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1,215贴子:6,528,969
  • 13回复贴,共1

【原创】军师吴用——智则智耳,只是不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吴用和公孙胜,堪称梁山智库的双子星。说起吴用,我很喜欢拿他和公孙胜作比较,因为在我看来这二位实在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他们同样与晁盖相识在先(与宋江比),因劫取生辰纲而同上梁山,同为梁山智囊,同样的聪明绝顶,相似点不可谓不多。但是二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一个逍遥于方外全身而退,一个自挂东南枝殉葬而死。究其原因为何?
       吴用和公孙胜、三阮、刘唐是晁盖一起带上山的。宋江上山以后,晁宋二人暗中角力的时候,公孙胜选择了躲猫猫,三阮本事有限有心无力,他们这些人在晁盖急需扶助的时候选择离开与沉默都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和晁盖的交情原本平平,远达不到两肋插刀的份儿。可是连吴用也在关键时刻轻易倒戈就有点说不过去。吴用和晁盖是自幼相识的铁哥们,在整个梁山和晁盖关系如此之铁的,吴用是独一个。智取生辰纲是他的杰作,晁盖上梁山并成为带头大哥,吴用是主要推动者与策划人。于公于私于江湖上的兄弟义气,吴用都应该是晁盖的铁杆心腹与同盟。吴用怎么就从晁盖的心腹变成了宋江的心腹了呢?



IP属地:山东1楼2009-12-05 21:40回复
    其实说倒戈有点过分,吴用充其量不过是放弃困兽之斗顺应大势而已。而且吴用对宋江远不止屈服于强势这么简单。在生辰纲之事东窗事发的危急关头,宋江担着“血海般干系”来通风报信的“义举”在吴用的内心深处一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宋江的义气深重、处事果敢必然使吴用对这位“闻名不曾会面”的“及时雨”刮目相看。反观晁盖在事发前后的表现则大失水准。官兵追捕就在眼前,晁盖却不知该去哪里藏身。吴用提醒他先到石碣村与三阮会合,晁盖却说村小安不得这许多人,仍然不明白吴用所指的目的地其实是村隔壁的水泊梁山。急的吴用脱口而出“兄长,你好不精细!”按理说做此大手笔之前就该想好事发之后的容身之处,可晁盖事前事后竟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是坐待事发,缺乏统筹全局的能力且侥幸心理严重,对跟着他的兄弟也有失责任之心。他取了不义之财又没有下一步的行动,只是期待可以蒙混过关,说明他劫财的动机也未必很高尚,只是走一步说一步,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雄伟的抱负。所以晁盖又何止是不够“精细”。吴用显然会对晁盖是否具有领袖气质产生怀疑。
    


    IP属地:山东2楼2009-12-05 21:41
    回复
      晁盖的粗忽大意差点坏事,却因为宋江的胆大心细而得到生机。宋江给吴用的第一印象太好了。而宋吴二人也是天然的有默契。晁盖做了梁山寨主后要送黄金答谢宋江的救命之恩,吴用当时就说“宋押司仁义之人,紧地不望我们酬谢,然虽如此,礼不可缺。”结果宋江果然象征性的只收了一条黄金。默契如此。宋江被押往江州路过梁山,花荣要工人开枷,宋江不许。吴用马上说:“我知兄长的意了,只不留兄长在山寨便了。。”宋江如获知音:“只有先生便知宋江的意。。。”简直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相信这一刻宋江对吴用定然有伯牙遇子期相见恨晚的感觉。吴用能一眼看穿宋江的心思,比公孙胜还早一步(当然去枷这会儿公孙胜没在场,否则也逃不出公孙胜的法眼),而且能够给予宋江最大程度的理解与积极的回应(这是吴用和公孙胜最大的不同)。可以说吴用是梁山好汉中宋江唯一的知己。宋江刚一上山,这一点就在宋江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了。要不然九天玄女在颁授天书时也不会专门指定只有天机星(吴用)有权和宋江一起研读,这应该就是宋江的潜意识。
      


