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个伪命题不好说,因为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所谓的教育问题,我们自己都是一头雾水,一直都在盲人摸象,当然有的人不这样认为。但是有些根本的东西还是不言自明的。
讨论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大师?小学老师里面有大师吗?蛋糕烘培师里面有大师吗?驾驶员里面有大师吗?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不是说每个行业都可以出现大师?
其次,古代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然这有历史因素,就目前社会来说,识字还是一个重要关口,因为识字之后,可以把自己经验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看书,学习实践自己想学习的东西,如果不识字,很多东西,你想去学习就会受到限制。即使你有了很好的经验很好的观点,你也只能说给少说的,有限的人听,而且还不一定有人听。这关乎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人类个体脱离于单纯的生物生存,脱离于单纯的追求利益的动物层次追求。
人类的幸福来源于三个关系处理:
首先是人与自然
其次是人与人,与社会
最终是人与自己,或曰与灵魂,精神的自洽
教育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生存问题,人类短期生存问题,长期生存问题。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有利的组织,放大人类的自身的能力,还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人自己的精神混乱,那什么都没有意义。这三个问题相互依存,有时候相互促进,相互关联。有时候,还相互冲突。
下面来讨论教育的一些不言自明的东西。
就是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各种实用人才,也需要培养各种大师,同时产生的危害社会的人最好没有,间接结果是促进整个人类进步。当前普鲁士学校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理论上给予所有人学习的机会,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确实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提升了整个人类的认知水平和人类的演化进度,社会进步上了一个大台阶。其次就是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改变了一大批人的命运,而且正向改变远远大于逆向改变。栗子太多,就不在此赘述了。
但是普鲁士教育显然并不是最先进的学习方法,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
网络上经常有些杠精,总是说你们说当前教育有问题,那你们有更好的方法吗?是的,我们当下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代替普鲁士,但是不代表我们不去探索,不去实验。
还有人说当前教育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教育,我不反对,但是我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吗?即使我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就可以放心的原地踏步了吗?
其他说法还有,就不一一辩驳了。
探索的目标是什么?我个人意见,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许短时间内我们还不能实现,但不妨碍我们把它当做我们的目标。
培养大师,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需要兴趣引导,使命(责任)推动。这些可能都不是只看眼前的功利。去功利化一方面需要家长和学校的远见卓识,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宽容。
如果整个社会是大气的,是宽容的,是自信的,那我们学校肯定能气定神闲的去做一些事情,我们的家长也不需要谆谆教导孩子们一定要怎样。
如果是整个社会是,焦躁的,不安的,急功近利的,还能指望学校是一片净土,我看难。
说到底,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社会核心问题。如果学校出现问题,根子一定在社会。
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借用一个利益单位概念,说明,为什么社会和家庭重视短期利益。
提出重新构建利益单位,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讨论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大师?小学老师里面有大师吗?蛋糕烘培师里面有大师吗?驾驶员里面有大师吗?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不是说每个行业都可以出现大师?
其次,古代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然这有历史因素,就目前社会来说,识字还是一个重要关口,因为识字之后,可以把自己经验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看书,学习实践自己想学习的东西,如果不识字,很多东西,你想去学习就会受到限制。即使你有了很好的经验很好的观点,你也只能说给少说的,有限的人听,而且还不一定有人听。这关乎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人类个体脱离于单纯的生物生存,脱离于单纯的追求利益的动物层次追求。
人类的幸福来源于三个关系处理:
首先是人与自然
其次是人与人,与社会
最终是人与自己,或曰与灵魂,精神的自洽
教育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生存问题,人类短期生存问题,长期生存问题。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有利的组织,放大人类的自身的能力,还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人自己的精神混乱,那什么都没有意义。这三个问题相互依存,有时候相互促进,相互关联。有时候,还相互冲突。
下面来讨论教育的一些不言自明的东西。
就是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各种实用人才,也需要培养各种大师,同时产生的危害社会的人最好没有,间接结果是促进整个人类进步。当前普鲁士学校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理论上给予所有人学习的机会,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确实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提升了整个人类的认知水平和人类的演化进度,社会进步上了一个大台阶。其次就是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改变了一大批人的命运,而且正向改变远远大于逆向改变。栗子太多,就不在此赘述了。
但是普鲁士教育显然并不是最先进的学习方法,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
网络上经常有些杠精,总是说你们说当前教育有问题,那你们有更好的方法吗?是的,我们当下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代替普鲁士,但是不代表我们不去探索,不去实验。
还有人说当前教育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教育,我不反对,但是我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吗?即使我们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就可以放心的原地踏步了吗?
其他说法还有,就不一一辩驳了。
探索的目标是什么?我个人意见,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许短时间内我们还不能实现,但不妨碍我们把它当做我们的目标。
培养大师,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需要兴趣引导,使命(责任)推动。这些可能都不是只看眼前的功利。去功利化一方面需要家长和学校的远见卓识,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宽容。
如果整个社会是大气的,是宽容的,是自信的,那我们学校肯定能气定神闲的去做一些事情,我们的家长也不需要谆谆教导孩子们一定要怎样。
如果是整个社会是,焦躁的,不安的,急功近利的,还能指望学校是一片净土,我看难。
说到底,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社会核心问题。如果学校出现问题,根子一定在社会。
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借用一个利益单位概念,说明,为什么社会和家庭重视短期利益。
提出重新构建利益单位,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