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大神袁可立死后能令一个时代的书画巨擘竞相为其题碑作赞
袁可立(1562-1633),字礼卿,号节寰,河南睢州(今睢县)人。举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位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加赠太子太保。立朝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抗清将领。他是著名的清官,有“铁面御史”和“袁青天”之称。是明清两代200位苏州府推官中唯一被列入苏州府名宦祠祭祀的一位推官,又是明代十四任登莱巡抚中唯一被列入登州府名宦祠特祀的一任巡抚。袁可立设计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几百年间来遭到满清忌恨和封杀。然而,他死后却赢得了那个时代最著名大家巨擘竞相为其题碑作赞,首辅宰相孔贞运亲自为其撰写志铭,虽死足矣。
在袁可立的生前身后,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全国最著名的书画大家为其题碑作赞。书画泰斗董其昌以八十一岁高龄撰写《节寰袁公行状》四册, 王铎撰并书《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和《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黄道周撰并书《节寰袁公传》,陈继儒撰并书《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倪元璐撰并书《袁节寰大司马像赞》,刘理顺亲赴睢州督工袁尚书大石坊工程,首辅 孔贞运撰、王铎书《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等,这其中的书画家名字历经数百年仍是中国书画界的泰斗巨擘级人物,即使到今天也光彩不退历久弥新,足可想见袁可立的人格魅力及其在明末政坛的深远影响。
仅举一例,观袁可立藏品《颜鲁公赠裴将军诗》之精良即可知其性情大节。该帖楷、行、草相混而书,气雄力厚。董其昌《容台别集》卷四·题跋《颜鲁公赠裴将军诗》:“娄水王尚书家藏颜鲁公《赠裴将军诗》,余曾临数卷,此其一也。今为伯应(袁枢)所收,伯应自其尊公(袁可立)幕府携来。所谓“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者。……余恶札益自愧矣。”显然董在袁藏的这个帖面前,对自己的临帖已经感到相形见绌无地自容。历史上的收藏家和文人对《裴将军诗》评价绝高。此帖流传不广,罕为人见。何绍基感叹道:“余觅之十数年不可得,今突睹之,不禁拍案叫绝!”这幅诗卷让人不由顿增一股森然激烈的豪气,仿佛处身于策马嘶杀的古战场,感受着剑拔弩张之势,雄姿英发之概。诗、书、人三者融合,成就了“奇品”。 诗词气踔厉、字劲健雄奇、人凛然正气,千古之下,再无第二。这正是裴将军奔雷掣电之奇与颜鲁公凛凛然忠义激昂之气两相激发而成的千古一帖。袁可立携此帖如影随形于“幕府”,可知其人格魅力之梗概。
天启皇帝曾下旨嘉奖道:“ 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天启三年诰命卷》)袁可立长于秉公断案和用兵筹策,书画艺术虽有兼长,但并不能和董其昌、王铎这些大家一较短长。但也许正是其“折冲千里,为宪万邦”的精神才使其片片手迹皆浩气,“真、行、草、隶皆有古人风致”“ 复工画梅,棱杆如抽铁”正是其书法和绘画精神的真实写照。
迄今所见,睢阳袁氏之多幅藏品已成为北京和台北两大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散落海外者更是不知其数。借用中国美术学院 颜晓军 博士论文《董其昌画禅室里的艺术鉴赏活动》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袁府所藏,金题玉躞皆付丙丁,固已足可惜。明王朝大势去矣,袁氏父子之丹诚博雅则永照汗青。”
他在当时就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孙承宗:“读后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里洞彻,殊令人可味。”(孙承宗《高阳集·答袁节寰中丞》)
首辅孔贞运:“孰使十六年来,海无传烽,亭有卧鼓,则惟公之赐。使天假数年,则公将奋谋决策,焚冒顿之虎落,犁老上之龙庭,以抒我皇上东顾之忧。而今已矣,惜哉!”(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
左都御史高攀龙:“一方豪杰皆在老公祖幕下,士气自倍,人心自归”。(高攀龙《高子遗书》)
