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吧 关注:229,563贴子:13,201,649
  • 9回复贴,共1

这年烟花有些寂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年的9月21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而在每年的这个日子前后,我总会试着写一些故事,以纪念那位永远存于心中的天才。
  从一开始的《刺兕》、《窃符》,到去年替丁情先生整理的《蓝色湖泊中的刀》,这个不好也不坏的习惯一直没有变过,而我今年做的,就是把先生最后一部作品《银雕》补全。
  《银雕》属于《大武侠时代》,那时候先生已经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由于他的身体十分虚弱,“及至写到《银雕》之时,又发生烦心的家务事,故时写时辍,但因在时报周刊连载,古龙又与该刊发行人有交谊,不宜断稿,所以有时发现文中有瑕疵或情节不理想之际,便要徒弟丁情代笔补正……”
  ——以上文字出自风云时代出版社社长陈晓林先生的原话。
  在丁情《我的师父——古龙大侠》“作品年表附录”里,也提到这段往事。
  “在第三篇《银雕》开稿时,仍照往例由古龙口述了开头,期间两人断断续续互相接写至第十三章(但大多数是由丁情接写),到了第十四章,也就是本篇现存最后一章,完全是由古龙口述故事,丁情代抄完成,这是古龙的要求,只可惜就差最后两章,古龙突然过世,丁情当时亦无心于写作,以致无结局告终。”
  两位古龙生前挈友的描述是可以互相印证的,换句话说,现时我们见到的《银雕》版本,在最后一章“不是末日”里,卜鹰、程小青等人闯入了紫丁香“花蕊”,却发现银雕“鸿飞冥冥,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竟已发生。这个世界上岂非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事实上,这还不是银雕的结尾。
  那银雕故事的结局应该是怎样的呢?
  幸好先生一向有分享故事构思给朋友的做法,当时陈晓林先生曾作笔记,在风云出版社发行的《银雕》里,陈晓林专门撰文记下这件事:
  “一天,我去他家探访,谈及《银雕》的情节时而流畅优美,时而呈现败笔,他便说了上述情形。当时已连载到了目前网友们所见之处,他对我提及,对《银雕》的整体结构早已成竹在胸……当时古龙向我谈到《银雕》的下文设定时,我曾作了简略的笔记,这是因为古龙说他精力不济,到必要时希望我能为他代笔续完。但当时只初步提及,未作决断,而我还未收到他正式要我代续的电话,约十天后,却已先得知了他猝然殒落的噩耗。原来,古龙与我见面的第三天,忽然在家中昏倒,当时在诸事匆忙中,丁情只抄了古龙旧作中的一句话,聊作结束,以应付周刊连载不见下文的局面。后来古龙身体略回复,却坚持要出去喝酒,终于在过量狂饮后又大出血,丁情将他送医后药石罔效。”
  有了陈晓林老师的笔记,现在我总算知道了《银雕》最后的内容。
  大约半年前,陈晓林老师提议我将银雕最后两章续完,他甚至希望将《名剑风流》的最后代笔部分抹走,由我重为续貂,我只答应了前者,因为《银雕》对喜欢先生的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而我敢于接笔,是因为笔记虽然不足三百字,但至少内容不是凭空想象而来,更重要的一点,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先生最后的想法。
  虽然只是补上两章内容,但我却花了半年时间,因为我没有贸然动笔,而是将整个《大武侠时代》和同期的《短刀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次,而在一次又一次的翻看中,我忽然发现,我对先生的遗作构思开始有了更成熟的了解。
  例如,为什么先生要将这些故事分成《大武侠时代》和《短刀集》两部分来写?
  ——《短刀集》包括了《赌局》、《狼牙》、《追杀》和《海神》,《大武侠时代》则包括了《猎鹰》、《群狐》和《银雕》,这些作品都是短篇,但故事的人物却可以互相穿插,先生的安排,到底有着什么用意?
  事实上,这两个系列分别在《联合报》和《时报周刊》同时连载,这当然是古龙把故事分成两部分来写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更大的原因,《短刀集》其实是一个以赌为主的故事,它写的是各种离奇的千奇百怪的赌,而《大武侠时代》则代表着先生更大的架构和野心,从现存的几部作品来看,卜鹰并不是“大武侠”的主角,反而代表着捕快阶层的程小青才是,而在更后的故事里,“大武侠”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阶层,更多的主角。
  ——那才是先生心中真正的“大武侠时代”。
  如果做一个类比的话,“大武侠”类似于温瑞安《刀丛里的诗》、《请借夫人一用》之类的系列。
  我没有将程小青类比成“四大名捕”,虽然他们有着近似的人物设定,但从创作的时间和性质来看,《四大名捕》应该倾向于“陆小凤传奇”,而在先生的“大武侠”问世之后,温瑞安开始多写短篇,而且那些短篇几乎都集中在诸葛小花与朝廷奸臣暗中角力的大环境下,他写的就是这种大环境之下的武侠众生相,这其实和古龙创作大武侠时代的本意是相通的,可以说,温瑞安传承和深化了古龙的“大武侠”时代。


