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已晓吧 关注:77贴子:5,153

光的波粒二象性新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光的波粒二相性新解释
作者:杨升山 时间:2014.8.30 Email:mzhyss@126.com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太平花园3-3-305 邮编:211106
择要:描述光线的理论有粒子论与波动论,这两个理论争论了很多年。现在有了波粒二象性理论,其实就是把这些争论进行搁置的做法,并没有深入它的实质。我赞成这个说法,只不过认为是人们研究对象的不同得出的不同的结论。从宏观的波动来说,都是粒子群体运动的描述,光的现象同样如此。光线有很多的光子组成,光源旋转着发射光子,这些光子的连线组成一条渐开线。从任何一个位置朝着光源看,都可以看成波。
关键词:粒子,波,二相性,喷灌机模型。
正文:
要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对多普勒频移的原理进行探讨。
对于波动现象,有波源,媒质,测量着,已不是简单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了,用简单的二元方程已不能完全表示了,需用三元或多元方程式来表示。对于光线来说,因不存在媒质,好像与其他波动不同,其实也适用波动的其他规律,我把它的波动性只看成是众多光子的群运动后,就与其他波动的性质一样了。光波极有可能是一条渐开线,在单方向看就等同于波动。
图中描述的是喷灌机喷出的水流从上向下看的示意图,那个渐开线是水分子的连线,我把它作为光源发射光子的模型,光源在旋转着,一边旋转一边发射光子,光子的连线就成了渐开线。线上的任意位置都可以看成光子。
图一:
图二:
对于波源,与媒质往往是相对静止的,也就是说,波源发出的波在频率与波长上可以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测量者来看,接收到的波在频率与波长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测量者的运动速度而变化。测量着测量出了波长的变化或是频率的变化,就称为多普勒效应,(由于多普勒最先发现这种效应)。
从上图看,不只有纵向的多普勒效应,也有横向的多普勒效应。先拿纵向多普勒效应来分析,细分后,就是把一个波长的距离,让波动与测量者共同来分担,由于测量者相对波源的运动是有方向性的,就会有频率减少与增加两种情况,有时不这么说,而说是波长增加或减少了。真实情况是,波峰没有走完或多走了他应走的距离,就被测量者接收到了,这和同向运动与异向运动本质上是一样的。
有时对于测量者是不是运动是很难确定的,也不好确定波的媒介与测量者是不是相对运动,只感到这时测量的结果与原来测量的结果有差异,表现形式就是接收到的波峰数多了或少了。测量时是不会影响波源的发射的,也可以说发射的波的频率不变,变化的只有波长。在测量者看来,这种变化就是自身的运动结果,实际就是测量者与波源的距离缩短与加长。如果硬要说测量者与波源的距离没有变化,,那就是测量者要感到波速改变了,因为这时的波速是两者运动的合成。这就看测量者运动的方向来定。
对于光线,我认为用发射原理比较对,光线的波动性指的是所谓光子之间的群运动,光子是那样小,单个光子不可能引起我们的视觉。对于光速,我想了个简单的测量办法,就是分别在早晨与晚上测量光速,也不用什么特别仪器,只用一个叁棱镜就可,把测到的光谱与太阳光谱对照,从红移与紫移上就可以得出光速,因为速度=频率*波长,我们的测量不会影响太阳光的发射,变动的只是测量者在运动。如果大气层影响测量,那只有到人造卫星上去进行测量了。如图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08 07:12回复
    楼主干什么工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08 21:33
    回复
      楼主在不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09 18:06
      回复
        2006年到了退休年龄从企业退休,退休后无业,现在是一个闲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10 10:15
        回复
          爱因斯坦1905年9月发表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的那篇著名的相对论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到光速问题的话有:“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确定的速度V传播着,这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这个说法问题很多。
          1.[在虚空中]的意思是以虚空为参照系,光源发射出的光子,由于在虚空中受到的作用力很小,它就保持发射时的运动速度不变,就是经典力学中惯性的描述,也可以说光具有粒子特性。
          2.[光的运动速度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是使用波动理论描述光的运动现象时,波的运动速度只与传递光的介质有关,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可以说,这里使用了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
