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王阳明晚年把“必有事”同他的致良知主张联系起来,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
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这就是《中庸》说的“道不可须臾而离”。象山常说“道外无事,事外无道”。既然道“不可须臾而离”,那么事便是“不可须臾而无”,故“必有事焉”。
(阳明)先生曰:“颜子‘欲罢不能’,是真见得道体不息,无可罢时。若功夫有起有倒,尚有可罢时,只是未曾见得道体。”
道体就是天理,“无可罢时”就是必有事。 天理之流行不息,具体表现为万物之时时变迁。人处万物之中就要时时应变,应变即事,时时应变,时时有事,故必有事焉。应变之道,就是理,理出自良知,“致我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所以必有事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必有事。
(2)
必有事的重点在于“闲时能不闲”。
必有事,即有所事,事是当理之事,是自己的当做事。必有事功夫的关键在于闲时要有所事。
王龙溪说:“吾人必有事功夫,不论闲忙,须时时兢业,始不致空过耳。”
兢业,即兢兢业业。人在闲时,时间容易浪费掉,即王龙溪说的“空过”。
“古云“必有事”,是闲忙动静,只有此一事,只在此一念上讨生死。闲时能不闲,忙时能不忙。”(王龙溪)
闲忙是外境的闲忙,人不能被外境左右,不能闲时懈怠,忙时慌乱。人自身应该时时有主意,时时有主张,心里要时时有事,这就是必有事的功夫。眼前无事时,心不能懈怠,不能想着娱乐,可以把一些不是很紧迫的当作之事及时做了,也可以积极预谋未来。
必有事,时时有所事,心时时有所专注,则邪思妄念无从生起。
(3)
比如守城,未有敌人来犯时,守军就该加固城墙,准备弓箭与滚石,要有事,不能无事,不能懈怠,这就是勿忘;敌人来犯时,守军沉着应对,忙而不乱,因为有了前期准备,不至于很吃力,这就是勿助。加固城墙与实际战斗,都是应敌之事。
孟子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未雨绸缪。未雨之时,就是闲时,此时不能无事,要有“绸缪”之事。国家闲时,不能无事,不能“般乐怠敖”,而是要有事,要及时“明其政刑”。国家如此治理,就能无敌于天下;人如此修身,就能无灾无祸。
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王阳明晚年把“必有事”同他的致良知主张联系起来,说“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
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这就是《中庸》说的“道不可须臾而离”。象山常说“道外无事,事外无道”。既然道“不可须臾而离”,那么事便是“不可须臾而无”,故“必有事焉”。
(阳明)先生曰:“颜子‘欲罢不能’,是真见得道体不息,无可罢时。若功夫有起有倒,尚有可罢时,只是未曾见得道体。”
道体就是天理,“无可罢时”就是必有事。 天理之流行不息,具体表现为万物之时时变迁。人处万物之中就要时时应变,应变即事,时时应变,时时有事,故必有事焉。应变之道,就是理,理出自良知,“致我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所以必有事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必有事。
(2)
必有事的重点在于“闲时能不闲”。
必有事,即有所事,事是当理之事,是自己的当做事。必有事功夫的关键在于闲时要有所事。
王龙溪说:“吾人必有事功夫,不论闲忙,须时时兢业,始不致空过耳。”
兢业,即兢兢业业。人在闲时,时间容易浪费掉,即王龙溪说的“空过”。
“古云“必有事”,是闲忙动静,只有此一事,只在此一念上讨生死。闲时能不闲,忙时能不忙。”(王龙溪)
闲忙是外境的闲忙,人不能被外境左右,不能闲时懈怠,忙时慌乱。人自身应该时时有主意,时时有主张,心里要时时有事,这就是必有事的功夫。眼前无事时,心不能懈怠,不能想着娱乐,可以把一些不是很紧迫的当作之事及时做了,也可以积极预谋未来。
必有事,时时有所事,心时时有所专注,则邪思妄念无从生起。
(3)
比如守城,未有敌人来犯时,守军就该加固城墙,准备弓箭与滚石,要有事,不能无事,不能懈怠,这就是勿忘;敌人来犯时,守军沉着应对,忙而不乱,因为有了前期准备,不至于很吃力,这就是勿助。加固城墙与实际战斗,都是应敌之事。
孟子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未雨绸缪。未雨之时,就是闲时,此时不能无事,要有“绸缪”之事。国家闲时,不能无事,不能“般乐怠敖”,而是要有事,要及时“明其政刑”。国家如此治理,就能无敌于天下;人如此修身,就能无灾无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