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尘埃落定了。经过一年的坎坷和努力我又可以继续上学了。这一年,经历的时候觉得好长。回头看,也仅仅是我人生岁月中的短短一年。
选择考研,不仅是因为我喜欢上学,更是因为我喜欢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我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对理化生一窍不通,但是在语言方面学起来还算是游刃有余。个性使然,我一旦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不会轻易改变或放弃。所以,我2017年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中国石油大学,继续在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学习下去。当然,完成这一目标后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对外汉语教师。
考研教给我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在你觉得没什么希望,前路坎坷的时候,继续坚持下去的毅力和勇气。那种拼命想做好一件事的感觉。那种想证明自己实力的感觉。
我的政治和英语都在60—65分之间徘徊,自己也觉得这个成绩不是十分满意,公共课的经验在此我就不做介绍了。主要说一下专业课吧。中石油的专业课可以说前十名分数都咬得很紧。先说一下参考书目吧:
《现代汉语》(上下)(黄廖版)
《古代汉语》(上下)王力(只考10分的题)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对外汉语教学与法释疑201》彭小川,李守纪,王红(考10分的词语辨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初试几乎不考,复试考了一部分)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朱勇 (案例分析题推荐用书)
专业课考试80%是客观题,主观题只有案例分析占40分。
专业一:122分
《现代汉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科,我从三月初就开始看书做笔记,书上的每一个字包括注释和课后题都要认真复习,所以进度很慢。大概一直到五月初我才看完第一遍,不能和别人比复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知识扎实才是王道。勤思现汉的基础课我完整的看了两遍,主要是记录书本上的补充知识点。从十月份开始做勤思寄给我的真题,十一月整理错题,整个复习过程算下来我大约把现汉复习了八遍左右。因为石大不考主观题,所以我也没有翻来覆去地背简答,而是把时间更多地花在细节上。比如在书上标记处历年真题的考点和出现的频率,每一章节都考察过哪些知识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学姐分享的经验,我认真做了北语、北外、人大的历年真题,尤其是选择、判断、填空部分。因为石大经常会出北京其他高校出过的真题。
至于《古代汉语》,我凭借初高中积累的知识,每次做题10分能拿7.8分左右,即便把两本书都复习几遍,也肯定得不到10分。因此,我没有在古汉上花费大量时间。只做了各校历年真题,根据真题的规律,石大经常考《论语》,所以我在准备复试的时候看了《论语》,但是最后也没考。
关于笔记,因为我大一的时候没有特别认真地学习现汉,所以我在复习之初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记了一本笔记,但也是结合课件抄书式的笔记。后来觉得课本永远比我记录知识点要全,大篇幅的抄书意义不是很大,不如直接背书。在做题的时候有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就直接写在书上,这样效率就高了很多。
专业二:126分
专业二主要考《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国文化要略》、《案例分析》
(1)中国文化占80分,所以要把《中国文化要略》中密集、琐碎的知识点全部复习到。书我大概复习了七遍,第一到两遍只需要一字不落地看。第三到四遍开始全面的背诵。第五、六遍的时候,要把真题中考过的知识在书中画出来,还要边背书边给自己挖空,每背完一张就用填空的方法检验。同时要把其他学校考过的真题补充到书上,到考前一定要再系统地看一到两遍。
(2)教学引论占30分。我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这本书的,因为大三刚刚学完,所以我也没多做整理,就直接开始背的书和真题。大概也是背了7遍左右。
(3)案例分析占40分。这一部分也是考的引论,所以严格来说,引论考了70分。这一部分需要详细的大段的背引论部分,11月份,我分条整理出了所有原理,大致有五页A4纸那么多,一天背一张,翻来覆去背了5遍。我背东西,总是要背五遍以上才能记牢,所以背诵记忆要看个人哈。除此之外,我还看了《教学案例与分析》和一本研路整编案例分析题。11月中旬的时候开始每周做3道案例分析题,因为没有正确答案,我有时候会给专业课老师和学姐看一看,然后做一些修改。我自己整理了一些模板,结合题目具体分析事例。整张卷子只有这一道题需要大量的书写,所以一定要认真书写,通过英语作文卷面,想必大家都知道漂亮的书写是可以提高一个分档的。
考研教会我的事:
1. 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给自己过重的压力。
2. 一定要有计划。大到考研一整年的计划,小到一天的学习安排。
3.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告诉自己复习过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会考到。
4. 提高学习效率,尽量不要占用睡眠时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5. 回归课本,重视真题,注意书写!
