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智吧 关注:69贴子:747
  • 0回复贴,共1

短视频文字版(1——2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看到自己(心念)
我们经常讲看到自己,其实就是看到心念。如何看到心念呢?简单点说,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心念在驱动。复杂点说,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比如走路、扫地、任何肢体的运动,从而理解是由心念在驱动;可以通过感受的产生,比如我们身体对温度的感受、对食物的酸甜苦辣的感受,从而理解是由心念在驱动;可以通过心念的生灭,比如我们每时每刻经历的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是由心念在驱动;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认知,比如看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们都会产生评判,从而理解也是由心念在驱动。
2.看到心念的前提
看到心念的前提,必须先达到一个宁静的状态,不然,我们的内心,如一杯浑浊的泥浆水,是什么也看不到的,而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下,泥浆才会慢慢沉淀,才能看清杯中的一切。怎样才能使“心”宁静下来?《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可解释为:修习专注可以获得禅定,而禅定级别越高,心越比较接近清静。训练专注力的方法,关键在内心的“不散乱”。如我们进行唱歌、打游戏等娱乐活动时,虽可以达到“专注”的效果,但我们的心是散乱的,使之妄念纷飞,更谈不上清净。
3.训练专注力的重要
专注力,是各行各业成功者的共性,是获得完美人生的基石,而没有专注力的人,做人做事,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如有一类小朋友,他们明明坐在书桌前,一言不发的呆一天,但功课往往没有丝毫进展,原因何在?他们的心,是妄念纷飞的状态,并没有专注在功课上面。
因此,如何训练专注力,是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训练专注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只用把所有的心念,集中在一处即可。
4. 看到万物的运行规律
明白地球的运行规律,就能预先判断地球的未来;明白一个行业的运行规律,就能预先判断这个行业的未来;明白一个团队的运行规律,就能预先判断这个团队的未来;明白一个人的运行规律,就能预先判断这个人的未来。依次延伸,大家就能明白懂得运行规律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明了万物的运行规律呢?《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段经文的大概意思是:利用极其虚静的心,观察大自然,万物从生到死的运行规律。此处可见,“静”是重中之重。
5. 专注力的训练
目前社会上,有众多训练专注力的课程,可谓是百花争艳,也能看出大众对专注力的重视。本人主要探讨实修实证,而专注力是修行界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现在以修行的观点来探讨专注力。
训练专注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核心点在于:把所有的心念,集中在一处即可。比如身处静态时,我们可以观呼吸、持名号,把所有的念头集中在呼吸、名号上面;比如身处动态时,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念头,集中在扫地、走路、做运动上面。但普通人的“心”,是妄念纷飞的状态,总是想东想西,很难专注在一个点上,这就需要慢慢的练习。
6.静与专注力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在从事自己所属专业的工作时,是完全可以屏蔽外界干扰的。比如上学时,所有学习优异的同学,都有一个共性,在读书时,能完全屏蔽四周的杂音。比如一位踩钢丝的演员,在从事这份高危行业时,任何不专注的行为,都可以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专注的人,在从事工作时,内心完全是清静的。
在谈到“心念”时,提到一句:修习专注可以获得禅定,而禅定级别越高,心越清静。由此可见,禅定,是从专注力,到达清静的主要连接方式。
7.禅定的核心
在经典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讲述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在给佛陀理发的过程中,从初禅进入四禅,而到达四禅时,禅定在当场,一动不动。由此可见,四禅,就是心中只有一念,专注在一个点,再没有其他念头产生,所以一切身体动作停止。
修行界,把禅定分为“四禅八定”,从第五定到第八定,同样是专注在一个点,但与四禅的主要区别在于,清除了深层的二元对立。如一杯浑浊的泥浆水,四禅是静止不动,泥浆沉淀,而第五定到第八定,是把泥浆清除多少的问题。另外,“灭尽定”是超越四禅八定的,在灭尽定里面,四禅专注的点消失了,进入极致的宁静。
8. 如何过好这一生
周围人总是提起一句:听过无数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的,在这个心灵鸡汤无处不在的年代,只要打开网络,随便一搜索,无数的人生哲理映入眼帘,使之激情澎湃。比如处理家庭纠纷、教育子女、夫妻关系等等,理论一套一套的,但我们面对生活时,这些道理完全运用不上。或许,如何实际操作,连作者本人,尚且不清楚。
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呢?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让内心保持一种静态;其次,观察到心念;最后,把一切不符合日常生活的念头全部转化。长久下去,人生必将走向圆满。
