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走投无路
翌日清晨,店小二便催促着夕儿退了房。
思考一宿,夕儿依旧没想出解决的办法。出客栈后,她只得带着简单的行李在街上闲逛。
她该如何是好?让她去找轩辕翊?昨日起,她便认定今后他们再不相干;回将军府?她好不容易从淡薄的亲情里解脱出来,她又如何能回去;找朋友帮忙?奈何天大地大,她叶澜夕除了青儿和心儿两个好姐妹之外,再无朋友,青儿尚且不知身在何处,心儿在轩辕翊身旁,她又如何去找她帮忙。
如今的她在这世上无人可靠,现下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她终于能体会到心儿姐姐为求温饱在青楼里卖艺时的心情。人活到窘境时,一切都会变成身外之物,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便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然而她没有柳砚心的一身傲骨,她没办法像她那般出淤泥而不染。她也坚信自己没有她那般的福气,能遇到一个对她情深似海的人。
夕儿在这大街上漫无目的的走了约两个时辰,脑子里依旧没有生出任何办法。她想,或许这便是老天帮她做出的抉择,坠崖那日她便应该死去,活到今日,也算是她赚来的。
不过,这次老天爷又要如何结束她的生命呢?现在她的心已死,老天爷要是想收走这副皮囊,她也是愿意给它的。
不过,若是问她死前还有什么愿望,她确实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她想去慕云峰看看风景。记得五六年前她与青儿曾去过此处,山上有一片木子树林,青儿说过送给她的那些木子树苗大都出于此林。这个时节应该恰巧是木子树的花期,想着那一林的美景,夕儿的心终于找到了寄托,她加快了脚步,向着慕云峰的方向走去。
夕儿行至慕云峰下时,太阳已开始西落。她不顾身体的饥饿与疲惫,继续向着峰顶行进着。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她终于来到了那片小树林。不出她所料,木子树的花开得正欢快,花香弥漫着整个峰顶,也让她苦涩不堪的心嗅到了一丝甜味。
然而,这甜头仅在她心里存续了半刻,她的头便开始晕眩起来。她已经一日未进食了,饥饿感刺激着她的大脑,整个人开始轻飘飘起来。
“姑娘,你怎么了?”一个好听的女声在她身边响起。
夕儿扶着身旁的树干艰难的支撑着身体,缓缓回头去看声音的源头。一个小尼姑出现在了她眼前,小尼姑手里拿着刚采摘的木子花枝,正一脸担心的问着她。
“你是……”夕儿忍住一波眩晕,艰难地开口到。
“我是这慕云峰上清水庵里的尼姑,我叫静安,是帮师傅到这片林子摘木子花的。姑娘,你身体不舒服吗?”小尼姑关切地问着。
“我……”还未等夕儿说完,又一波眩晕袭来,她只觉得天旋地转,胸中的恶心感冲刺着她的神经,她再也关不住身体的不适感,一个趔趄便晕了过去。
再醒来时,夕儿已躺在清水庵的厢房中,毫无疑问,是那个小师傅救了她。
夕儿正欲起身去拜谢小师傅,厢房的门便打开了。静安端着一碗清粥走了进来,说到:“姑娘,师傅说你的身体需要休息,你先别起床了。我给你带了一碗粥,你快趁热吃吧。”
夕儿闻言,收起了起身的动作,开口到:“多谢小师傅搭救之恩,叶澜夕感激不尽。”其实,夕儿心里是感念着这个世界的,每次她以为自己活不下去的时候,总有好心人帮助她。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姑娘如若要感谢我,那日后多行善事便可。”看着夕儿眼底的诚恳,静安言到。
“叶澜夕日后必多行善事,报答小师傅救命之恩。”夕儿一直以来都不愿欠别人人情,别人对她有恩,她必然回报。
静安欣慰的点点头,再嘱咐了夕儿几句,便出了厢房。
在庵里的日子,夕儿看到了大善大美。庵里的主持师太永怡是位有着大爱的得道高人,庵里仅有十余人,这些人都在用生命感化着周遭的事物。夕儿从未见过如此至善之人,心中顿生敬佩之情。
小住了几日,夕儿的身体已无大碍,她本想离开不再给庵里添麻烦,但是却不知道该去往何处。思虑了几日,她想这也许是天意,天意让她来到了这里,或许这里将是她最终的归宿。
她恳求师太收她为徒,让她成为这庵里的一员。可是师太却告诉她,她被静安救回来昏迷的那一夜,她一直在呼喊着一个名字。师太说她尘缘未了,心中还有凡尘之事,无法收她为徒。
夕儿只得悻悻地打消了出家的念头,但是她不能留在庵里,又该去往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