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感觉有些托大。再想想也没啥关系,反正你们又不认识我,就当我狂人狂话罢。
来本吧有一阵子了,也看过一些视频。视频现场的观众拍照录像的不少。估计除去舞者的同学朋友、组织方安排的摄影师,剩下的大概就是自掏腰包的想学舞的普通爱好者了吧。
对后者来说,我觉得不够明智。
和旅游一个道理。花费了金钱,浪费了时间,不去感受那万千的气象,享受视觉的冲击力,体味其中的感染力,聆听空气中颤动的张力,山顶上呐喊、谷涧里淋泉、旷野中奔跑、平原上嗅香,却忙着把立体的景色变成平面的回忆,美其名曰回去好好欣赏——呵呵……到此一游啊!
说到学舞,许多初学者是急于求成的。生怕老师讲授、演示的记不住,干脆来个全程录像,回头再慢慢扒下来,有滋有味的去研究、去争论、去展示。在这里我要泼一盆冷水——口头讲授的理论记一记应该是有益的;但演示的动作不建议浪费时间去录像。
国标舞,大都是情绪型的舞蹈。舞者的表现受内外环境影响较大。即便是最顶尖的舞者,相同的音乐背景下表演同一个套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有时候差异还挺大。为什么?此一时彼一时也;此一地彼一地也;此一境彼一境也……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录下来照猫画虎,或许能学到一些动作甚或是全部套路,但却放弃了舞蹈的真谛。呵……何况这套路是根据人家的功底基础、身体条件、采用音乐等编排的,不一定就那么完全适合我们,“画虎不成反类犬”也说不定。不信我问你,你学的东西好不好?好,是吗?好在哪里呢?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好,对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啊!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既然身临其境了,就让我们化身为场中的舞者吧,仔细地体味音乐的运用、线条的流动、细节的处理,随机的变化……很难吗?很难!但几次后就没那么难了。
要知道,天才是有的,但很少、’很少、很少,不要奢望通过一场培训或观看一场表演就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手。每参加这样一次活动,你哪怕只学到了一点新东西,或形成了一个新理解,那都是非常可喜的进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日积月累,自然为功。
来本吧有一阵子了,也看过一些视频。视频现场的观众拍照录像的不少。估计除去舞者的同学朋友、组织方安排的摄影师,剩下的大概就是自掏腰包的想学舞的普通爱好者了吧。
对后者来说,我觉得不够明智。
和旅游一个道理。花费了金钱,浪费了时间,不去感受那万千的气象,享受视觉的冲击力,体味其中的感染力,聆听空气中颤动的张力,山顶上呐喊、谷涧里淋泉、旷野中奔跑、平原上嗅香,却忙着把立体的景色变成平面的回忆,美其名曰回去好好欣赏——呵呵……到此一游啊!
说到学舞,许多初学者是急于求成的。生怕老师讲授、演示的记不住,干脆来个全程录像,回头再慢慢扒下来,有滋有味的去研究、去争论、去展示。在这里我要泼一盆冷水——口头讲授的理论记一记应该是有益的;但演示的动作不建议浪费时间去录像。
国标舞,大都是情绪型的舞蹈。舞者的表现受内外环境影响较大。即便是最顶尖的舞者,相同的音乐背景下表演同一个套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有时候差异还挺大。为什么?此一时彼一时也;此一地彼一地也;此一境彼一境也……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录下来照猫画虎,或许能学到一些动作甚或是全部套路,但却放弃了舞蹈的真谛。呵……何况这套路是根据人家的功底基础、身体条件、采用音乐等编排的,不一定就那么完全适合我们,“画虎不成反类犬”也说不定。不信我问你,你学的东西好不好?好,是吗?好在哪里呢?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好,对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啊!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既然身临其境了,就让我们化身为场中的舞者吧,仔细地体味音乐的运用、线条的流动、细节的处理,随机的变化……很难吗?很难!但几次后就没那么难了。
要知道,天才是有的,但很少、’很少、很少,不要奢望通过一场培训或观看一场表演就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手。每参加这样一次活动,你哪怕只学到了一点新东西,或形成了一个新理解,那都是非常可喜的进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日积月累,自然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