董其昌:“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巡抚登莱备兵防海赞理兵饷,建威消盟,纪功盟府,有文蟒朱提之赐。又以平莲妖功晋秩少司马,荣宠甚盛。”(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董其昌:“呜呼!公才兼数器,心运四虑。藉令一再出,不于毛帅、魏珰之世,得独任行意,展布四体,韩、范功名,岂顾问哉!且建功名之心,不胜其护惜节气之心。”(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董其昌:“公本俭素养福,而当其振穷闵乏,以身为溪谷,则寒陋者愧。本刚直不回,而当其奖善,覆过以口为羽翅,则溪刻者愧。本肝胆论交,而当其秉道疾邪,以笔为诛讨,则比非植党者愧。本博雅多能,旁通艺事,而韬藏深远,则炫长者愧。”(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泰昌皇帝朱常洛:“一朝抗疏,二纪归田。口不言事,耻汉人部党之名;退不忘君,有楚尹毁家之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天启皇帝朱由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天启三年诰命卷》)
名士陈继儒:“生死无暇,荣哀兼备,盖先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名士陈继儒:“公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登朝十有二年,剔历卿寺,节抚登莱。感激上恩,慷慨时事,议收辽左之残兵,汛扫邹藤之妖党,乘风纵火而狡奴之屯聚空,设伏夜战而愤兵之营垒拨。”(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书法家王铎:“公束发从仕若干季,剖剧无艰,锄奸不懦。当大疑大险,军旅之锋刃,国事之齿牙。处盛不陨,慎守其序。所谓气以实志,惟公得之矣。”(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民族英雄黄道周说:“公去登莱不数载,而登莱遂败。公一意治师,塞要害,焚盗粮,联络诸岛,收复旅顺,而海上晏然。 …公去又十余年,而朝鲜沦陷。”(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民族英雄黄道周:“当魏崔时,盖无复然明义、真者,有之,则必自大司马节寰袁公也。”(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殉国文臣倪元璐:“试之刑以观其德,其平在额。试之谏以观其气,其正在鼻。试之贼以观其谋,其洞在眸。试之权以观其壮,其强在项。试之多艰以观其力,其硬在脊。试之先几以观其介,其高在态。笥经文起胸库,武戈止手,探骊不怵。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长城,面望之景星。须眉之谓男子,衣冠之有精理。呜呼!厥象惟肖,是之曰照。”(明·倪元璐《倪文贞集卷十七·袁节寰大司马像赞》)
袁可立(1562-1633),字礼卿,号节寰,河南睢州(今睢县)人。举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位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加赠太子太保。立朝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抗清将领。他是著名的清官,有“铁面御史”和“袁青天”之称。是明清两代200位苏州府推官中唯一被列入苏州府名宦祠祭祀的一位推官,又是明代十四任登莱巡抚中唯一被列入登州府名宦祠特祀的一任巡抚。袁可立设计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几百年间来遭到满清忌恨和封杀。然而,他死后却赢得了那个时代最著名大家巨擘竞相为其题碑作赞,首辅宰相孔贞运亲自为其撰写志铭,虽死足矣。
在袁可立的生前身后,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全国最著名的书画大家为其题碑作赞。书画泰斗董其昌以八十一岁高龄撰写《节寰袁公行状》四册, 王铎撰并书《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和《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黄道周撰并书《节寰袁公传》,陈继儒撰并书《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倪元璐撰并书《袁节寰大司马像赞》,刘理顺亲赴睢州督工袁尚书大石坊工程,首辅 孔贞运撰、王铎书《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等,这其中的书画家名字历经数百年仍是中国书画界的泰斗巨擘级人物,即使到今天也光彩不退历久弥新,足可想见袁可立的人格魅力及其在明末政坛的深远影响。
仅举一例,观袁可立藏品《颜鲁公赠裴将军诗》之精良即可知其性情大节。该帖楷、行、草相混而书,气雄力厚。董其昌《容台别集》卷四·题跋《颜鲁公赠裴将军诗》:“娄水王尚书家藏颜鲁公《赠裴将军诗》,余曾临数卷,此其一也。今为伯应(袁枢)所收,伯应自其尊公(袁可立)幕府携来。所谓“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者。……余恶札益自愧矣。”显然董在袁藏的这个帖面前,对自己的临帖已经感到相形见绌无地自容。历史上的收藏家和文人对《裴将军诗》评价绝高。此帖流传不广,罕为人见。何绍基感叹道:“余觅之十数年不可得,今突睹之,不禁拍案叫绝!”这幅诗卷让人不由顿增一股森然激烈的豪气,仿佛处身于策马嘶杀的古战场,感受着剑拔弩张之势,雄姿英发之概。诗、书、人三者融合,成就了“奇品”。 诗词气踔厉、字劲健雄奇、人凛然正气,千古之下,再无第二。这正是裴将军奔雷掣电之奇与颜鲁公凛凛然忠义激昂之气两相激发而成的千古一帖。袁可立携此帖如影随形于“幕府”,可知其人格魅力之梗概。