      IP属地:山东3楼2009-12-05 21:41
      回复
        吴用一边与晁盖是至交,一边与宋江是知己。儿时培养的友谊固然牢靠,但是无力抵挡宋江巨大的人格魅力攻势。宋江的为人处事自不必说,一批一批江湖好汉倾心归附,梁山一天天兴旺发达,的确是宋江的威名远播所致,而不是晁盖之功。而宋江确实比晁盖更具备领导人的才干与实力,这是无法规避的现实,所谓英雄相惜,应该比儿时的友情更深厚些。就算出于私心吴用真要帮晁盖挽回颓势,这个忙也的确不好帮。要打倒无懈可击的宋江,最好的办法就是揭穿他要招安的真实嘴脸,问题是你吴用有读心术,别人可没有,宋江第一次明确表露招安意向应该是在活捉天目将彭玘的时候(是否准确?待证)宋江刚上山那会可丝毫没透露过要招安的意思(这就是宋江的聪明之处),你拿什么证明人家宋江要招安?没有证据。


        IP属地:山东4楼2009-12-05 21:42
        回复
          就算拿的出证据,也未必能翻盘。因为从明确反招安意向的那几位还没上山,如李逵,鲁智深,武松等。就算这些反招安的都凑齐了,反招安或许有戏,反宋江还是没戏。公孙道士绝然不肯卷入无谓的是非之争早想开溜,两个和尚来的太晚跟外来户差不多,核心层都进不了还能反什么,三阮算是晁盖的人早被宋江安排李俊他们盯的死死的动弹不了,林冲老好人一个有反心也没反胆,至于李逵,你要他反宋江,他先反了你。至于其他一应众好汉,都是被宋江的仁义与魅力集体绑架的一群,根本没有动员的价值。所以要培植反宋联盟难如登天,要策反挺宋集团更是想都甭想。硬要铤而走险搞掉宋江只能从内部削弱梁山的实力而且最终也必然以失败告终。这是就内部而言。从外部来看,搞掉宋江,就是搞掉了梁山吸纳四方豪杰的金字招牌,以后谁还肯来?所以从梁山前期的发展来看,宋江都不能反只能留。作为梁山的军师,与晁盖的情谊固然重要,梁山的前途也不能不考虑,吴用有吴用的无可奈何。于势,反不了宋江,于理,不能反宋江,于情,不想反宋江。但这些只是吴用选择向宋江靠拢的一部分原因。
          


          IP属地:山东5楼2009-12-05 21:43
          回复
            说吴用是宋江的知己没错,因为他的确可以洞悉宋江的内心,然而这仅仅是对宋江所持观念的一种包容与理解,而未必是发自心底的认同。吴用注定没兴趣做什么忠臣良将。吴用的骨子里其实和李逵三阮这些人更像,和宋江实在算不得一路人。宋江可谓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忠义不肯休”,尽忠重于一切。而吴用看重的是名声与财富,反宋还是降宋,是获取名利的两种手段而已,在他的字典里不存在忠于谁的问题。


            IP属地:山东6楼2009-12-05 21:53
            回复
              吴用对宋江由最初多少带有一点矛盾心理,到后来的鼎力扶持誓死效忠,决定这一转变的主要还是吴用的功利心理。和其他人单纯的拜服于宋江的仁义和领袖魅力所不同的是,吴用拥戴宋江,是认定宋江可以引领他通往名利之门。这就等于将自己和宋江做了利益捆绑。


