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存在的低级错误给各位借鉴下:
1、作文低级错误是比较让人无语的,但确实又经常会碰到。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用的编辑器本身不提供纠错功能。比如我的学生爱使用某软件编译latex论文,但该软件未提供自动纠错的功能,导致语言上低级错误不容易被发现。二是学生没认真检查,自以为论文写好,剩下的事都是导师的了。这种情况非常干扰评审的连续阅读,导致评审不愿意继续往下完成评审,而草草找个理由拒稿了。
举例来说:
a) 第三人称以及时态上的低级错误,如We has; Aristotle says...
b) 单复数的乱用,如Studys;
c) 拼写错误,如Stuyd
d) 长句的乱用,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在英文水平没到的情况下用长句。有些学生一句话能写到三至四行,常让我冷汗不止、费尽脑力才能解开谜团、准确理解。
e) 即使是中文文章,也是如此。学生由于缺乏写作的习惯,文章口语化的表述、采用拼音打字二义性导致的错误输出、甚至冗余性极强的表达方式,都屡见不鲜。
2、缺乏科技论文写作锻炼时产生的问题,它会导致评审以为作者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从而低估论文的含金量。
举例来说:
a) 括号和引用文献前应加的半个空格,如“平猫 (为笔名)”,“平猫 [30]”。
b) 图表的不顶宽习惯;如果页宽空格足够,应该尽可能顶格,避免空间的浪费
c) 图表线型、颜色都应该保持有区分度,尽量不要使用绿线,因为打印后会看不清。有些评审喜欢打印出来看,发现看不了的话,自然印象分往下打了。另外,多条曲线比较时不要用相同线型。
d) 图的坐标轴数字尽可能调大一些,不要让人看不清。
e) 排版中,只有一两个字的行,可以通过调整语句来缩去此行。
f) 参考文献,作者的姓名缩写应全文一致。如在不同参考文献中出现M Ping、Mao Ping、Ping M,这就是不一致的表现。
g) 论文标题中该大写的不能小写,如Bayesian。会议或期刊的名字,不要直接从网上抄。如CVPR, IEEE Conference on 应改为IEEE Conference on CVPR。对于网上抄来的只有一页的文章,尤其需要检查合理性。
h) 数学符号应该一直保持数学符号的写法,不要在正文中就偷懒用N,X之类的字体。
这些点如果都能做好,不仅能提高论文的质量,也能培养学生完美主义的审美情操。这对于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或从事科研,能自觉把事情做到精细、完美显然是有帮助的。
1、作文低级错误是比较让人无语的,但确实又经常会碰到。原因有二,一是学生用的编辑器本身不提供纠错功能。比如我的学生爱使用某软件编译latex论文,但该软件未提供自动纠错的功能,导致语言上低级错误不容易被发现。二是学生没认真检查,自以为论文写好,剩下的事都是导师的了。这种情况非常干扰评审的连续阅读,导致评审不愿意继续往下完成评审,而草草找个理由拒稿了。
举例来说:
a) 第三人称以及时态上的低级错误,如We has; Aristotle says...
b) 单复数的乱用,如Studys;
c) 拼写错误,如Stuyd
d) 长句的乱用,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在英文水平没到的情况下用长句。有些学生一句话能写到三至四行,常让我冷汗不止、费尽脑力才能解开谜团、准确理解。
e) 即使是中文文章,也是如此。学生由于缺乏写作的习惯,文章口语化的表述、采用拼音打字二义性导致的错误输出、甚至冗余性极强的表达方式,都屡见不鲜。
2、缺乏科技论文写作锻炼时产生的问题,它会导致评审以为作者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从而低估论文的含金量。
举例来说:
a) 括号和引用文献前应加的半个空格,如“平猫 (为笔名)”,“平猫 [30]”。
b) 图表的不顶宽习惯;如果页宽空格足够,应该尽可能顶格,避免空间的浪费
c) 图表线型、颜色都应该保持有区分度,尽量不要使用绿线,因为打印后会看不清。有些评审喜欢打印出来看,发现看不了的话,自然印象分往下打了。另外,多条曲线比较时不要用相同线型。
d) 图的坐标轴数字尽可能调大一些,不要让人看不清。
e) 排版中,只有一两个字的行,可以通过调整语句来缩去此行。
f) 参考文献,作者的姓名缩写应全文一致。如在不同参考文献中出现M Ping、Mao Ping、Ping M,这就是不一致的表现。
g) 论文标题中该大写的不能小写,如Bayesian。会议或期刊的名字,不要直接从网上抄。如CVPR, IEEE Conference on 应改为IEEE Conference on CVPR。对于网上抄来的只有一页的文章,尤其需要检查合理性。
h) 数学符号应该一直保持数学符号的写法,不要在正文中就偷懒用N,X之类的字体。
这些点如果都能做好,不仅能提高论文的质量,也能培养学生完美主义的审美情操。这对于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或从事科研,能自觉把事情做到精细、完美显然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