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过后吧 关注:1贴子:63

山海经 . 文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20 19:26回复
    ᕙ(`▿´)ᕗ马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20 19:40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䧿山 招摇山
      *
      南山(经)之首,曰(䧿)[鹊](que)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①。有草焉,其状如韭(jiu)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gu)而黑理②,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③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④,食之善走。丽麂(ji)之水⑤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⑥疾。
      ·
      ①南山经之首:指南山第一亲山系,约位于今南岭以北湘赣(gan)区域。经:经历,游历。招摇之山:即今湖南郴(chen)州地区桂阳。西海:即今洞庭湖。
      ②榖:木名。即楮(chu)木。古代用其树皮造纸。
      ③禺(yu):一种兽。
      ④狌狌(xing/sheng):一种人面兽,形状似猪,腹部似狗,声似小孩啼哭。据说其能知往事而不知未来。
      ⑤丽麂之水:即位于今湖南东南部的湘江支流耒(lei)水。
      ⑥瘕(jia/xia):病名,腹中的蛊胀病。
      ·
      译文:《南山》中记载的第一个山系是鹊山。鹊山山系中排在首位的是招摇山,这座山高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上有许多的桂花树,山中蕴藏着丰富的黄金和玉石。
      还有一种奇异的草,它的形状像韭菜,开着青色的花朵,它的名字叫祝余,人们吃了这种草,就可以不怕饿。
      山中生长着一种树,形状很像构树,但纹理是黑色的,开出的花照耀四方,它的名字叫迷谷,人们如果把它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
      山中有一种奇怪的野兽,形态非常像猿猴,但长着白色的耳朵,它有时在地上爬行,有时如同人一样站立起来行走,名字叫狌狌。
      据说吃了这种野兽的肉,会变得擅长行走。丽麀水从这座山中流出,河水奔腾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叫做育沛的动物,人们如果佩带它,就不会生蛊胀病。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21 08:16
      收起回复
        我记得山海经它是有配背景图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21 17:07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堂庭山
          *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①,多棪(yan)木②,多白猿,多水玉③,多黄金④。
          ·
          ①堂庭之山:即洞庭湖。
          ②棪木:一种果木。果实形似花红,红色,可以吃。
          ③水玉:即水晶。
          ④黄金:这里指黄色的沙金。
          ·
          译文:从鹊山再向东走三百里有座山叫堂庭山。山上生长着很多的棪木,有很多白色猿猴和水晶,还有很多沙金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8-21 18:34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猨翼山
            *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即]翼之山①,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fu)虫(hui)②,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
            ①猨翼之山:亦作即翼之山,稷翼之山。
            ②蝮虫:又名反鼻虫,一种毒虫,色如绶纹,鼻上带刺。
            ·
            译文:从堂庭山再向东走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叫猨翼山。在山中,有许多的白玉,有很多反鼻虫,还有很多怪异的蛇,很多奇形怪状的树木,人们不可以随便上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8-22 20:49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杻阳山
              *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niu)阳之山①,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②。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hui)③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④,佩之不聋,可以为底⑤。
              ·
              ①杻阳之山:位于今湘赣(gan)边境。
              ②宪翼之水:位于今江西境内。
              ③虺:毒蛇。
              ④判:分开,劈开。判木:劈开木头,这里是指犹如斧劈木头后分开时所发出的声音。
              ⑤为:治疗,医治。底:同“胝”,胼(pian)胝(zhi),即俗称“老茧”。
              ·
              译文:从猨翼山再向东走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叫杻阳山。山的南坡有很多金矿,山的北坡有很多银矿。山中有一种野兽,形态非常像马,但长着白色的头,身上长的花纹如同老虎斑纹一样,尾巴却是红色的,它吼叫的声音听起来像人在唱歌,这种野兽名叫鹿蜀。佩带这种野兽的皮毛,便能保佑子孙繁衍。
              从这座山中流出一条河流,名叫怪水,向东流入宪翼水。水中有很多黑色的乌龟,这种龟的样子与普通的龟相似,但它的头却像鸟头,尾巴像毒蛇的尾巴,名字叫旋龟。它的叫声和木头被劈开时发出的声音一样。佩带它,能够耳朵不聋,还可以用来治疗脚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23 23:35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柢山
