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ody吧 关注:2贴子:9
  • 1回复贴,共1

我2小时训练突破不了增肌瓶颈,凭什么你20分钟就可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健身需要经年累月的科学训练才能取得效果,EMS电脉冲健身也需要以此为基础,再利用其工作原理以提升肌肉的做功表现,使效果最大化。

EMS电脉冲健身强势进入中国以来,其省时、省力、高效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几年的时间,EMS电脉冲健身从无人知晓到走进更多人生活,从一片质疑到产生无数成功案例。
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关注 EMS电脉冲健身的爱好者们想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
EMS增肌有效果吗?
今天就专业培训师就“EMS增肌有无效果”的问题做了解答,并为大家讲解一些专业“增肌”小知识。

增肌,从大方向上来讲两个字可以概括:“吃”和“练”。
但往往很多人猛吃猛练,最终增肌的效果并不理想。即使用EMS电脉冲健身,没有科学严格的训练为基础,效果也不一定会尽如人意。那么就来看一看,怎样才能科学有效的增肌呢?
关于“吃”
俗话说:“三分练、七分吃”,健身想要取得效果,百分之七十的注意力都要放在饮食结构上。想要肌肉增长,首先我们要知道“
肌肉是什么物质构成的?
构成肌肉的最小单位就是“肌小节”,通过解剖可以观察出,构成肌小节的有两部分——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肌肉无非就是一种蛋白质构成的,所以很多增肌的人都想要吃大量的蛋白质,这样肌肉得到大量的蛋白质补充,可以变得更大。下面给大家一组数据:(每公斤体重对应每天摄入克数)
●偶尔训练一次:1.0—1.2 克
●规律训练但非运动员:1.2—1.5 克
●运动员但非肌肉塑造者:1.5—1.8 克
●肌肉塑造者健身健美者:1.8—2.0 克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健美运动员,体重是100kg ,每天要做大量的肌肉训练,那么他每天需要摄入的蛋白质范围为:

100kg x 1.8 克 = 180 克蛋白质(每日最低标准)100kg x 2.0 克 = 200 克蛋白质(每日最高标准)由于每个人消化吸收能力的限制,身体无法吸收日常摄入的总热量。这就需要摄入比增肌饮食计划更多的食物。
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里:很多健身房会员无法保证摄入的总热量,没有充足摄入自然就会出现肌肉量减少的情况。
因此我们必须对原有的饮食结构做出调整,多餐制是必然的选择,增加饱腹感,选择中GI的食物,时刻保持身体所需养分。
关于“练”
接下来,我们说说“练”。从微观上讲,我们的肌肉在经过训练之后会产生轻微的肌小节断裂的现象。当然,这种现象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肌肉想要完成增长,必须经过这种反反复复的“断裂”,然后蛋白质及其他物质的摄入补充到这些“断裂”的部位,开始产生修复甚至“增生”的过程。
是不是只要训练,肌肉就会断裂呢?

肌肉想要实现“断裂”,必须以严格的训练强度为前提。在这里用一个简单的计算方式来说明一下。
什么样的强度最适合达到增肌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我们的“最大力量”是多少。这里提到的最大力量,是在一个标准的身体姿态下,做某一个动作能发出最大的力量、完成一次动作训练,力竭!无法进行第二次,那么这个重量就是最大重量。那么如何去找到自己的最大重量呢?大家参照一下表格:最多完成次 数
1 次2 次4 次6 次8 次10次12 次15 次20 次对应最大力量百分比100%95%90%85%80%75%70%65%60%
我们看到表格中标记出的75%-85%这个强度区间,这个区间范围代表增肌的最有效强度,具体原因和肌纤维的类型以及数量都有关系,在这里我们不过多赘述。
75%-85%的强度如何在 EMS 电脉冲的训练中得以体现呢,这里建议大家参照 RPE 自感用力度表来进行对照。

RPE 自感用力度(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这个强度是自我感知用力的强度,是肌肉切实发力的强度,而不是电脉冲的强度。很多人把肌肉发力强度与脉冲强度混淆,这是增肌无效的主要原因。
温馨小提示:
错误的使用电脉冲强度,还会造成会员对电脉冲产生过早的适应性,训练师愈发提高电脉冲,会错误的引导会员认为电脉冲强度越高越有效,导致客户一味的去硬抗电脉冲的强度。
如果会员经过一段时间对电脉冲产生适应性,这时可适当增加脉冲频率或者深度,也可搭配负重训练,调节训练强度的变量:训练时间、重复次数、训练组数、运动间歇等,达到肌肉超负荷训练,获得肌肉的微观“损伤”。

深入了解“吃”和“练”与增肌的关系,注意实际应用当中的细节,更好的帮助会员达到其训练目标,这才是增肌训练的关键所在。
The end


1楼2020-07-03 10:19回复
    我觉得除了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身体以外,我们还要坚持,我还吃悍金斯增肌粉,大家可以试试,我三个月增重了13斤,效果还可以的!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1-07-19 2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