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吧 关注:17,533贴子:219,876

二战攻占德国和奥地利西部的法国陆军中坚—驻非洲法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IP属地:加拿大1楼2020-02-20 23:00回复

    這裡“駐非 洲 法軍”即指國權法國(盟軍稱維希)駐法屬北非(北非军Armée d'Afrique,集团军级别)和西非(主要是達喀爾周圍)的陸軍。士兵由歐裔白人和當地人組成,軍官都是歐裔白人。


    IP属地:加拿大3楼2020-02-23 00:52
    回复
      @道济天下🌱
      法軍反攻歐陸的主力是維希(雖然這個詞在戰後由於politics原因幾乎成了‘通敵的法國人’代名詞)法國保留的正規軍


      IP属地:加拿大4楼2020-08-19 20:38
      回复

        L’Armée d’Afrique, armée du Maréchal 「法國北非軍,貝當元帥的北非軍」


        IP属地:加拿大5楼2020-12-03 12:16
        收起回复

          貝當停戰後宣布「新政權首先要保衛整個法國,即是法國本土和法國海外領土的緊密聯盟」,這實際是在為復仇作準備。停戰協議甫一簽署,法屬北非作戰總負責人兼摩洛哥總督的諾蓋斯將軍就確定了三項政策,同時魏剛在法國本土也有類似政策,均是在貝當授權下:
          第一,盡快将停戰框架下允許的武裝力量建設成一支精英部隊;


          IP属地:加拿大11楼2021-09-02 23:50
          回复

            第二,隱藏武器、物資和人數;第三,秘密準備新的動員。法國北非軍當時充斥著「復仇」精神,毫無「投降」意識,法屬北非被作為一個「再征服」法國本土停戰線以北以東地區的跳板。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21-09-03 00:18
            回复

              聖西爾軍校停戰後遷到普羅旺斯,該校1941年晉升的軍官作為法國北非軍指揮人員,參與了1943年突尼斯和1944年義大利戰役。


              IP属地:加拿大15楼2021-09-03 10:44
              回复

                隱藏行動在停戰後積極展開,槍支、大炮、卡車和彈藥等被秘密運往遠方...當納德和義大利停戰管控委員會設立後,他們對法國人有所懷疑,但隱藏行動卻沒有受到威脅利誘,也沒有走漏半點風聲。維琪政權給了德義一種「事事服從」的假象,掩蓋了復仇精神。
                值得註意的是,法屬北非沒有因為1940年法軍的失敗發生叛亂,跟1870年不同,因為法屬北非民眾「自發且一致地團結在貝當元帥周圍,貝當元帥就是法蘭西的化身」。
                倫敦和華盛頓的宣傳可以隨時質疑,但「法國本土和法國海外領土的團結」,至少在法屬北非是緊密的。為了防止這種緊密團結被破壞,1940年9月5號,貝當元帥委派魏剛將軍為維琪法國法屬北非全權代表,目的很清楚:以民事或軍事力量 « 對付任何勢力»,至少確保停戰框架不被限縮,維護法蘭西帝國的完整。


                IP属地:加拿大16楼2021-09-04 22:58
                回复

                  國權法國(盟軍稱維琪政權)「與德義停戰時期陸軍」下屬的秘密部門偽裝器材部(Service Camouflage du Matériel)的徽章。它背著軸心國停戰委員會大量收集違反停戰協定的「重型裝備」和作戰物資,也搞秘密研發工作,為重新武裝作準備。 截止1941年4月1號,偽裝器材部已有65000件單件裝備品、10000件組合裝備品(由不同構件組合的較複雜裝備品)、400門炮(含55門75毫米炮)、1000噸步兵軍需品(munitions這個詞多指彈藥)、1萬枚75毫米炮彈、15萬枚手榴彈、1.5萬台載具(包括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1000噸燃油等等物資登記在冊。
                  Au 1er avril 1941, le Service de Camouflage du Matériel disposait déjà de :
                  - 65.000 armes individuelles,
                  - 10.000 armes collectives,
                  - 400 canons (dont 55 de 75),
                  - 1.000 tonnes de munitions d'infanterie,
                  - 10.000 coups de 75,
                  - 150.000 grenades,
                  - 15.000 véhicules,
                  - 1.000 tonnes de carburant…