          可是,使用波动理论时,就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测量者相对介质的运动。这里就没有涉及。
          从以后爱因斯坦对光的描述来看,使用的修改后的相对性原理就是要求任何参照系中光都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不允许把光子作为参照物是一个证据。[两个同方向运动的光子之间的运动速度也是光速]与[两个方向运动的光子之间的运动速度也是光速,]均可由速度合成公式来表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1-21 20:19
          收起回复
            你们要明白我的看法,可以使用光的波动理论来描述光的运动现象,也可以使用粒子理论来描述光的运动现象,但不是爱因斯坦的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只是一个搁置争议的办法,是只求能够解释运动现象,不求解释的是不是合理的思想的体现。我认为波动理论与粒子论的分歧,是两个理论描述的对象不同。粒子论的对象是微观现象,针对是一点。波动理论描述的对象是宏观,描述的是众多粒子群体的共同运动表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1-27 06:21
            回复
              人们对光的理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概念有些混乱。特别是对光的颜色使用什么来表示。有人使用波长,不同颜色的波长对应不同颜色。有人使用频率,不同频率的光对应不同频率。我看,应该是对应光子的能量。不同能量的光子对应不同颜色。
              因为多普勒效应说明,与光源有相对运动的测量者会看到光的颜色改变(红移与紫移,即频率改变),而波长没有改变,说明光的颜色不是使用波长来决定的。
              再来谈谈所谓爱因斯坦提出的【波粒二象性】,不过是爱因斯坦只求能够解释运动现象,不求解释是不是合理思想的表现。是一个搁置争议的提法。光的粒子理论与波动理论争论了几百年,各有实验依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详细研究的还真的不多。我认为,是他们研究的对象不同得出的不同结论。粒子说研究的是微观的个体,波动论研究的是光子群体运动的表现。宏观的波动现象中,针对媒介中的一点来看,就是媒介的粒子在粒子附近振动,影响到临近粒子跟着振动,形成了运动状态的转移。
              光在微观上是粒子,光的颜色也就不是由频率来决定的。那么光的颜色就是要由它的动量或能量来决定了。
              说了这么多,回归正题,单个光子没有频率,也就不会出现干涉。只是人们不会只是观察到一个光子,往往都是光子群体,光子群体运动会出现波动现象。波动现象只是光子群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光子群体运动还有其他表现形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04 14:51
              回复

                在abcd位置,看到的波的起始位置不同。这里只是示意。没有把全部图都画上。


                IP属地:江苏9楼2020-03-21 13:40
                回复
                  现代物理科学理论,
                  包括相对论 量子力学~
                  都是不很“科学”的。
                  还未形成很清晰体系。
                  就是不尽如人意。
                  也是难怪各色反相
                  不过都是偏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4-20 14:14
                  回复
                    量子性是普遍的,这才是普朗克最重要的发现,没有之一。因此空间场体也必然是量子性的,因此光波在宏观上表现为波动性,而微观上就是场量子的运动,这是我基于我的空间理论得出的结论,而并非所谓的波粒二象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08 09:28
                    回复
                      回复 东方已晓:你应该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题目当中,提取出来一个“体动”概念出来,然后,还有能动,力动。把它们一起研究研究,你就能够知道相对论还有一个大方向没搞对的问题。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21-12-09 10:14
                      收起回复
                        修改主贴。
                        光的波粒二相性新解释