              IP属地:山东7楼2009-12-05 22:08
              回复
                吴用对宋江说过人都喜欢富贵而讨厌贫困的话,无疑与替天行道的梁山宣言格格不入,倒是与当年李斯的仓鼠厕鼠之叹着实有一拼。这一处是吴用功利心理最露骨的一次显现。可是在此之前,面对众兄弟的抱怨,吴用却反对部众重新造反上梁山。“自古蛇无头而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张?”他知道宋江断然不会答应。他早已将宋江视为主心骨,视为利益荣辱之所系,出于对宋江能赋予他名利双收的“美好未来”这一信念的深信不疑,吴用早已放弃了自己的任何主张。这正是他和公孙胜最大的不同之处。名利于公孙胜只是浮云,他原本想成为辅佐一代英主的张良,成就一番大事,然而他生不逢时,晁盖不是理想中的英主,宋江的本质更令他心灰意冷,既然难成大事,离去也就理所当然。公孙胜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而吴用则是标准的实用主义者。正因如此,同样早就看透了宋江的本心,同样都并不认同宋江的理念,一个毅然抱定远去之心,一个却选择靠的更近。
                


                IP属地:山东8楼2009-12-05 22:14
                回复
                  淡泊名利的公孙胜可以清醒的预见到宋江带领下的梁山的最终命运,而一个猛子扎进名利梦中的吴用竟然天真的以为有能力将宋廷玩弄于股掌之中,天真的以为几个局部军事胜利就能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天真的以为看过陈宗善的灰头土脸和高俅的丑态毕露就算试出了朝廷的水深水浅,天真的以为打败高俅的虾兵蟹将就能摇身变成宋皇仰仗的股肱之臣,天真的以为曾经同列四大匪首的宋江可以不用跟着田虎方腊他们一起完蛋。过于看重名利的人即使再聪明也终究会被名利蒙蔽了双眼而彻底成为迷途羔羊。
                        


                  IP属地:山东9楼2009-12-05 22:14
                  回复
                    其实吴用这个人物很奇怪。和公孙胜相比,公孙胜看似神秘,实则简单,而吴用呢,看似易懂,实则复杂。他明明会识人,懂谋略,却看不长远,没先见之明,明明是个聪明人,却因为热衷名利而存有幻想和侥幸心理,连燕青李俊都知道早寻退路而军师吴用却傻傻的跟着宋江一条道走到黑。成了彻头彻尾的糊涂蛋。吴用的结局也很耐人寻味,他为宋江殉葬了。理想追求不一样,死因也该不一样。“宁可朝廷负我,我不负朝廷”的宋江死的无怨无悔,吴用也是如此吗?花荣人家那可是出于很纯洁的带有崇拜色彩的兄弟之情才追随宋江于地下的,吴用也是如此吗?


                    IP属地:山东10楼2009-12-05 22:15
                    回复
                      我想吴用在死前的心态是最复杂的。宋江的死是殉道,而且很可能是明知结局如此仍然其情不改,其志不移(这也是我最敬服宋江的地方),宋江的殉道虽然可悲,在精神上却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吴用死前虽然声称是追随宋江而去,但一定有难言的悔恨,毕生所求终于化为乌有,死是一种万念俱灰后的必然选择,同时知道宋江卢俊义之后他这位梁山三大王也难逃一死,所以死算是一种解脱。他的死缺乏价值。我甚至怀疑他并不了解真正的宋江,不了解一个殉道者那份早已抱定的必死的决心。所以说吴用并不是宋江的知己,宋江注定是孤独的。
                             与公孙胜相比,吴用的“智”并不多。希望他有限的智慧可以使他在临死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完)


                      IP属地:山东11楼2009-12-05 22:16
                      回复
                        • 121.250.210.*
                        很不错!ding


                        12楼2009-12-05 22:43
                        回复
                          看过上海纪实频道“文化中国——解读水浒人物”这个栏目,感觉其中很多见解新颖独到,而且很有说服力,观点不偏激且无强加于人的感觉。其中解读吴用时,特别提到吴用的“虎头蛇尾”“多疑多变”,分析的很有道理。其中有个举例是征辽期间面对辽国的诱降,吴用就动摇了,甚至建议宋江投降辽国。充分暴露了吴用在重利心理的驱使下极端的缺乏原则性。类似这样在细节上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心理的分析还有很多,个人感觉这个栏目很不错。


                          IP属地:山东13楼2009-12-09 17: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