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莹:鲁豫姐在节目变迁过程中,觉得自己的状态改变了吗,风格改变吗?
陈鲁豫:我想作为成熟的主持人,风格不会有大的改变,我也是一个好像一直从外型到感觉,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人。
主持人王莹:没有,鲁豫姐,我觉得你挺变形金刚,原来做音乐节目,青少节目,然后新闻节目,然后做访谈节目。
陈鲁豫:一开始没办法,人在职场当中,最开始是被别人选择的,我自己内心未必喜欢或者适合那样节目,最开始总是有起步的阶段,有那样节目,你要不要做,肯定是要做的,慢慢来说,能够找到一个我适合什么样的节目类型,我喜欢什么样的节目类型。我觉得不会有大的改变,但这么多年,我的确是和节目一起成长过来的,我也是试图和我团队一起在观众要求我们改变之前,我们先提前改变自己,这是必须要做的,这意味着你要忍受一些最开始改变的所带来的不适应和阵痛,这是为了节目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来考虑。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做,你可以选择不做,如果你要做的话,必须尊重节目本身的生命力。我一直相信一件事情,你做一个节目,做一件事,做到一定阶段,这个节目,这个事有它自己的生命,你要尊重它生命的轨迹,要允许它那种发展,你要忍受成长带来的不适应,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做一些这样的摸索。
主持人王莹:尊重规律,自己不断适应,做调整。
陈鲁豫:你一定要适应,要坚持,也要适应,这中间的平衡其实很难找,我们一直在摸索当中。
主持人王莹:鲁豫姐一路走过来,做电视主持有16年的时间,这是编导统计的数字,不知道是否准确,觉得自己又做过多种多样的节目类型,自己适合哪个,还是把自己真的就丢到那个位置,不适合也要去努力适应?
陈鲁豫:永远不能说你适合什么。因为别人可能你认为你适合,你自己可能认为不适合,你自己认为适合,别人可能认为你不适合,只能说你喜欢什么或者尽可能做得好,我还是比较适合做这个,或者说我喜欢做这个。的确我做过新闻,做得也还可以,一些最开始的音乐节目,我的确我不知道我自己好不好,反正就做,刚刚开始,小孩,别人也不管你好或者不好,但我觉得那不是我的兴趣吧。我的兴趣在这里,因为我本身是一个我对万事万物,对人挺好奇的。
主持人王莹:对人和他背后的故事。
陈鲁豫:我有天然的好奇,而且我的性格决定了,我其实做这个还可以,我很敏感,我非常敏感,我觉得我还挺容易跟人沟通的,我在跟人谈话的时候,对方会比较容易地接受我,不会排斥我,会比较容易跟我说一些他觉得他想说的一些话。所以这些决定了我的硬件条件适合做这样的节目。所以我觉得可能还算选对了吧。
主持人王莹:志雄这是做访谈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他的谈话容易被别人接受,容易进入别人的内心。
曹志雄:我记得五周年的时候,有过一个小型的研讨会,就是把我们老的嘉宾,上过节目的嘉宾找到一起来聊天,我记得当时郑渊洁说得比较搞笑,不知道为什么坐在鲁豫对面就想掏心窝了。我觉得这是嘉宾给他最好的回馈和互动,能够愿意讲出自己的故事。我记得鲁豫自己曾经讲过,讲故事并不太容易,面对一个你可能是第一次见面的人,要去那样掏心窝子是不太容易的。所以说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或者还有稍微微妙一点的气场,是挺重要的。
主持人王莹:第一次见面,让人掏心窝,挺难,总是见面,多次见面,这种好奇心会被泯灭呢?
陈鲁豫:一般工作习惯,团队都知道,我希望在场上跟嘉宾,除非你生活中已经认识,是另当别论,希望现场第一面就是我们节目最开始的那个真的第一面,我就说最好不要再之前我们先寒喧了,先聊天了,那个感觉就没了。这个有好,有不好。好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很真实,很真实很有力量,但也有问题,如果他很紧张,事先没有跟你认识的过程,直接开始聊了,可能节目最开始的五分钟可能是不能用的,他需要预热的过程。要求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他不紧张,放松下来,开始说话。需要这么一个过程。一般这个过程不会特别长,东厂他很快能够调整过来。就现场的气氛能够慢慢适应,那是比较好的方式。因为我本身生活当中碰到生人我不是特别会聊天,我是比较慢热的一个人,只是在工作环境当中,把性格当中,生活中不能展现的一面,给它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