                        作者:杨升山 时间:2014.8.30 Email:mzhyss@网页链接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太平花园3-3-305 邮编:211106
                        择要:描述光线的理论有粒子论与波动论,这两个理论争论了很多年。现在有了波粒二象性理论,其实就是把这些争论进行搁置的做法,并没有深入它的实质。我赞成这个说法,只不过认为是人们研究对象的不同得出的不同的结论。从宏观的波动来说,都是粒子群体运动的描述,光的现象同样如此。光线有很多的光子组成,光源旋转着发射光子,这些光子的连线组成一条渐开线。从任何一个位置朝着光源看,都可以看成波。
                        关键词:粒子,波,二相性,喷灌机模型。
                        正文:
                        要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对多普勒频移的原理进行探讨。
                        对于波动现象,有波源,媒质,测量着,已不是简单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了,用简单的二元方程已不能完全表示了,需用三元或多元方程式来表示。对于光线来说,因不存在媒质,好像与其他波动不同,其实也适用波动的其他规律,我把它的波动性只看成是众多光子的群运动后,就与其他波动的性质一样了。光波极有可能是一条渐开线,在单方向看就等同于波动。
                        图中描述的是喷灌机喷出的水流从上向下看的示意图,那个渐开线是水分子的连线,我把它作为光源发射光子的模型,光源在旋转着,一边旋转一边发射光子,光子的连线就成了渐开线。线上的任意位置都可以看成光子。
                        图一:
                        图二:
                        对于波源,与媒质往往是相对静止的,也就是说,波源发出的波在频率与波长上可以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但在测量者来看,接收到的波在频率与波长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测量者的运动速度而变化。测量着测量出了波长的变化或是频率的变化,就称为多普勒效应,(由于多普勒最先发现这种效应)。
                        从上图看,不只有纵向的多普勒效应,也有横向的多普勒效应。先拿纵向多普勒效应来分析,细分后,就是把一个波长的距离,让波动与测量者共同来分担,由于测量者相对波源的运动是有方向性的,就会有频率减少与增加两种情况,有时不这么说,而说是波长增加或减少了。真实情况是,波峰没有走完或多走了他应走的距离,就被测量者接收到了,这和同向运动与异向运动本质上是一样的。
                        有时对于测量者是不是运动是很难确定的,也不好确定波的媒介与测量者是不是相对运动,只感到这时测量的结果与原来测量的结果有差异,表现形式就是接收到的波峰数多了或少了。测量时是不会影响波源的发射的,也可以说发射的波的波长不变,变化的只有频率。因为光的传播没有介质,这个介质是使用波动理论时虚拟的,虚拟的媒介只有与波源相对静止,波动理论与粒子理论才会协调。在测量者看来,这种变化就是自身的运动结果,实际就是测量者与波源的距离缩短与加长。如果硬要说测量者与波源的距离没有变化,,那就是测量者要感到波速改变了,因为这时的波速是两者运动的合成。这就看测量者运动的方向来定。
                        对于光线,我认为用发射原理比较对,光线的波动性指的是所谓光子之间的群运动,光子是那样小,单个光子不可能引起我们的视觉。对于光速,我想了个简单的测量办法,就是分别在早晨与晚上测量光速,也不用什么特别仪器,只用一个叁棱镜就可,把测到的光谱与太阳光谱对照,从红移与紫移上就可以得出光速,因为速度=频率*波长,我们的测量不会影响太阳光的发射,变动的只是测量者在运动。如果大气层影响测量,那只有到人造卫星上去进行测量了。如图三:【图片】【图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1-26 16:16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1-26 16:19
                          回复
                            水波/沙丘波/光子波,都不是波,都是物质质量的运动现象,能量也是物质相对运动的一种现象,质量才是物质不变的本质。苏格拉底说,“万变中寻求不变的真理”,研究万变的现象“水流万变”还是“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还是“苹果运动不确定”???哪个是认知求知求真???哪个人利用自然不需要确定性/真???


                            IP属地:四川16楼2024-10-21 18:31
                            回复
                              人们对粒子理论与波动理论的关系没有深入研究,不知道粒子理论与波动理论只是描述的对象不同。波动现象是粒子群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0-21 19: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