第二部就让我觉得没有无聊的日常了,在恐怖度上也超过了第一部。
                      至于后宫结局我觉得就如你所说是商业化的结果,无奈而现实。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0-08-16 00:33
                      回复
                        这个作品它塑造最好的就是圆香和慎司这两个角色。两个人的感情嘛虽然我没有代入感,但是还是多多少少感觉到的。
                        之前这个作品在我玩的游戏中是排不上名的,属于打发时间类型。
                        看了你的文章以后再回想一下这个剧情。
                        第一部送别圆香那里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
                        虽然没有圆香线,但是她无疑是真正的女主。
                        而他们的感情也是最水到渠成的,最自然的。
                        日常就汉化来说写的的确不行,我忍着快进的冲动看的。
                        但是,现在想想,圆香和男主的感情尽在这我觉得无聊的日常中了。
                        有共同的骑车爱好,自然的感情。
                        我现在实在难对这段日常是好是坏评价了,但是它不可或缺。(指的是开头那段日常,虽然日常整体都不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0-08-16 00:42
                        回复
                          最后嘛,关于业界的现状我也是悲观的。
                          《樱之杜》的中文版貌似也挺惨。
                          真正喜欢gal的玩家越来越少了,愿意研究作品的玩家更少了。
                          看了楼主这篇文章,我也逐渐改变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现在的gal过于快餐,商业,而部分玩家们也以娱乐为主,爽为目的。不过,的确也有真正喜欢gal的玩家,也有坚持自我的作品。
                          啊,业界也在绝赞衰退中。
                          那就说到这里吧,且行且珍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0-08-16 01:15
                          回复
                            其实大家对吴一郎的批评点都是很相似的。虽然樱之杜需要一定的日常故事来塑造包括圆香在内的跟女主和男主的感情,走互有好感到交往约会模式化的日常路线,不少人都觉得实在是太无聊了,而且是从以前开始就一直这么无聊。这点只能说她的日常可能还是十几年前的那种水平,跟不上现代人的口味变化了。
                            不过实际上吴一郎是一个可以用极短的篇幅塑造好一个角色的作者,前几天bangumi上就有人回复我说,他觉得吴一郎很擅长写回忆中的女性,能够寥寥几笔就能尽显魅力。
                            从人物塑造的写作去说的话,大概就是水平越高的描绘越能以最短的篇幅让人对一个角色产生感情,而剩余的篇幅实际上都不过是满足这种感情的附赠品。
                            当附赠品不足以满足读者所产生感情时,则往往会招来差评,只有以既合理又残酷的方式切断赠品(退场),这种差评才会被惋惜,遗憾,难过这些感情取代。
                            而吴一郎恰恰不擅长太长的故事,尤其是日常多的故事,除了本身他没啥兴趣写那些注水日常外,还因为他对人气妹子的萌把握不到位(除了那个时代白河小鸟撞大运外),他笔下大部分妹子的特点就是“得体”和“有常识”,这种性格的妹子在日常里恰恰是最无趣的。
                            他是故事型写手,不是角色型写手,黄油领域还是偏向后者吃香一点,如果是两者都做到的大神也不会空间80点都难上了。
                            另外想说一个比较个人的感受,我自己在读吴的日常的时候,严肃黑暗风的故事时,其实会脑补很多,大意就是故事所呈现出来日常表面,是一无所知的模样,但我知道/猜测他可能会发生什么,即使是第一遍读也一样,那么这些日常就会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可能也就不会平淡无味了,这应该也是我为啥不觉得吴日常无聊的原因,带着故事整体阴郁的感情基调(情绪)去读。
                            还有,我想看你46楼的感想,但是应该被百度隐藏了,能分段再发一遍吗,谢谢回复啊@遗失现实-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8楼2020-08-16 09:21
                            回复
                              关于《樱之杜2》,电车上那里同样是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仔细想想,这个男主的确惨。有那么点难受在我心中。
                              最后给另一个世界的圆香好的结局,也算是老吴对喜欢圆香玩家的另一种补偿了。
                              而且,慎司终于救了圆香,这又和开头那三个选项呼应了。
                              这次,终于救到了,虽然这个世界的圆香注定回不来了。
                              这个作品是商业化和兴趣的结合诞生的。
                              如果剔除商业元素,无疑这个作品在我心中能上升一个层次。
                              圆香和慎司的感情写的的确好!
                              看来我要重新改观我对此作品的评价了。
                              之前写的文章没怎么看(因为没玩过。),樱之杜倒是一口气看完了。
                              至于悬疑恐怖要素,老吴的确擅长,也是我玩这个作品的初衷。
                              其实我并不是悬疑恐怖爱好者,本质我是幻想系奇幻类爱好者,不过gal这种不多,目前不入流的田中厨?
                              说远了,至于你提到的生死观问题,之前我并没有仔细思考过。
                              目前来看,作品以圆香之死为展开,主角如何看待她的死如何走出去,以及最后送别圆香,的确有生死观的味道。
                              看了这篇分析,似乎对《樱之杜》这部作品有了重新的认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0-08-16 1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