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吧 关注:246,809贴子:665,504
  • 0回复贴,共1

第六次黄河滩之行大越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月8日,我带着俺大小进行了第六次黄河滩大越野。还是像上次一样,每人包里装了两包钢板和三瓶矿泉水。
出发时,还不到九点,天气也不算热,我们从香江路口转向东沿聊滑路而行。因为上次背钢板走得很艰难,我们这次从一开始就在心里做好了准备,路上谁都没有多说话。
为了不至于到最后挨累,在聊滑路上这段,我们不得不走得很快,也比想象中轻松得多。一路上,我教孩子要腰立头正和目视前方,要像军人走步一样有力量有气势。我还教孩子要学会把远方的某个参照物当成自己心中的“目标”,以及如何看着“前方的那个目标”,同时让“心里的那个目标”为自己提供精神的力量,并以此激发身体的力量和让每一步都变得坚实有力。甚至,我还教他学会体验眼前的目标和心目中的目标、自己的身心和迈动的双脚、内心对目标的向往和身体供给双脚的力气等,以及怎样保持良好的一致状态。我知道,他现在虽然不懂,却至少可以有所体验,至少可以开始去懂。
到了大堤路上,那些卖梨的老乡都和我们打招呼,有的还让我们吃梨,我们不好意白吃,就买了六个梨,也备路上当饿用。那几天正是黄金梨“大下”的日子,路边停满了车辆,都是慕名而来买梨的。还看到两辆旅游的大巴车,都是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涌入梨园的有好几家是老少三代,满眼里都是新鲜。我们从路上就听到游客们在梨园里的呼喊声和惊喜声,真是好不热闹。我跟孩子打趣地说,怎么样,你看看,城里人多没见识!他似乎也很认同我,连声说就是就是。在大堤上歇息了半个多小时,我们背上背包再出发。沿大堤路,我还教他通过对岸湿地的多少和流水的声响学会判断河水是涨还是消,沐浴着秋意浓郁的河风,我们能感到彼此的心是紧紧地连接着的,是一起跳动着的。
不到十二点半,我们到了艾山脚下,从一个路口下了大堤,可能是井圈路口吧。我们一路向东,孩子走得越发带劲,甚至以溜我多远来实现他的某种“成就感”,我也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可以说,我们之间一度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场面,还引得骑车而过的行人侧目相看。孩子跑得太快了,背包一边的系带开线了,于是他就抱着跑。平常要四十多分钟才赶到黄屯集,我们这次竟然少用了十分钟。那天是农历八月初十,正是黄屯集。我们到的时候还没散集,赶集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们虽没有狼狈不堪,但是因为负重和疲惫,人们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在一个冰柜摊买了两支“爽”。在吃这两支雪糕的时候,摊主打听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吃没吃午饭、为什么要这样走等等,我如实相告,对方自然很好奇,还喊对面的一个摊贩过来“盘问”。显然,他们很不赞成我的做法。当然,也都是以关心和可怜孩子的名义。我不想多解释,显得有些招架不住。看到俺大小并没有在他们对我的“批斗”中表现的不自然,也没有在对他的关心和可怜中流出半点委屈和感动,我很欣慰。我相信,孩子不需要关心和可怜,也能够用心判断出那份所谓的关心和可怜是真是假。小商小贩大多都是市侩之人,我有些后悔没有事先找好托辞。片刻之后,我们继续前行。在从黄屯集路口往北到方便厂的最后这段行程,差不多有十六七里路,也是最考验人的。关于这点,我想不需要给孩子多讲,他从内心深处都会清楚的很。并且,他也很清楚,那两个以关心和可怜他显示自己善良的摊贩,根本不会给他任何的帮助,反而是我这个让他一次次辛苦走这遭和一路上不断催促他的爸爸,才是他真正的依靠,才会给他莫大鼓励。
最后这段行程中,我们感觉早就用尽了力气,只能靠着毅力行进。我们相互鼓励着,一步一步地坚持着。每向前迈出一步,就从心里觉得又离家尽了一步。眼前的一棵树、一座桥、一个指示牌等和每一个小路口等,都成了我们的目标,直到被我们实现和甩在身后,然后再建立一个新的目标。我们都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除了自己的双脚,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除了坚持到底,我们别无选择。孩子的双肩磨红了,他丝毫没有叫痛。其实,我心里更痛。我们不敢多歇息,每走过二十分钟就歇息“二十个数”。后来,我们累晕了,就吃了三个梨。吃第三个梨时,让他先啃完一半,我再吃另一半。我有信心,我们这种“同甘共苦”的经历和情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知道,他之所以一次次历尽辛苦跟我进行黄河滩大越野,正是因为在每一次磨练中,他都切实感到了自身的成长和慢慢变得强大。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磨练中,他有他的艰难痛苦,也自有他的成长快乐。


1楼2019-12-02 23: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