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年6月英國的報道「6月伍號開始的這場法國戰役,或許應該被視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戰役」。
漢語資訊裡面出現的「二戰法國39天投降」甚至「二戰法國3天投降」說辭,自然也源自英語圈大眾傳媒戰後的演繹,尤其在網路中。「39天」一說是截止到6月17號貝當在廣播中宣布將協商停戰,「3天」一說就是把「法國戰役」的開始界定於6月9號德軍進攻所謂「魏剛防線」埃納河段,標誌著對所謂「魏剛防線」發動全線攻勢,之前德軍已經進攻了索姆河以南段「魏剛防線」4天;6月12號,所謂「魏剛防線」上的盟軍(英軍衹有2個師)大部奉命撤退,2天後,德軍占領巴黎。於是,戰後大眾傳媒的軍盲們有了「法國戰役6月9號全面開打,3天後6月12號實際上就輸了」的觀念,再進一步衍生為「3天投降」。
這兩個時間都是錯的。6月17號貝當廣播後,聽命於貝當內閣的法軍戰鬥到6月25號停戰協議生效,聽命於戴高樂的少數法軍則不承認停戰協議,到海外繼續對德義作戰。法軍在1939年9月3號對鈉德宣戰後一直在對德戰鬥,所以,1939-40年西線法軍打了9個月,1940年5月10號德軍發動西線攻勢後,法軍與德軍打了45天;6月10號,義大利宣戰後,法軍與義軍打了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