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的美国之行结束了,到现在还有一种在梦里的感觉,朦朦胧胧,但它又真实地存在过。
有些想念那里的人们,告别之日他们经典的American smile 还留在我的脑海。我和他们约定,未来一定会再相见。
报名这个项目的初心是,未来一定要出国留学,我至少要在出来之前来美国看一看。这一次看了四所学校:Stanford,UCR,UCLA,UCB。UCLA的校园很宽敞,走在校园内擦肩而过的学生是那么富有朝气、充满力量,和我在国内的感受完全不同。他们意气风发,谈笑风生,昭示着这个国家青年群体的青春蓬勃;去斯坦福时是周末,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见到他们学校的学生的学习日常,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所学校的智慧;各种各样用名人命名的教学楼、研究室;风格多变别的教学建筑,还有小松鼠在林间转来转去。这一切一切的美好都在时时刻刻召唤着我内心的理想;所庆幸的是现在是大一,我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去争取我想要的,我要更加努力,我想成为斯坦福的学生。
美国家庭的住宿生活也让我恋恋不舍。家里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和一个2岁的小男孩。两个人很调皮,有时候很可爱但更多时候让人糟心,不过这也让我和我的室友两个人意识到了以后生小孩不能生两个,要多赚钱请保姆(?)看着我们家的大姐忙上忙下,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虽然同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样要上班,但我的母亲的活更多;寄宿家庭里有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不扫地、不拖地、洗好的衣服是我们帮忙折,上班时间也只是一个下午的1:00-5:00。想想自己的妈妈,年轻时也要拉扯着两个小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凌晨睡觉,全家人的衣服一个人洗一个人晒,碗筷自己洗,也从来没有请过别人帮忙,更不会抱怨或者喊累。一对比之下既让我理解了我的妈妈到底有多么不容易,仿佛突然之间成长;又加深了我对妈妈的感激,感谢她的无私付出和数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还激起了我对我妈妈的愧疚,对我的叛逆和不尊重无地自容。不过这点我们和寄宿家庭的妈妈也谈过,她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只要你向妈妈道歉,妈妈一定可以原谅你的。所以我写好了封信,只是还没有送到我妈妈的手上。未来的日子里,一定会好好孝敬妈妈。
还有就是去Isaiah Rock当志愿者的经历,真算得上是人生财富了。整理过期食品又脏又累,但整洁如新宛如重新装修后的储藏室让我们成就感噌噌噌往上涨。尤其在篝火边谈话,那位女士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高尚品质受益终生。她向我分享了她年轻时到广州的交换生项目的经历,她当时住在一个广州的家庭里。有一次一起上街购物,她家的小男孩想给一个没有四肢的乞丐钱,却被他的父亲拽住衣领阻止并且呵斥,她感到十分不解。我向她解释到中国有很多假乞丐,他们故意砍断身上的部位来换取人们的同情心。她反问我道:他们为了钱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你不觉得他们内心实际上还是非常需要关心和爱的吗?我如梦初醒。这么多年来是不是我一直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得到”的准绳去要求自己和他人,而忽视了这群是有多么走投无路才会选择余生相伴残疾来换取微薄收入的人们,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啊。
当时突然就很惭愧。我们团的Lina姐接着问道那位女士,你们不会调查来向你们索要事物的人的背景吗?她回答道:不会。即便对方开着玛莎拉蒂来找她要食物,她依然会给。为什么?因为她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家当时刚破产,开着豪车领救济,内心忐忑不安,但还是被当时的人温柔以待。世界以温柔对待她,她便以温柔回报这个世界。临走时我向她道谢,告诉她我真的学到了一课,她拥抱着我说,那就告诉更多的人吧。所以未来的小曾会更多地去参与志愿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这次旅途中也有很多值得和回味的景色,Santa Monica Pier的落日余晖,Golden Bridge 的壮观恢弘,Universal Studio 的丰富想象等等,历历在目。这次旅行真的很值得。