                *
                又东三百里,[曰]柢(di)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①,蛇尾,有翼,其羽在魼(qu)下②,其音如留牛③,其名曰鯥(lu)④,冬死⑤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
                ①陵:深山谷。陵居,指栖息于深山谷的水中。
                ②魼:通“斃”,腋下胁上部分。
                ③留牛:犁牛。
                ④鯥:鱼名,生长在我国和日本沿海的深海区。
                ⑤冬死:这里是指动物冬眠。
                ·
                译文:从杻阳山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山叫柢山。山中有很多流水,但是没有树木和杂草。而水中有一种鱼,有着像牛一样的身体,像蛇一样的尾巴,还长着两个翅膀,胁下有羽毛,它叫的声音,很像犁地的牛的叫声,名自叫鯥鱼。它冬天冬眠,在夏天才会又出来活动,吃了这种鱼,可以避免患痈(yong)肿病。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24 21:28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亶爰山
                  *
                  又东四百里,曰亶(dan)爰(yuan)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①,其名曰类②,自为牝(pin)牡(mu)③,食者不妒。
                  ·
                  ①貍(li):野猫。髦(mao):头发。
                  ②类:一种雌雄同体的野兽名。
                  ③牝(pin):雌性的(鸟兽)。牡(mu):雄性的(鸟兽)。
                  ·
                  译文:从柢山再向东走四百里有座山叫亶爰山。山上有很多的溪水,但是花草树木却不在这儿生长,这里山势险峻人们没有办法上来。山上有一种野兽出没,长着猫一样的身体,但头上却长着长毛,它的名字叫类。类是一种雌雄同体的野兽,吃了这种野兽的肉,就避免了产生妒忌他人的心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25 06:12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基山
                    *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bo)訑(讠也)(yi),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鸟)chang (付鸟)fu ,食之无卧。
                    译文:从亶爰山再向东走三百里有座山叫做基山。山的南坡蕴藏着很多玉石,山的北坡遍布很多奇形怪状的树木。山中有种兽类出没,长着羊一样的身体,但却有九条尾巴,两只耳朵,背上还长着两只眼睛,这种兽名叫猼訑。人们如果佩带它的皮毛,就不会感到害怕。山上有一种鸟,长得像鸡一样,但有三个头,六只眼睛,六只脚,三只翅膀,它的名字叫鹤(尚鸟)(付鸟),吃了它的肉,就让人很少想要睡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25 23:03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青丘山
                      *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蒦)[丹(青蒦)](huo)①。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②,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gu)③。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he),名曰灌灌④,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⑤。其中多赤(鱼需)[鱬](ru)⑥,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
                      ①[青蒦]:当为“青蒦”。赤石风化后的东西,古时用作颜料,一般有丹雘和青雘之分。
                      ②九尾:即九尾狐。
                      ③蛊:蛊毒,传说中的一种害人的毒虫,它以毒毒人,却令人不自知。
                      ④鸠:鸟名。呵大声喝叱。灌灌:鸟名。
                      ⑤泽:聚水的洼地。
                      ⑥赤鱬:人鱼,即学名“儒艮”的鱼,此鱼主要栖息河口或浅海湾内,以藻类或其他水生植物为食。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海湾及我国广东、广西、台湾沿海。
                      ·
                      译文:从基山再向东走三百里有座山叫青丘山。山的南坡,盛产玉石,山的北坡,出产青雘。山中有种野兽出没,这种野兽长的像狐狸,却有着九条尾巴,它发出的叫声,就像婴儿啼哭一样,这种野兽能吃人,但如果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不被妖邪之气蛊惑。山上有一种鸟,长得像斑鸠一样,它啼叫起来的声音,就像在咒骂别人,这种鸟的名字叫灌灌,人们如果佩带这种鸟的羽毛,就会避免妖气的迷惑。有一条叫英水的河流从山中发源向南流入即翼泽中。水中有很多人鱼 这种鱼有着普通鱼类的身体和一副人的脸庞。它的啼叫声,就像鸳鸯在叫,这种鱼的肉,人吃了不会生疥疮。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26 18:59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箕尾山
                        *
                        凡(昔隹)〔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①:毛用一璋玉瘗(yi)②糈(xu)用稌(tu)米③,一璧稻米,白菅(jian)为席④。
                        ·