                  IP属地:加拿大18楼2021-09-05 21:10
                  回复

                    停戰框架最初只允許保有3萬人的北非軍,鈉德不久同意維琪法國以自己的力量來對付英聯邦-戴高樂聯軍的進犯。安齊熱將軍在德國威斯巴登(Wiesbaden,鈉德和維琪法國停戰委員會所在地)獲準將「維持秩序的軍力」轉變為「保障安全的機動兵力」。這些談判實質就是使法國北非軍突破了停戰限制。到1940年10月,法國北非軍增長到10萬,1941年春為12萬7千,1942年初更達15萬!
                    上面衹是法國官方數字,還有「額外」。比如法國北非軍摩洛哥輕步兵,以「摩洛哥貴族麾下謝里夫戰士」的名義,人數大幅增加;他們的負責人紀堯木將軍到維琪(法國本土gov當時所在地)解釋了此一安排後,貝當元帥從自己的秘密資金中拿出10億法郎,贈予紀堯木,悄悄地供應摩洛哥輕步兵訓練與發展。這些輕步兵後來重組為「Goums」,得到充分訓練,成為真正的作戰部隊,在義大利戰役創造了奇跡。
                    再加上海岸巡防隊,運輸連,青年部(chantiers de jeunesse,維琪法國準軍事訓練機構),北非當地人組成之軍事勞工等等....除了紙面上的15萬人,法國北非軍兵力實際約22萬5千人....也就是說,國權法國(盟軍稱維琪政權)又多隱藏了7萬5千軍隊!


                    IP属地:加拿大20楼2021-09-11 00:03
                    收起回复

                      1940年6月22號,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就是安齊熱將軍(Charles Huntziger)


                      IP属地:加拿大21楼2021-09-12 21:29
                      回复

                        奧古斯當·雷昂·紀堯木將軍(Augustin Léon Guillaume)


                        IP属地:加拿大22楼2021-09-12 21:46
                        收起回复

                          希特拉對法屬北非的情況漸漸不能容忍,於是,鈉德停戰管控委員會強迫貝當將魏剛召回本土,並撤了他的職;這對「信仰狂熱的魏剛」驅動的法國北非軍是一大打擊。所幸朱安將軍繼承了魏剛的職位,延續著他的建設。
                          所有人都熱切期盼的「突然轉變」,重歸盟軍陣營,取決於貝當元帥通過他委派在法屬北非各地的代表—阿爾及利亞的朱安,摩洛哥的諾蓋斯,突尼斯的埃斯特瓦,和在阿爾及利亞的貝當接班人達爾朗海軍元帥—發出的最新指示,以及這些將領各自對形勢的評估,有的支持,有的反對「突然轉變」。


                          IP属地:加拿大24楼2021-09-15 21:53
                          回复

                            1941年3月,騎兵出身的法國魏剛上將在摩洛哥檢閱法軍老戰士;魏剛雖然已經74歲,但信奉天主教的他仍精力充沛,上文稱其為「信仰狂熱的魏剛」。同年11月,鈉德強迫貝當將魏剛撤換回法國本土。


                            IP属地:加拿大27楼2021-09-16 00:48
                            回复

                              國權法國(盟軍稱維琪法國)朱安將軍和達爾朗海軍元帥在阿爾及爾。達爾朗當時是僅次於貝當的國權法國二號人物,朱安在1943-44年任法國義大利遠征軍司令,1953年出任北約中部歐洲盟軍總司令(JFCBS),獲授法國元帥。


                              IP属地:加拿大28楼2021-09-23 1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