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吧 关注:3,390贴子:16,171

【东汉短暂的盛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光武帝刘秀:“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允冠百王”就是说超越所有的帝王。武功、文治、道德修养等方面,光武帝刘秀都堪称一流,集三者之长于一身的君王,在历史上凤毛麟角。
刘秀是杰出的军事家,从昆阳之战到一统中国,创造无数奇迹。但他从来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从平民到帝王,他是经过艰苦的奋斗,其间沉沉浮浮,历尽沧桑,对战争带给人的苦难有深切的体会。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他几乎对所有的对手,都是一而再地劝降,尽可能地避免流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24 22:46回复
    消灭公孙述、完成统一大业后,光武帝更不愿把精力放在军事上。史书记载:“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警急,未尝复言军旅。”有一回,皇太子请教攻战之事,光武帝淡淡地说:“以前卫灵公问及战阵之事,孔子不答。这不是你该问的。”
    东汉建国后,刘秀兴建太学,设置博士,传授儒家经典。他对儒士十分敬重,经常与大儒彻夜谈论经典。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的做法,自然影响到臣下。邓禹、贾复等将领知道光武帝偃武修文,很知趣地交出兵权,回家研究儒学。耿弇等人也效法,交出大将军印,其他武将同样纷纷交出兵权。
    崇尚儒学与奖励士节是一体两面。光武帝非常重视士人的气节,这种气节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是在光武帝的倡导下,东汉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崇尚气节的朝代。史学家司马光评论说:“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东汉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为儒学最盛时代。”东汉的气节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来:其一,对外战争中,极少出现叛变者,汉奸非常少;其二,无论政治多么黑暗,总有一大批儒士不畏强暴,挺膺责任,舍生赴死,取义成仁。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24 22:46
    回复
      光武帝出身于民间,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了解。他富有人情味,所制定的法律也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颇为类似西汉明君汉文帝。
      最能体现制度人性化的一面,当属光武帝多次下诏解决奴婢问题。奴婢问题由来已久,西汉末年地主豪强兼并土地非常严重,大量平民丧失生活根本,不得不沦为奴婢。两汉之交的战争,又导致更多人因战乱而沦为奴隶,奴婢数量之庞大,已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为解决奴婢问题,光武帝从建武二年至建武十四年,九次下达诏令,内容是释放奴婢及保障奴婢人身权利。
      建武二年(公元26),光武帝下诏:“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如论律。”首批被释放的是违反人伦的“嫁妻卖子”,就是出于生活所迫,被丈夫卖掉的妻子,被父母卖掉的儿子。建武六年(公元30),诏令王莽时没入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建武七年(公元31),诏“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这两道诏令大大扩大了释放奴婢的范围。
      对于释放奴婢,光武帝采取一个相当人性的做法,就是允许奴婢自愿选择离去与否。这一点很重要。王莽曾想要一揽子解决奴婢问题,他的做法是一刀切,严禁买卖奴婢。可是奴婢一旦离开主人,不是每个人都有生存的能力。刘秀意识到这点,允许奴婢自由选择去留。选择离开的,恢复平民的身份;选择留下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基本人身权利。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24 22:47
      回复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光武帝又颁布三道诏令。其一是:“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其二是:“敢炙灼奴婢,论如律。”这两道诏令意在保护奴婢的人身安全。当时奴婢很没社会地位,被视为私人财产,不仅可以随意欺辱,甚至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相反,倘若奴婢反抗打伤主人,依旧法当处死。故而光武帝又下第三道诏令:“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这些诏令无疑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改变社会陋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之后几年,光武帝又多次颁布诏令,补充完善解决奴婢问题的措施。他并没有彻底废除奴婢制度,这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无法解决的。但他仍然解放大量奴隶,限制奴婢制度的蔓延,切实保护社会最底层百姓的基本权利,这些成就是了不起的。
        光武一朝的法律制度比较宽松,刘秀多次下诏恤刑,九次大赦天下,专门派人出巡探察冤狱,维系社会的公正力量。从东汉政权成立伊始,光武帝就非常注重法制建设。早在建武二年,他就对“狱多冤人,用刑深刻”的现状深感不满,强调法律应当公正,“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为此他召集有关人员,“议省刑法”。