有些想念那里的人们,告别之日他们经典的American smile 还留在我的脑海。我和他们约定,未来一定会再相见。
报名这个项目的初心是,未来一定要出国留学,我至少要在出来之前来美国看一看。这一次看了四所学校:Stanford,UCR,UCLA,UCB。UCLA的校园很宽敞,走在校园内擦肩而过的学生是那么富有朝气、充满力量,和我在国内的感受完全不同。他们意气风发,谈笑风生,昭示着这个国家青年群体的青春蓬勃;去斯坦福时是周末,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见到他们学校的学生的学习日常,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所学校的智慧;各种各样用名人命名的教学楼、研究室;风格多变别的教学建筑,还有小松鼠在林间转来转去。这一切一切的美好都在时时刻刻召唤着我内心的理想;所庆幸的是现在是大一,我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去争取我想要的,我要更加努力,我想成为斯坦福的学生。
美国家庭的住宿生活也让我恋恋不舍。家里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和一个2岁的小男孩。两个人很调皮,有时候很可爱但更多时候让人糟心,不过这也让我和我的室友两个人意识到了以后生小孩不能生两个,要多赚钱请保姆(?)看着我们家的大姐忙上忙下,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虽然同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样要上班,但我的母亲的活更多;寄宿家庭里有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不扫地、不拖地、洗好的衣服是我们帮忙折,上班时间也只是一个下午的1:00-5:00。想想自己的妈妈,年轻时也要拉扯着两个小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凌晨睡觉,全家人的衣服一个人洗一个人晒,碗筷自己洗,也从来没有请过别人帮忙,更不会抱怨或者喊累。一对比之下既让我理解了我的妈妈到底有多么不容易,仿佛突然之间成长;又加深了我对妈妈的感激,感谢她的无私付出和数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还激起了我对我妈妈的愧疚,对我的叛逆和不尊重无地自容。不过这点我们和寄宿家庭的妈妈也谈过,她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只要你向妈妈道歉,妈妈一定可以原谅你的。所以我写好了封信,只是还没有送到我妈妈的手上。未来的日子里,一定会好好孝敬妈妈。
还有就是去Isaiah Rock当志愿者的经历,真算得上是人生财富了。整理过期食品又脏又累,但整洁如新宛如重新装修后的储藏室让我们成就感噌噌噌往上涨。尤其在篝火边谈话,那位女士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高尚品质受益终生。她向我分享了她年轻时到广州的交换生项目的经历,她当时住在一个广州的家庭里。有一次一起上街购物,她家的小男孩想给一个没有四肢的乞丐钱,却被他的父亲拽住衣领阻止并且呵斥,她感到十分不解。我向她解释到中国有很多假乞丐,他们故意砍断身上的部位来换取人们的同情心。她反问我道:他们为了钱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你不觉得他们内心实际上还是非常需要关心和爱的吗?我如梦初醒。这么多年来是不是我一直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得到”的准绳去要求自己和他人,而忽视了这群是有多么走投无路才会选择余生相伴残疾来换取微薄收入的人们,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啊。
当时突然就很惭愧。我们团的Lina姐接着问道那位女士,你们不会调查来向你们索要事物的人的背景吗?她回答道:不会。即便对方开着玛莎拉蒂来找她要食物,她依然会给。为什么?因为她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他们家当时刚破产,开着豪车领救济,内心忐忑不安,但还是被当时的人温柔以待。世界以温柔对待她,她便以温柔回报这个世界。临走时我向她道谢,告诉她我真的学到了一课,她拥抱着我说,那就告诉更多的人吧。所以未来的小曾会更多地去参与志愿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这次旅途中也有很多值得和回味的景色,Santa Monica Pier的落日余晖,Golden Bridge 的壮观恢弘,Universal Studio 的丰富想象等等,历历在目。这次旅行真的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