9. 转念与止观修行
能够控制自己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拥有过多的欲望,肯定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容易半途而废,接而很难有一番作为。
转念,是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唯一方式,而转念的前提,是修行专注力获得的宁静,是修行觉知力观察到的心念。在修行界里面,止禅是修行专注力,观禅是修行觉知力,两者之间,
在互补中,才能到达最终圆满。但在《逻辑心学》里面,止禅依旧是修行专注力,而观禅的主要目的,是明觉到心念。只因明觉到心念,不仅对日常生活的帮助最大,更能通过逻辑思辨,顿悟大道本来。
10. 心与念头的关系
心念,在日常生活中,驱动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影响一生。在探讨“心念”时,我们通常是把它们连在一起,但本人通过实修经历,认为“心念”一分为二的解释,比较通俗易懂。如修行专注力,是偏重“心”的修行;修行觉知力,是偏重“念头”的修行。强大的专注力,不仅使“心”足够宁静,可以觉知到“念头”的升起,更能培养意志力,转化一切不符合日常行为的“念头”。强大的觉知力,是观察到念头的前提,倘若日常生活中没有觉知,所有理论皆是空谈。
11. 三种感受、世间皆苦
人生一世,短短数十载,能够一帆风顺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少之又少。普通人,无一不是在痛苦与快乐之中患得患失,从而走完一生。如何才能远离痛苦,获得永恒的快乐?一直是世界级思考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人解释各家学说,一直是以当下一念为契入点,所以理解“苦”,不必外求,要从当下的一念去觉知。苦,是违逆当下一念的感受;乐,是随顺当下一念的感受;不苦不乐,是不逆不顺当下一念的感受。但“乐与不苦不乐”不会永恒存在,消失的同时就转化为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因此,佛说:“众生皆苦,世间皆苦。”
12.离苦之道
人,只有三种感受:苦、乐、不苦不乐。离苦,并不是把“苦”的感受清除,或者转化为“乐”,就是“离苦”。只因,乐与不苦不乐,是“苦”的前因,是产生“苦”的根源。如我们品尝美味时,产生乐受,然而天天品尝或一次品尝的过多,就会产生苦,同理,即便刚品尝时,我们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但最终也会产生苦。
因此,世间皆苦,一切由心念产生的感受,最终的结果都是痛苦的。其时,三种感受皆是“我执”,只有清除“我执”,到达“无我”之境,才是真正的“离苦之道”,也是所有大德描述的“天堂之境”。
13.离苦的方法(一)
离苦之法,必须针对苦、乐、不苦不乐引起的“我执”,而清除“我执”,就只有“止观修行”。利用“止观”清除“苦”,有两种方式:一种偏重止禅,利用训练专注力获得的禅定能力;一种偏重观禅,利用“事上磨”获得的觉知能力。
偏重止禅的方法如下:首先,以训练专注力获得的清静,觉知到当下念头产生的刹那,然后利用训练专注力获得的定力,逐渐清除欲念。对境清除欲念的过程,如我们清洗满是油垢的油锅,即便使用强力清洁剂,也不可能一次彻底清洗干净,需要二次、三次,甚至多次。
当所有的“我执”清除,就能体会到“人间即天堂”。
14.离苦的方法(二)
自古大成就者,在顿悟之后,无一不推崇“红尘炼心”。只因在生活之中,更多的念头才能由心而生,从而明觉到念头里面的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训练专注力的止禅,以闭关禅坐最快,因此,修行界的大德,都经历过多年的闭关静修,然后入世“红尘炼心”。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转念”在“事上磨”。
如日常生活中,面对一件件大事、小事时,能够觉知到念头,然后把“恶”的念头转化为“善”的念头,接而不去执著“善”的念头,学会“不住善”,最终就能到达“无我”之境。世间善——不住善——无我,是入世修行的步骤,而无我,就能体会到“人间即天堂”。
15. 以“法律与道德”修善
我们的国家,有56个民族,而每一个民族有每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如你是一个汉族人,去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肯定要遵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然就是制造冲突。因此,以“道德”标准修善,是入世修行者,能够融入不同环境的前提。
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与地区,每一个地方,依照自己的制度与习俗,都有各自的法律。如你是一个中国人,跑到美国,肯定要遵守美国的法律,而不是中国,不然就有可能违法犯罪。因此,以“法律”标准修善,是入世修行者,在不同环境生存的底线。
16. 转念为善(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每个人、每件事,一旦符合自己认为的“善”,就会产生“乐”;一旦不符合,就会产生“恶”,就会产生“苦”。但入世修行,必须符合大环境的“善恶”标准,而不是自己的“善恶”标准。大环境的“善恶”标准,就是“法律与道德”。
因此,在生活中,不论遇到任何个人或任何事,第一念是善是恶,第二念必须转换为符合“道德与法律”的念头。第一念,往往是一个人的习性。如一位经常作恶的人,第一念肯定是恶,而第二念能不能转换,是修行的关键。又如一位宗教信仰者,第一念的善,肯定是符合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入世,是要以周围的大环境为前提。
17.转念为善(二)
师兄问,目前社会人心难测,如果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或者有人作恶,到底管不管?
