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0,11年,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快到我从一名学生变成了一名社会人士,快到父母禁止你谈恋爱变成了父母开始催婚,快到我已经认不出来这部陪伴我青春的终极系列,快到我已经找不到当时的心境了。
从2005年的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3、终极X宿舍、终极恶女、终极一班4、终极一班5、新终极三国。不止11年,足足过去了15年。15年期间,可米公司换了一批又一批成员,终极系列换了一个又一个演员。从飞轮海、东城卫、五虎将、曾沛慈、蔡云寒、蔡五熊等等等等为我们贡献了感动、热血的画面。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初衷
由于2005年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以及还在上学的缘故,我追的第一部剧并不是终极一班,而是终极三国。那个时候喜欢炎亚纶主演的霹雳MIT,后来听同学说终极三国炎亚纶有参演,开始追这部剧,那个时候不知道炎亚纶是客串,甚至都不懂客串的含义是什么,就兴致勃勃的看了下去。2009年我考上了大学,从没有想过自己追一部电视剧追了足足两年,每周日都守在学校图书馆的电脑面前(当时终极三国是周播剧,63级足足播了2年)。并且在更新之前不断地刷前面的剧集。后来也不断地反复去刷,到现在剧里的每个剧情,台词都能背得下来。为五虎、修、会长的兄弟情感动、为修大师的无奈着急、为修香的爱情祈祷........后来在同学的推荐下,补齐了终极一班和终极一家,看了也不止一遍。那个时候,对终极系列的喜爱的唯一和狂热的,话说我是修香粉。
到了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3、终极X宿舍以及终极恶女的这几年,我不得不承认,我已经失去了当时的激情,或者说,这部剧对于终极系列老粉来说已经背离初衷。但我还是看了下去,只因为修、大东、曾沛慈。但是失去了反复看的热情。 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追剧,只是在追情怀,但不得不说,我依旧抱着希望,虽然一次次的在失望。
到了终极一班4的时候,当修变成了客串,大东只出现了几秒钟,剧情已经被编的面目全非,剧里出现的都是我们陌生的演员的时候,我就在想,属于我们的终极回忆也到此为止了,我们的青春彻底结束了。终极一班4我都看了,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这根本就不是属于老粉的终极系列。
到了终极一班5,新终极三国的时候,我想重点说一下新版终极三国,沛慈变成了客串,修活在了台词里,看了这两部剧真的让人火大。尤其是新终极三国,台词一模一样姑且说是情怀,但是,前面有那么优秀的终极三国2009打底子,就改编成这个德性。台词演员念的要多生硬有多生硬,乱七八糟的梗,不会弹琴的刘备给弄个音响是什么鬼,还有刘备,你作为大哥,你的主见呢?祭天大典的表现让人能吐槽个三天三夜。剧情完全OOC,演员完全崩人设。更重要的是兄弟情怀,家国义士,完全体现不出来,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梗。
有人说新版终极三国特效特别好,华丽,视觉盛宴。我承认,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快餐类的电视剧已经成为这个行业一个趋势,但是这是对的吗?况且,好的特效这并不是值得称道的地方。终极系列之所以能让我们这些老粉这么热衷,主要支撑的还是内容吧,兄弟之间的情谊,跨时空鉴定的爱情,我们就是彼此背后的阳光。终极系列用这些将粉丝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却在之后只突出视觉盛宴抛弃了这些情感、有意义内容的输出。
我们也都知道,由于很多客观原因,终极系列的演员一批批的更迭的难免的。但是,我想说,从终极宿舍开始,劝退我们的不仅仅是演员,还有剧情内容。其实我想说,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对于曾沛慈、飞轮海、陈德修、陈乃荣、五虎将等等来说,他们也都是新人,新的演员。他们却塑造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我们永远忘不了狂傲的大东、呆萌的夏天、霸气的孙策,永远忘不了优雅的亚瑟、衷心的兰陵王,永远忘不了吃货盟主、很难生气的丁小雨,永远忘不了弹琴不谈情的修以及遇到阿香之后爱妻狂魔修,永远忘不了古灵精怪的孙尚香和傲娇的雷婷,永远忘不了五熊、蔡云寒、夏天阿公,董卓,大乔,小乔,会长,五虎将等等等等。这是优秀的演员和剧本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纪念和回忆。但是之后,我们会发现,终极剧集全都是靠老演员在撑,当曾沛慈、飞轮海、陈德修、陈乃荣、五虎将等等不再出现的时候,终极系列变成了一盘散沙。所以我在想可米未来再也拍不出终极三国了吧!
我感激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3、终极恶女、终极宿舍陪伴我的青春,我们既然不能够让时光倒流,那这些美好的、深刻的、感动的、热血的青春回忆,就让它们留在那里吧,留在我们心里!