天启皇帝曾下旨嘉奖道:“ 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天启三年诰命卷》)袁可立长于秉公断案和用兵筹策,书画艺术虽有兼长,但并不能和董其昌、王铎这些大家一较短长。但也许正是其“折冲千里,为宪万邦”的精神才使其片片手迹皆浩气,“真、行、草、隶皆有古人风致”“ 复工画梅,棱杆如抽铁”正是其书法和绘画精神的真实写照。
迄今所见,睢阳袁氏之多幅藏品已成为北京和台北两大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散落海外者更是不知其数。借用中国美术学院 颜晓军 博士论文《董其昌画禅室里的艺术鉴赏活动》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袁府所藏,金题玉躞皆付丙丁,固已足可惜。明王朝大势去矣,袁氏父子之丹诚博雅则永照汗青。”
他在当时就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孙承宗:“读后先大疏,皎皎揭日月,行中天而底里洞彻,殊令人可味。”(孙承宗《高阳集·答袁节寰中丞》)
首辅孔贞运:“孰使十六年来,海无传烽,亭有卧鼓,则惟公之赐。使天假数年,则公将奋谋决策,焚冒顿之虎落,犁老上之龙庭,以抒我皇上东顾之忧。而今已矣,惜哉!”(孔贞运《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
左都御史高攀龙:“一方豪杰皆在老公祖幕下,士气自倍,人心自归”。(高攀龙《高子遗书》)
董其昌:“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巡抚登莱备兵防海赞理兵饷,建威消盟,纪功盟府,有文蟒朱提之赐。又以平莲妖功晋秩少司马,荣宠甚盛。”(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董其昌:“呜呼!公才兼数器,心运四虑。藉令一再出,不于毛帅、魏珰之世,得独任行意,展布四体,韩、范功名,岂顾问哉!且建功名之心,不胜其护惜节气之心。”(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董其昌:“公本俭素养福,而当其振穷闵乏,以身为溪谷,则寒陋者愧。本刚直不回,而当其奖善,覆过以口为羽翅,则溪刻者愧。本肝胆论交,而当其秉道疾邪,以笔为诛讨,则比非植党者愧。本博雅多能,旁通艺事,而韬藏深远,则炫长者愧。”(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泰昌皇帝朱常洛:“一朝抗疏,二纪归田。口不言事,耻汉人部党之名;退不忘君,有楚尹毁家之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天启皇帝朱由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天启三年诰命卷》)
名士陈继儒:“生死无暇,荣哀兼备,盖先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名士陈继儒:“公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登朝十有二年,剔历卿寺,节抚登莱。感激上恩,慷慨时事,议收辽左之残兵,汛扫邹藤之妖党,乘风纵火而狡奴之屯聚空,设伏夜战而愤兵之营垒拨。”(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书法家王铎:“公束发从仕若干季,剖剧无艰,锄奸不懦。当大疑大险,军旅之锋刃,国事之齿牙。处盛不陨,慎守其序。所谓气以实志,惟公得之矣。”(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民族英雄黄道周说:“公去登莱不数载,而登莱遂败。公一意治师,塞要害,焚盗粮,联络诸岛,收复旅顺,而海上晏然。 …公去又十余年,而朝鲜沦陷。”(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民族英雄黄道周:“当魏崔时,盖无复然明义、真者,有之,则必自大司马节寰袁公也。”(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殉国文臣倪元璐:“试之刑以观其德,其平在额。试之谏以观其气,其正在鼻。试之贼以观其谋,其洞在眸。试之权以观其壮,其强在项。试之多艰以观其力,其硬在脊。试之先几以观其介,其高在态。笥经文起胸库,武戈止手,探骊不怵。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长城,面望之景星。须眉之谓男子,衣冠之有精理。呜呼!厥象惟肖,是之曰照。”(明·倪元璐《倪文贞集卷十七·袁节寰大司马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