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雄才:
1176年,鲍德温成年了,15岁的他开始正式掌管王国。登基伊始,少年便展示出超越年龄的不俗眼光。像史学家所说:“鲍德温承担了全部权力,很快就表明他能够用强大的头脑来弥补任何身体残疾。”
他拒绝和萨拉丁继续议和,力图在阿尤布势力收紧十字军王国脖子上的绞索前打破困局。两国开始了较量,鲍德温没有从正面攻击萨拉丁军队,而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让对方不得不退兵。
年轻的麻风王还意识到埃及才是阿尤布王朝命脉所在,他极力推动和拜占庭帝国联盟攻打埃及,但复杂的政治派系和突发变故让计划成为泡影。每位高高在上的贵族大人并不觉得这样会有益于整个十字军国家,他们只关心自己手中的筹码和一亩三分地。
文章开头提到的蒙吉萨之战就此爆发。萨拉丁的2万6千大军本想一举席卷圣地攻灭耶路撒冷,却不料大败于少年麻风王之手。英姿勃发的鲍德温成为了耶路撒冷名副其实的拯救者。
现实总会比人们耳口相传的传奇故事更冷酷。胜利不仅没有缓解鲍德温的痛苦,反而由于率军作战风餐露宿,让他的皮肤创口急速恶化。不仅右手,身躯、双腿和面部也相继遭到病毒侵袭。原本俊朗的外表慢慢变得不能示人,绷带和面罩或许成为了鲍德温越来越依赖的装扮。
他没有像常人那般贪恋权位,他给十字军发源地的法国国王写去书信,肯请西欧能选出一位称职的新国王来替代自己。
“双手双脚不能动弹对治理一个国家来说实在算不上有益之事。......可是如今没有谁能来治愈我的病症。更何况阿拉伯人入侵的威胁每日每夜萦绕在圣地上空,我的疾病让他们有恃无恐。像我这般衰弱之人早已不适合掌管一个国家了。因此,我诚挚的请求您,从法国贵族当中选出一位来掌管这神圣的王国。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将全心迎接您派来接替我的继任者......”
真诚不一定会有回应。法国人忙于解决自己的麻烦,没有搭理麻风王着眼大局的请求。少年只能继续留在王位上,人们依旧爱戴他。“他们忠于他,敬爱他,鼓励他,他们对于这样一位国王心悦诚服......他们一点也不在乎他的麻风病。”
(中世纪,麻风病患者通常会受到歧视排斥,甚至更严重的对待)
责任和压力让鲍德温选择尽力而为,他一直试图寻找合适的继任者。可从内部指定继承人的安排困难重重,没有哪一派贵族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萨拉丁很快东山再起,他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可以被轻易击败的角色。鲍德温不能不一次又一次拖着病体出征,在人们夹道送别的崇拜和欢呼之中,他经历着巨大的折磨。
蒙吉萨之战两年后,鲍德温国王在北部地区的巴尼亚斯遭到萨拉丁侄儿所部突袭。敌人冲来之时,鲍德温胯下马受了惊,一位忠诚部下为了拯救国王而负伤牺牲。两月后,鲍德温再次出击西顿,他和圣殿骑士团一位大师击败了阿尤布袭击骑兵队,但萨拉丁主力大军随之而至。混战险境中,麻风王不幸落马。就在敌兵四集之时,某个不知名的骑士勇敢跳下坐骑,主动把艰难挣扎的鲍德温一把背在背上徒步逃离,士兵们见状,自发扑上去和众多围攻敌军奋战,用生命掩护了国王安全撤离。
随着时间流失,鲍德温国王好似燃烧的蜡烛,慢慢快要将自己消耗殆尽。草药药膏、温泉放血都无法抑制可怕的疾病。20出头的他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跃马先驱,也不能向父亲那样踱步行走,甚至就连睁眼视物都难上加难了。
麻风王勉力支撑,好不容易为姐姐西比拉(Sibyl)找到了一位肯前往圣地的法国夫婿——盖伊(Guy of Lusignan)。正在希望浮现的时候,人们却发现这只是个鲁莽轻率之人。盖伊无法团结各派,稳定局面。他只是顾着和雷纳尔德袭击过往商队,抢掠金银填满腰包。
(尽管和影片描绘有差异,但耶路撒冷最后确是丢在二人之手)
有人浪费光阴消费生命的时候,总以为他人也会一样。
1183年,萨拉丁稳步推进的霸业已见端倪,占领阿勒颇后完成了对耶路撒冷地区的全面包围。麻风王只能以一己之力挽救危局,他于贝尔沃堡、贝鲁特击退了敌军。当这一年萨拉丁挥师围困约旦的凯拉克城堡时(Kerak castle),少年国王让随从们抬着自己前往战场。他躺在轿床上,连支起身躯都要费尽力气,他也看不清远处发生了什么,只是希望能勉强举起佩剑指挥队伍进军。
萨拉丁望见了鲍德温那熟悉的旗帜徽章,虽然他可能没有见到轿床上的国王,但苏丹清楚那个击败自己的少年还活着。两军对峙片刻,素来谨慎的萨拉丁选择撤退,在他看来,优势之下的冒险并不值得,而且难以保证鲍德温又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第二年,萨拉丁卷土重来。当看到鲍德温同样赶到时,他又一次主动撤离了。
(经过艺术加工的双王会面更有气势)
街头巷尾,十字军王国的人们传说着国王两次不战退敌的神迹,大家惊呼着、欢笑着,完全不曾考虑他们的少年国王为此又付出了多少生命力做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