2020年3月17日22:25分,听说修和大东拍了《干将莫邪》莫名想哭的终极老粉记
从2005年的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3、终极X宿舍、终极恶女、终极一班4、终极一班5、新终极三国。不止11年,足足过去了15年。15年期间,可米公司换了一批又一批成员,终极系列换了一个又一个演员。从飞轮海、东城卫、五虎将、曾沛慈、蔡云寒、蔡五熊等等等等为我们贡献了感动、热血的画面。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初衷
由于2005年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以及还在上学的缘故,我追的第一部剧并不是终极一班,而是终极三国。那个时候喜欢炎亚纶主演的霹雳MIT,后来听同学说终极三国炎亚纶有参演,开始追这部剧,那个时候不知道炎亚纶是客串,甚至都不懂客串的含义是什么,就兴致勃勃的看了下去。2009年我考上了大学,从没有想过自己追一部电视剧追了足足两年,每周日都守在学校图书馆的电脑面前(当时终极三国是周播剧,63级足足播了2年)。并且在更新之前不断地刷前面的剧集。后来也不断地反复去刷,到现在剧里的每个剧情,台词都能背得下来。为五虎、修、会长的兄弟情感动、为修大师的无奈着急、为修香的爱情祈祷........后来在同学的推荐下,补齐了终极一班和终极一家,看了也不止一遍。那个时候,对终极系列的喜爱的唯一和狂热的,话说我是修香粉。
到了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3、终极X宿舍以及终极恶女的这几年,我不得不承认,我已经失去了当时的激情,或者说,这部剧对于终极系列老粉来说已经背离初衷。但我还是看了下去,只因为修、大东、曾沛慈。但是失去了反复看的热情。 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追剧,只是在追情怀,但不得不说,我依旧抱着希望,虽然一次次的在失望。
到了终极一班4的时候,当修变成了客串,大东只出现了几秒钟,剧情已经被编的面目全非,剧里出现的都是我们陌生的演员的时候,我就在想,属于我们的终极回忆也到此为止了,我们的青春彻底结束了。终极一班4我都看了,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这根本就不是属于老粉的终极系列。
到了终极一班5,新终极三国的时候,我想重点说一下新版终极三国,沛慈变成了客串,修活在了台词里,看了这两部剧真的让人火大。尤其是新终极三国,台词一模一样姑且说是情怀,但是,前面有那么优秀的终极三国2009打底子,就改编成这个德性。台词演员念的要多生硬有多生硬,乱七八糟的梗,不会弹琴的刘备给弄个音响是什么鬼,还有刘备,你作为大哥,你的主见呢?祭天大典的表现让人能吐槽个三天三夜。剧情完全OOC,演员完全崩人设。更重要的是兄弟情怀,家国义士,完全体现不出来,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梗。
有人说新版终极三国特效特别好,华丽,视觉盛宴。我承认,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快餐类的电视剧已经成为这个行业一个趋势,但是这是对的吗?况且,好的特效这并不是值得称道的地方。终极系列之所以能让我们这些老粉这么热衷,主要支撑的还是内容吧,兄弟之间的情谊,跨时空鉴定的爱情,我们就是彼此背后的阳光。终极系列用这些将粉丝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却在之后只突出视觉盛宴抛弃了这些情感、有意义内容的输出。
我们也都知道,由于很多客观原因,终极系列的演员一批批的更迭的难免的。但是,我想说,从终极宿舍开始,劝退我们的不仅仅是演员,还有剧情内容。其实我想说,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对于曾沛慈、飞轮海、陈德修、陈乃荣、五虎将等等来说,他们也都是新人,新的演员。他们却塑造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我们永远忘不了狂傲的大东、呆萌的夏天、霸气的孙策,永远忘不了优雅的亚瑟、衷心的兰陵王,永远忘不了吃货盟主、很难生气的丁小雨,永远忘不了弹琴不谈情的修以及遇到阿香之后爱妻狂魔修,永远忘不了古灵精怪的孙尚香和傲娇的雷婷,永远忘不了五熊、蔡云寒、夏天阿公,董卓,大乔,小乔,会长,五虎将等等等等。这是优秀的演员和剧本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纪念和回忆。但是之后,我们会发现,终极剧集全都是靠老演员在撑,当曾沛慈、飞轮海、陈德修、陈乃荣、五虎将等等不再出现的时候,终极系列变成了一盘散沙。所以我在想可米未来再也拍不出终极三国了吧!
我感激终极一班、终极一家、终极三国、终极一班2、终极一班3、终极恶女、终极宿舍陪伴我的青春,我们既然不能够让时光倒流,那这些美好的、深刻的、感动的、热血的青春回忆,就让它们留在那里吧,留在我们心里!
2020年3月17日22:25分,听说修和大东拍了《干将莫邪》莫名想哭的终极老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