IP属地:广东1楼2019-09-30 02:14回复

    将三百字的内容扩写成一两万字的文字,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真正为难的地方,是我猜度当时的情形,《银雕》除了开头几个章节之外,其他部分大多由古龙口述情节,然后由丁情自行扩充撰写,可事实上丁大侠杂务也多,他不可能全程只做一件事,所以,《银雕》最终出来的效果,难免未能全如人意。
      最明显的地方,在现时的倒数第二章前后,聂小虫忽然全无征兆地出现在林屋洞,并且参与了卜鹰和白荻的“密计”,这是十分突兀的。
      我们不妨回到原文,重新梳理一遍。
      第十二章“真人不真”,一大清早,程小青、聂小虫、聂小雀跟着卓二姐的快艇去小丁香找韩浪,卜鹰以困觉为理由,他没有跟着去,但就在卓二姐走后,卜鹰马上跑到林屋洞,和乔装成“大解真人”的白荻会面,而在会面的过程中,古龙/丁情专门刻画了“小乌龟”这个人小鬼大的人物形象,甚至还点出了小乌龟是山西太原李家的公子,但就在卜鹰和白荻正式开始密计的时候,“一个人从外面伸进头来,居然是小虫”。
      ——刚刚还写着小乌龟这个人,却忽然出现了一个本应该和卓二姐在一起的聂小虫,而小乌龟这个角色却从此没有再出现过,我完全有理由怀疑,丁情写到这里的时候,应该遗漏了一些内容,以致于故事前后不太能够衔接得上,而这部分内容曾经由古龙口述给丁情,但丁情转换成文字的时候却遗漏了,当古龙给陈晓林先生描绘最后情节的时候,他当然不会知道丁情在连载中写漏了内容,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心中最后结尾部分的规划说出来,而我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手里拿着最后两章的情节大概,却发现我必须把丁情可能遗漏的地方重新补回来,否则,这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银雕》。
      这是一件有趣,却又不太有趣的事,总而言之,我用了接近半年的时间才算完成,交稿的时候已经是9月24号,这时候今年先生的忌日已经过了三天。
      也就是在这一天,我在事隔多天后重新回到古龙贴吧,原以为我会看到很多网友在9.21这天写下纪念先生的文词,没想到那一天却是清冷如斯。
      ——这就是我以《这年烟花有些寂寞》为题的原因。
      


    IP属地:广东2楼2019-09-30 02:15
    回复
      楼主,最近重读古龙先生的名剑风流,感叹前期故事结构设计精妙,可惜最终沦为狗尾续貂之作,实是遗憾。去年看楼主改写凤舞九天确属佳作,不知道楼主大哥有没有试着改写过这一本?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3-13 18:43
      收起回复
        您好!《银雕》续写了没?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17 19: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