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网络上的回忆文章,胡登辉是北京人,自小喜欢踢球,少年时代在北京民间足球中已经小有名气。初中毕业进了北京体育师范学校足球班,班上人的梦想是加入北京青年队,也确实有几人被选中,但遗憾的是,颇有才华的胡登辉却因为身高只有1.7米落选了。
落选后的胡登辉,被分配到北京24中学担任体育老师。曾是其学生的老球迷李景明回忆说,胡登辉的球踢得特别棒,而且教学也很认真,经常教学生练习基本功。不过,他任教几个月就调走了,因为八一青年队将其吸收入队。
在八一青年队没几个月,胡登辉就当上了队长,又过了几个月被调到八一队并成为主力,再过几个月,即1965年被选进年维泗执教的国家队。他很快成为国家队的头号前锋,他的特点是起动快,弹跳好,大局观强,门前“嗅觉”极为灵敏,常常打进不可思议的球。
在1965年和1966年的七场国际比赛中,胡登辉打进13个球,其中一场就射进罗马尼亚冠军队两个球。1966年文革前夕在柬埔寨金边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队与刚刚获得世界杯前8名的朝鲜队争夺冠军,胡登辉因胳膊有伤没能首发,在比赛打得难解难分时,他带着绷带上场了。尽管最终球输掉了,但胡登辉的球技和精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革爆发后,中国足球队停止了训练,但胡登辉还是经常偷偷跑步训练不让技术荒废。随着各级体委领导都被打成“贺龙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爪牙,体育系统瘫痪了,整个体育界人心惶惶。胡登辉因为出身不好,其写有自己需要努力成名的日记被造反派翻出来,造反派以他“给剥削阶级翻案”为借口要对其进行批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