                        ①祠:祭祀。礼:祭礼仪式或礼品。
                        ②毛:祭祀用的带毛的**,如猪、狗、牛、羊等。璋:古玉器名,为贵族祭礼等礼仪时所用的礼器。瘗:埋,埋葬。
                        ③糈:祭祀用的精米。稌:稻,一作专指糯米。
                        ④菅:植物名,茅草类,秆高达3米,叶片线形,多生于山坡草地。席:供神坐的席。
                        ·
                        译文:鹊山这一个大的山脉体系,是从招摇山开始,到箕尾山为止。总共十座大山,路程二千九百五十里。这十座山的山神,都长着鸟的身体和蛇的脑袋。祭祀他们的礼仪是:在地下埋好祭祀的**和玉器,用稻米来供奉山神,再用璧玉和稻米做贡品,用白茅草编的席子供山神来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9-03 20:50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柜山
                          *
                          南次二(经)①[山]之首,曰柜(ju)山,西临流黄②,北望诸(囟比)(pi),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③。有兽焉,其状如豚(tun),有距④,其音如狗吠(fei),其名曰貍力,见则其县多土功⑤。有鸟焉,其状如鸱(chi)而人手⑥,其音如痹(bi)⑦,其名曰(朱鸟)(zhu)⑧,其名自号也,见(xian)则其县多放士。
                          ·
                          ①南次二(经):指南山第二列山系,位于今江西省东北,安徽省南部至浙江一线。
                          ②流黄:古国名,即流黄辛氏国。
                          ③丹粟:这里指丹砂。
                          ④距:雄鸡、雉等跖,站立时着地的地方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⑤土功:为治水患而进行的水土工程。
                          ⑥鸱:鹞鹰。人手:指鸱的脚像人的手。
                          ⑦痹:一种动物名,具体不详。
                          ⑧(朱鸟):相传尧的儿子丹朱不肖,因此尧便禅位给舜。而三苗国君主同情丹朱,非议尧的做法,结果尧杀了三苗国君主,并将丹朱流放到丹水。而三苗国余众也都迁居到丹水,投奔丹朱,成为后来所称的“南蛮”。丹朱便率领南蛮,举起叛旗反对瑶。尧派兵在丹水岸边与丹朱作战。结果丹朱兵败,因自感羞惭,便投南海而死,并化身为(朱鸟)。
                          ·
                          译文:《南山经》中记载的南方第二大山脉排在首位的叫做柜山。这座山西边靠近流黄辛氏国。北边对着诸(囟比)山,东边对着长右山。英水从山中流出,向西南方向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的玉石,还盛产像米粒一样大小的红色细砂。山中有一种奇特的野兽,长得像猪一样,但脚却像鸡爪一样分开,它的叫声,像狗吠,它的名字叫貍力,它出现的地方要加强治水,以防备将要来的洪汛。还有一种鸟,长得像鹞鹰,却有像人手一样的爪子,叫声像雌鹌鹑,名字叫(朱鸟)。据说它叫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像在叫自己,它的出现经常会使有才识的人遭到放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9-04 20:05
                          回复
                            山海经
                            ***山经第一卷·南山经
                            长右山
                            *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①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xian)则[其]郡县大水。
                            ·
                            ①禺:兽名,大小、身形像猕猴,赤目长尾。
                            ·
                            译文:从柜山向东南走四百五十里有座山叫长右山。山上没有生长树木花草,但有很多溪水。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猴子一样,但长着四只耳朵,它的名字叫长右。它发出的声音,像人在呻吟一样,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发大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9-06 17:04
                            回复
                              山海经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
                              尧光山
                              *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zhi)鬣(lie)①,穴居而冬蛰②,其名曰猾褢(huai),其音如斫(zhuo)③木,见(xian)则县有大繇(yao)④。
                              ·
                              ①彘:猪。鬣:兽类颈上的长毛。彘鬣,即猪鬃。
                              ②蛰: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③斫:砍,削。
                              ④繇:通“徭”,徭役。
                              ·
                              从长右山再向东走三百四十里有一座山叫尧光山。这座山的南坡,蕴藏丰富的玉石矿,山的北坡蕴藏着金矿。山上有种野兽出没,长着像人一样的身体,但身上却长着像猪毛一样的长鬣毛,它居住在洞穴之中,冬天要冬眠不出,名字叫猾褢。它发出的叫声,很像人们砍伐木头的声音。但有它出现的地方,会有繁重的徭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9-07 1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