选择考研,不仅是因为我喜欢上学,更是因为我喜欢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我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对理化生一窍不通,但是在语言方面学起来还算是游刃有余。个性使然,我一旦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不会轻易改变或放弃。所以,我2017年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中国石油大学,继续在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学习下去。当然,完成这一目标后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对外汉语教师。
考研教给我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在你觉得没什么希望,前路坎坷的时候,继续坚持下去的毅力和勇气。那种拼命想做好一件事的感觉。那种想证明自己实力的感觉。
我的政治和英语都在60—65分之间徘徊,自己也觉得这个成绩不是十分满意,公共课的经验在此我就不做介绍了。主要说一下专业课吧。中石油的专业课可以说前十名分数都咬得很紧。先说一下参考书目吧:
《现代汉语》(上下)(黄廖版)
《古代汉语》(上下)王力(只考10分的题)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对外汉语教学与法释疑201》彭小川,李守纪,王红(考10分的词语辨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初试几乎不考,复试考了一部分)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朱勇 (案例分析题推荐用书)
专业课考试80%是客观题,主观题只有案例分析占40分。
专业一:122分
《现代汉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科,我从三月初就开始看书做笔记,书上的每一个字包括注释和课后题都要认真复习,所以进度很慢。大概一直到五月初我才看完第一遍,不能和别人比复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知识扎实才是王道。勤思现汉的基础课我完整的看了两遍,主要是记录书本上的补充知识点。从十月份开始做勤思寄给我的真题,十一月整理错题,整个复习过程算下来我大约把现汉复习了八遍左右。因为石大不考主观题,所以我也没有翻来覆去地背简答,而是把时间更多地花在细节上。比如在书上标记处历年真题的考点和出现的频率,每一章节都考察过哪些知识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学姐分享的经验,我认真做了北语、北外、人大的历年真题,尤其是选择、判断、填空部分。因为石大经常会出北京其他高校出过的真题。
至于《古代汉语》,我凭借初高中积累的知识,每次做题10分能拿7.8分左右,即便把两本书都复习几遍,也肯定得不到10分。因此,我没有在古汉上花费大量时间。只做了各校历年真题,根据真题的规律,石大经常考《论语》,所以我在准备复试的时候看了《论语》,但是最后也没考。
关于笔记,因为我大一的时候没有特别认真地学习现汉,所以我在复习之初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记了一本笔记,但也是结合课件抄书式的笔记。后来觉得课本永远比我记录知识点要全,大篇幅的抄书意义不是很大,不如直接背书。在做题的时候有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就直接写在书上,这样效率就高了很多。
专业二:126分
专业二主要考《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国文化要略》、《案例分析》
(1)中国文化占80分,所以要把《中国文化要略》中密集、琐碎的知识点全部复习到。书我大概复习了七遍,第一到两遍只需要一字不落地看。第三到四遍开始全面的背诵。第五、六遍的时候,要把真题中考过的知识在书中画出来,还要边背书边给自己挖空,每背完一张就用填空的方法检验。同时要把其他学校考过的真题补充到书上,到考前一定要再系统地看一到两遍。
(2)教学引论占30分。我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这本书的,因为大三刚刚学完,所以我也没多做整理,就直接开始背的书和真题。大概也是背了7遍左右。
(3)案例分析占40分。这一部分也是考的引论,所以严格来说,引论考了70分。这一部分需要详细的大段的背引论部分,11月份,我分条整理出了所有原理,大致有五页A4纸那么多,一天背一张,翻来覆去背了5遍。我背东西,总是要背五遍以上才能记牢,所以背诵记忆要看个人哈。除此之外,我还看了《教学案例与分析》和一本研路整编案例分析题。11月中旬的时候开始每周做3道案例分析题,因为没有正确答案,我有时候会给专业课老师和学姐看一看,然后做一些修改。我自己整理了一些模板,结合题目具体分析事例。整张卷子只有这一道题需要大量的书写,所以一定要认真书写,通过英语作文卷面,想必大家都知道漂亮的书写是可以提高一个分档的。
考研教会我的事:
1. 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给自己过重的压力。
2. 一定要有计划。大到考研一整年的计划,小到一天的学习安排。
3.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告诉自己复习过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会考到。
4. 提高学习效率,尽量不要占用睡眠时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5. 回归课本,重视真题,注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