        在中国历史上,“兔死狗烹”的悲剧一再重演。许多封建王朝的开国功臣都难逃被诛杀的下场,可是在光武帝一朝,未杀一个功臣。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24 22:47
        回复
          汉明帝曾绘中兴功臣二十八人画像于南宫云台,号称“云台二十八将”,分别是: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祐、祭遵、景丹、盖延、铫期、耿纯、臧宫、马武、刘隆、马成、王梁、陈俊、杜茂、傅俊、坚镡、王霸、任光、李忠、万脩、邳彤、刘植。后来又补充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四人,共计三十二人。
          二十八将也好,三十二将也好,这只是一份不完整的清单。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没有列入名单中,比如马援、来歙等人。为什么马援、来歙被遗漏呢?因为两个人比较特殊。马援是汉明帝的岳父;来歙是光武帝的表哥。为了避嫌,两人都未列入。
          为什么在历代反复上演的屠戮功臣事件,在东汉却得以避免呢?首先与光武帝刘秀的修为有关。他不嗜杀,重感情,重交情。他把这些功臣视为兄弟,推心置腹,在信件中自称“吾”而不是称“朕”。甚至在写给隗嚣、公孙述等对手的信件中,仍然流露出情真意切。光武帝胸襟宽广,只要真心投诚,既往不咎。对于敌人,能不杀的就不杀,何况对于功臣。
          他就不担心功臣造反吗?事实上,光武帝遇到几次严重的叛变事件,包括彭宠、庞萌等人的造反。庞萌是光武帝认为可以托孤的大臣,居然也叛变了,还有什么人可以信任呢?刘秀没有受这些人叛变的影响。吴汉是彭宠的部将,刘秀照样信任;马援是隗嚣的部将,刘秀没有怀疑他。这种胸襟,确非常人所有。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24 22:48
          回复
            这种胸襟从哪儿来呢?从自信中来。诸葛亮曾评价他说:“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就是说光武帝的英明神武有兵略,这是天赋,运筹帷幄、妙计奇谋都在众人之上。正因为在众人之上,别人功再高,也震不了主。反观汉高祖刘邦,被韩信称为最多只能统率十万大军,而韩信则自称带兵“多多益善”,这怎能让刘邦吃得好饭、睡得好觉呢?
            刘秀对诸将有很高的驾驭本领,他从不吝惜赞美之词。比如他评价邓禹:“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当诸将领纷纷谈论自己功劳时,贾复总不言语,刘秀就说:“贾君之功,我自知之。”论及耿弇平齐时,赞叹道:“有志者事竟成。”冯异破赤眉,刘秀赞其:“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可以看出刘秀十分懂得赞赏别人,并以此来激励他们。反过来,这使得诸将领更加效忠于他。
            削平群雄后,刘秀偃武修文,未尝不是削弱诸将权势的一种手段,引导他们从武转向文。这种手段,比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要高明。平定西南后,除邓禹、李通、贾复等人得以参议国家大事外,其余功臣皆不用。由此可见,刘秀并非毫无防患,只是手段太高明,所以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刘秀年轻时,只是一名勤于稼穑的农夫与穷酸的儒生。一次他到新野时,见到一位名唤阴丽华的美女,为之倾倒。他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民,自然不敢向心仪的女子表达爱慕之情。他曾慨叹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正所谓相由心生,在心中立志的那一刻,成功的种子就已经种下了。若干年后,他不仅娶阴丽华为妻,仕宦也远超“执金吾”的目标,成了君临天下的皇帝。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24 22:48
            回复
              更始元年(公元23),刘秀在昆阳之战中赢得伟大胜利,却因哥哥刘縯被杀而不得不忍辱含垢,夹起尾巴做人。唯一宽心的是,作为帝国英雄的他终于赢得阴丽华的爱情,两人结为夫妻,如胶似漆,恩恩爱爱。不久后,刘秀镇抚河北,在王郎的追杀下,几无立身之地。为获得实力派刘扬的支持,他迎娶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政治联姻。
              刘秀称帝后,把阴丽华接回洛阳,夫妻得以重聚。一个问题出现了,要立谁为皇后呢?从感情上说,刘秀深爱阴丽华,想立她为后;可是郭圣通已生下皇子刘强,有张王牌在手。阴丽华从大局考虑,谢绝皇后之位,让予郭圣通。建武二年,郭圣通正式被册封为皇后。
              据史书所载,郭圣通“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可刘秀真正爱的女人只是少年时苦苦追求的阴丽华。阴丽华不仅漂亮,且“性雅宽仁”。建武九年(公元33),阴丽华的母亲出行时遭盗贼劫杀;光武帝很心痛,下了一道诏书,其中写道:“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
              这道诏书可视为郭圣通失宠的信号。皇帝等于向天下人宣布,郭圣通皇后的位置,是阴丽华让给她的。刘秀安慰了阴丽华,却伤了郭圣通。郭圣通醋意大发,“数怀怨怼”,戾气太重,只能使她被皇帝疏远,最终在皇后保卫战中彻底败北。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24 22:49
              回复
                永平十三年(公元70),又有楚王刘英密谋造反之事。
                刘英酷爱黄老之术,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徒之一,按理说应该看破红尘,行出世之道。可是他却把道法与佛法作为夺取权力的本钱,岂知佛法虽然无边,岂能成为野心家的工具呢?东窗事发后,刘英被逮捕入狱,以大逆不道之罪被判死刑。汉明帝念着手足之情,未治刘英之罪,只是撤销“楚王”之封爵。刘英最终选择与刘荆同样的下场,自杀身亡。
