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边已经有两个月,认识身边这群人也已经有两个月,这两个月内我们一起去acm游泳,一起去朋友家露营,一起去费城,还努力追赶碰巧遇见的观光巴士,一起去匹兹堡购物,去奥莱购物,一起吐槽工作里面受到的各位委屈和欢乐,一起看独立日的烟花,看Rocky gap的演唱会,一起去工作的地方划船,还翻了船,一起抱着每个可爱的小宝宝努力合影,一起去主厨家做客打游戏.......
两个月也收到了来自很多朋友的礼物,经常带我们出去玩的Brittany的巧克力草莓,印度Renee阿姨的手链,Christine的中英双译的圣经,长得超像花木兰的Sarah的韩国泡面和四川冒菜,ACM学校迎新阿姨送的水和logo贴,每个工作日Stephenie带的薄荷巧克力,mm豆和各种小零食,supervisor送的优秀员工贴......
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来之前一直幻想着国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和国内差别很大,但是在这两个月的生活里面,我几乎习惯了所谓的各种差异,因为在目前看来除了饮食差异之外,大家都是该笑就笑,该打招呼打招呼,开的玩笑也都懂,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现实我们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远远比在来之前了解得更容易接受,能够打动人的文化不会给每个人设限,它会给每个人充分的自由去表达,也会给所有人留有余地,在所有人的承受范围之内。
我上个月和朋友在讲,美国人有时候对中国的认知始终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他们看我们就好像我们看印度,包括目前香港和台湾也并不了解中国这片大陆,但是我们正在越来越好,所有人所有地区都在越来越好,在各种跨国文化交流或者跨国企业经济来往之中,整个世界的文化和经济的差距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缩小,我们没有在做井底之蛙,我们也让别的蛙看到了大家都不是井底之蛙,我们都在过着同样的生活。
不过,虽然我们整体的差距不大,但是我却觉得个体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我很惊讶的一件事情是在美国六七十岁的很多老人仍然热爱运动(可能只是部分,但在中国我对六七十岁的老人印象是广场舞和公园散步,不会做健身房跑步和游泳这种略微激烈的运动),在我经常偷懒的健身房每天都可以看见很多老人每天都在,游泳池一周三次每次那些老人都要打水中排球,我在游泳池认识了拥有很大农场和教授老公的Chris,每次都带外孙女来的Kenny,侄女在中国因为签证问题无法办理美国入学的Martha,白胡子白头发的可爱大叔David......很多很多人我记不住名字他们每次见我都会亲切地喊我问我日常,上周还和我讨论香港问题,也是很气愤民主不应该通过暴力的形式来表达,还嘱咐我take care哈哈哈哈哈。
还有在自助餐工作时,认识了一对韩国夫妇,还有一对经常西装革履的美国夫妇,他们几乎在楼上豪华hotel住了一个月,每次都十分nice的和我打招呼,在自助餐(buffet)能够体现差异的就是来这里度假的几乎全是高龄老人,有的甚至推着助力车,拄着拐,也要来吃高甜度高咸度的自助餐食物,我当时有留心观察他们老年人的着装,有的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虽然衣着朴素但是不俗,让人觉得素质好而且素养好,有的看起来就有点招摇过市过分华丽,然后从个人观点得出:每个人这一生通过不同的努力都可以获得相当体面的生活,但是当你越长越大时就会发现,我们靠自己的能力可以买得起昂贵的车子,可以穿得起昂贵的衣服,可以拥有无比宽敞的房子,但是区别在哪呢?有的人可以把生活过到昂贵的高度,而有的人不能。
回到这几个月的经历上面,虽然有时候会受到来自工作的委屈,虽然有时候会和身边的人闹点不愉快,但是我们都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时间来冲淡,一旦我们到了临近离别临近结束的节点,我们只会去思考我们在这段经历中收获了什么,成长了什么,大大小小的矛盾和痛苦早已不值得拎出来细究,我们会发现,不断向前行进的生活会让我们什么都过得去。
两个月也收到了来自很多朋友的礼物,经常带我们出去玩的Brittany的巧克力草莓,印度Renee阿姨的手链,Christine的中英双译的圣经,长得超像花木兰的Sarah的韩国泡面和四川冒菜,ACM学校迎新阿姨送的水和logo贴,每个工作日Stephenie带的薄荷巧克力,mm豆和各种小零食,supervisor送的优秀员工贴......
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来之前一直幻想着国外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和国内差别很大,但是在这两个月的生活里面,我几乎习惯了所谓的各种差异,因为在目前看来除了饮食差异之外,大家都是该笑就笑,该打招呼打招呼,开的玩笑也都懂,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现实我们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远远比在来之前了解得更容易接受,能够打动人的文化不会给每个人设限,它会给每个人充分的自由去表达,也会给所有人留有余地,在所有人的承受范围之内。
我上个月和朋友在讲,美国人有时候对中国的认知始终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他们看我们就好像我们看印度,包括目前香港和台湾也并不了解中国这片大陆,但是我们正在越来越好,所有人所有地区都在越来越好,在各种跨国文化交流或者跨国企业经济来往之中,整个世界的文化和经济的差距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缩小,我们没有在做井底之蛙,我们也让别的蛙看到了大家都不是井底之蛙,我们都在过着同样的生活。
不过,虽然我们整体的差距不大,但是我却觉得个体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我很惊讶的一件事情是在美国六七十岁的很多老人仍然热爱运动(可能只是部分,但在中国我对六七十岁的老人印象是广场舞和公园散步,不会做健身房跑步和游泳这种略微激烈的运动),在我经常偷懒的健身房每天都可以看见很多老人每天都在,游泳池一周三次每次那些老人都要打水中排球,我在游泳池认识了拥有很大农场和教授老公的Chris,每次都带外孙女来的Kenny,侄女在中国因为签证问题无法办理美国入学的Martha,白胡子白头发的可爱大叔David......很多很多人我记不住名字他们每次见我都会亲切地喊我问我日常,上周还和我讨论香港问题,也是很气愤民主不应该通过暴力的形式来表达,还嘱咐我take care哈哈哈哈哈。
还有在自助餐工作时,认识了一对韩国夫妇,还有一对经常西装革履的美国夫妇,他们几乎在楼上豪华hotel住了一个月,每次都十分nice的和我打招呼,在自助餐(buffet)能够体现差异的就是来这里度假的几乎全是高龄老人,有的甚至推着助力车,拄着拐,也要来吃高甜度高咸度的自助餐食物,我当时有留心观察他们老年人的着装,有的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虽然衣着朴素但是不俗,让人觉得素质好而且素养好,有的看起来就有点招摇过市过分华丽,然后从个人观点得出:每个人这一生通过不同的努力都可以获得相当体面的生活,但是当你越长越大时就会发现,我们靠自己的能力可以买得起昂贵的车子,可以穿得起昂贵的衣服,可以拥有无比宽敞的房子,但是区别在哪呢?有的人可以把生活过到昂贵的高度,而有的人不能。
回到这几个月的经历上面,虽然有时候会受到来自工作的委屈,虽然有时候会和身边的人闹点不愉快,但是我们都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时间来冲淡,一旦我们到了临近离别临近结束的节点,我们只会去思考我们在这段经历中收获了什么,成长了什么,大大小小的矛盾和痛苦早已不值得拎出来细究,我们会发现,不断向前行进的生活会让我们什么都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