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吧 关注:3,132,480贴子:12,752,151
  • 0回复贴,共1

海拔只有98米,却藏着青岛最原汁原味的“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光长至,是夏至。
随着夏至的到来,青岛这个入夏有点难的海滨城市,
渐渐步入了其最舒适,最美丽的一段时间。

说到青岛,大抵想到的就是海,如果用再具体些的字眼形容这个城市,莫如那句最熟悉、也最朗朗上口的“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了。

从康有为的一封家书中“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演变而来的对青岛的赞誉,也就流行成了对青岛这座海滨小城最生动最有诗意的描述。

从青砖黑瓦模式的城市建筑风格中脱胎而来,在德占时期带有浓浓的德式风格的建筑,便逐渐形成了城市的主风貌。红色的屋顶高耸的塔楼,见证了青岛一百多年的变迁与沉浮。

漫步于街头,你常看见这样的风景:陶土红瓦,明亮墙体,掩映在路边的绿树间;这样的景致栖息于一栋栋历史建筑中,也呈现在各处的小区建筑里。

流连于海边,如此的景致映入眼帘:碧海晴空,白帆点点,勾勒出浓浓的海滨风情。这样的海天一色,近观或是远眺,每一处都有不同,每一眼都仿若异域。

走过街头,漫步于木栈道,看过近处的“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可曾想过以不同的视角去欣赏感受这一抹风景?在同一镜框内感受“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融合与相得益彰?比如登高远眺。

登高远眺 ,远看这个城市的错落有致;望海听风,感受这个城市最原汁原味的海滨风貌,这个被称为信号山的观景公园,是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之一。

从栈桥附近海边,以山顶的三个红色“大蘑菇”为目标,沿着江苏路,路过青岛基督教堂,就能到龙山路上的西南门入口,沿门前台阶而上,回首望去对面便是教堂高高的塔尖。

绿树掩映中,没有钢筋混凝土在周遭的压抑;不同的景致变换,不受海边高楼玻璃窗的限制;在自然的环境中,听着鸟鸣吹着海风,沿着不陡的台阶,爬上这座海拔只有98米的小山,领略到的才是地道原生态的“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

随着弯曲的山中小路拾级而上,近处、远处屋顶的红色在绿树中慢慢艳丽起来;远处的海渐渐开阔起来,碧海蓝天有了海天一色的旖旎。

栈桥、小青岛依次进入视线,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海军博物馆里的船只,海上划过的快艇点缀在远处的海面;远处的岛在云雾中隐隐约约,山光海色莫若如此。


从近处放眼望去,绿树红瓦的背后,蓝天碧海愈加开阔;从远处转向近处,碧海蓝天的背景里,红瓦绿树愈发的明亮。

观海亭上远眺,延伸入海的栈桥和小青岛轻拥着海湾,船儿悠闲风景如画;中山路百盛大厦后仍旧是海天一色;对面的山上绿荫正浓,几处红屋顶格外明亮。

观景台上放眼,远处红瓦绿树依着地势,高低错落,掩映成片;脚下原德国总督府如城堡般在一片绿荫中庄重恢宏;不远处静静的海大,满眼绿意。

如果说从康有为家书中演化而来的“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是对青岛最有诗意的写照,那么著名学者俞平伯在青岛所作的一首诗则是对信号山这一观景角度最真实的体验:
故人邀我作东游,可惜年时在早秋。
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选个晴天,不用太早,沿石阶缓步而上,看绿树掩映,看陶土红瓦,看碧海连天,看高低错落;从不太高的角度俯瞰小青岛,眺望栈桥,看一次青岛最原汁原味的沿海风景,便是对这个夏季最长情的问候。

手机随拍,简略小文,一起边走边看
更多内容
请移步 定格光阴 公号





1楼2020-06-30 22: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