                刘英谋反案本来并不复杂,然而汉明帝怀疑背后另有黑手,遂演变成为一件牵扯极广、死伤千人的大狱。大狱持续一年之久,许多与谋反案根本不沾边的人,被种种真假难辨的口供卷入旋涡之中。在严刑逼供之下,人们为了自保,往往屈打成招,随便说个人名,牵连的人越来越多。上至皇亲国戚、诸侯,下至州、郡豪杰。
                汉明帝失去了理智,坚信刘英谋反只是冰山一角,在朝廷内外一定有更大的阴谋。从京城到地方,人人自危,只要被诬告,便锒铛入狱,轻则流放,重则丧命。负责审理此案的侍御史寒朗为人正直,眼看冤狱遍地,心中不忍,遂越权直接上疏汉明帝,直言大多数涉案之人都是遭到别人的诬告。两天后,汉明帝亲自到监狱提审囚犯,发现确实许多人只是被诬入狱,于是马上释放一千多名犯人。皇帝终于冷静下来,撤销对大狱的穷究,蒙冤者总算得以昭雪。
                尽管出现过楚王谋反大狱,总体上说,汉明帝在位期间,国家很安定,他出台许多政策以改善民生。《后汉书》称:“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倖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5-24 22:50
                回复
                  他是一位相当勤政的皇帝,日理万机,更难能可贵的是,广开言论之门。永平八年(公元65),汉明帝下达诏令,要求各部门坦率批评政府,不必顾忌。各级官员均可以用密折的形式,直言政府的得失。汉明帝看到批评的意见中肯,便自责所犯的过失,并把密折内容交给百官传阅。忠言逆耳,汉明帝能虚怀接受,主动要求臣下批评其政,这是非常难得的。终明帝一朝,政事上并未有大的过失。国家日益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如果说光武帝是开国之君,汉明帝则是守成之君。开国固难,守成亦难。东汉帝国能享国祚二百年,与最初几位君王的作为是分不开的。
                  汉明帝在文治上的最大成就,便是崇仰儒术。东汉是儒学最为昌盛的时代,光武帝、明帝与章帝都是儒术的大力倡导者,其中又以汉明帝之功最大。
                  永平二年(公元59),登基不久的汉明帝以身作则,为崇仰儒术做出表率。这一年,他前往辟雍(国立大学),先到礼殿,派使节以车马恭迎大儒李躬、桓荣于太学讲堂,皇帝亲自在门屏处迎接两位大师。进了殿堂,皇帝向两人行礼,李躬朝东而坐,桓荣朝南而坐。朝廷重臣,三公九卿,有的摆案几,有的摆鞋子,皇帝亲自动手切肉,送到两位硕儒面前,举杯祝福。礼毕后,桓荣与他的学生们升堂而坐,皇帝亲自为臣属们讲解儒学经典,诸位大儒手执经卷,时不时提出质问,学术氛围浓厚到极点。这是百年未有的盛典,汉明帝以此隆重的仪式,开尊师重道、崇仰儒学之风气,对西汉儒家兴盛实有不可磨灭之贡献。
                  汉明帝还是太子时,桓荣就是他的老师。明帝即位后,仍以师礼尊待。有一回,明帝前往太常府,他让桓荣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会同百官及学生数百人,一起听桓荣讲解经典。后来桓荣得了重病,明帝前往探视,到桓宅路口,就下车步行,手捧经册,恭恭敬敬地进门。在病榻前,明帝扶着老师,涕流满面。后来凡是前来探病的王侯、将军、大臣,没有人敢乘车直入其家,都效法皇帝,远远下车,徒步而入。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5-24 22:50
                  回复
                    由于皇帝身体力行,上自太子、王侯,下至大臣子弟、功臣子孙,没有一人不接受儒家教育。汉明帝又专门创立一座学堂,外戚子弟就学于此,并聘请通精儒学五经的经师以及德高望重的学者来此教授课程。不仅贵族如此,包括期门武士、羽林军这些武夫,也必须要粗通《孝经》的章句。儒学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正统教育。
                    汉明帝去世后,其子刘炟继位,是为汉章帝。
                    与父亲相比,汉章帝的性情更加宽和。即位之初,他即下诏,要求各部门“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鉴于明帝一朝政风苛察,尚书陈宠上疏提出:“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汉章帝认为陈宠所言极是,故而在政事上务求宽厚。
                    然而政事过于宽厚,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文武官员多不称职,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低下,等等。由于光武帝保全功臣,经过光武、明帝两朝,功臣家族仍声势显赫,垄断许多政府要职。人才的选拔大多看出身背景,而非考察实际的能力与水平。汉章帝意识到这些负面因素,在选拔官吏上,更注重个人品德与才能。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24 22:51
                    回复
                      好想水个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5-25 09:41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5-25 13:32
                        回复
                          你这伪帝哪都有你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5-25 21:59
                          收起回复
                            东汉黄金时间从建国到121年邓太后去世,快100年,不短了吧?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0-07-13 21:36
                            收起回复
                              明帝查查 章帝长者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0-10-27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