有关这些事情,要看修行者的世间智慧开发多少。先不论第一念是善是恶,第二念能转善,就是修行。但在一些环境下,做好事被讹诈,或惩治犯罪招惹麻烦,是有可能出现的。你可以短暂犹豫,这个过程间接开发了世间智。世间智的开发,关键就在反思能力。反思过后,结合各方因素,以最大能力行善。当然,管不了,走了也不算错,但必须会转念。入世修行,难度很大,然而世间智开发很快,出世就没有这么多顾忌。
18.万物之心
宇宙之中的一切物质,如天与地、人类、动物、植物等,皆有自己的运行模式,皆有从生到死的运行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动物等,“心”控制行为,是显而易见的,而目前科学界已经证实,植物也是有“心”的。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是,“天与地”可曾有“心”?当然,天与地,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检测不出“心”的存在。但现在,众所周知的,是“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等天体各自的运行规律。此处,运行规律,就是“心”的显现。
19.万物一体
人与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同一件事,行为作风之所以不同,在于“念头”产生的当下,“善恶”标准是不一样的。善恶的标准,是依据一个人外在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制度法规等等,综合产生的“智慧”层级。当然,智慧,也是人与普通动物的重要划分依据。倘若抛开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与动物,乃至与万物,历缘对境时,本心是一样的,只不过“心与念头”,掺杂的“善恶”不同,造成运行规律的不同。
因此,万物一体,也就是万物超越“善恶”的本心,是没有区别的存在。
20.万物的区别
经典里面,把万物分为“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两大类。如人类、动物等,对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感受,有明显的觉知能力,属于“有情众生”;如植物、山河大地等,对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感受,没有明显的觉知能力,属于“无情众生”。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实,经典里面的“无情众生”,是最接近“道”的存在。无情众生,无我无私的为万物付出,不求回报,并且身处众生不喜欢的地方。道,无形无相,而无情众生,有形有相,是道的参照物。
21. 二元对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接触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会产生习性的判断,接而影响行为。如遇见喜欢的人,看到喜欢事,就会产生“善”,接而产生“乐”。倘若遇见不喜欢的人,看到不喜欢的事,就会产生“恶”,接而产生“苦”。
善与恶、苦与乐之间的关系,就是学术界探讨的“二元对立”。目前学术界,在分析“二元对立”时,大多是以观察万物的方式,用以给普通人通俗化的诠释,此种方式不能说错。但本人是搞实修实证的,从修行与悟道的角度来说,以“当下一念”分析,再反观万物,才能更好的诠释“二元对立”。
22. 二元对立的产生
身在红尘,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每当听到别人评价你,违逆自己的心念时,就会产生恶;随顺自己的心念时,就会产生善。每当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违逆自己的心念时,就会产生恶;随顺自己的心念时,就会产生善。
当然,有人会说,我听到、看到时,内心没有丝毫“善与恶”的观点,是“不善不恶”的状态,这不是“三元对立”吗?想理解这个问题,必须搞懂“无明”。无明,就是不善不恶,是产生“善与恶”的根源。如我们听到一句话,看到一个人,刚开始是“不善不恶”的状态,但每天听到、看天看到,慢慢就会产生“善与恶”。
23. 超越二元对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闪现的每一个念头,有三种状态:善、恶、不善不恶。但通常,“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只因产生“善与恶”的念头之后,能够促使“身体与语言”等行为的出现,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事、物。
“善与恶”,是“我执”的体现,而“不善不恶”可以产生“善与恶”,同样是“我执”,三者是在“无常”之中相互变化的。在探讨“离苦之道”时,探讨过“离苦”的办法,就是把“我执”全部清除,即可到达“无我”之境。因此,只有体悟“无常与无我”,才有可能超越“二元对立”。


IP属地:河南1楼2020-05-04 19: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