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实际出身徐州大族,不但是富二代,还是富N代。
李家的富贵可不是从清朝才开始的,是从明朝建立就开始的。
徐州李氏家族的创始人是元朝末年小武官李正居,他因为某种原因从河北真定迁居到了徐州定居程子院(今梁寨镇李新集),《徐州李氏宗谱》说李正居是元朝大德五年迁居到徐州的,我觉得这不太可能。
因为李家发迹是李正居四儿子李让追随黔国公沐英征战有功得世职开始的,但是考察李让投军时间,最早不可能早于1362年,因为这一年18岁的沐英受命镇守镇江;而大德五年是公元1301年,如果李正居成年后自己迁移到徐州的,那么也就是说李正居最起码是1285年左右生人,那么他到1340年左右都55岁了,难道他五十五岁才生老四?
所以这里我合理推断最大可能是李正居也是随自己父亲迁徙到了徐州居住,只是因为徐州李氏发迹源于李正居之子李让,因此追溯祖先是就把李正居当做一世祖了。
事实上李让究竟是追随沐英还是沐英之子沐晟,也是有争议的,如果李让是追随沐晟的话,那么李正居更不可能是1301年自己迁徙到徐州的。
总而言之,徐州李氏真正发迹是因为李让追随沐英(沐晟)征战有功,因功被恩赏了世职,世代承袭锦衣卫千户一职。
锦衣卫千户原本是职务,不是爵位,只不过明朝继承了元朝惯例,把千户、百户职务变成了世职,明初勋贵和有功将士多被赏赐了锦衣卫世袭千户、百户等世职。
目前史料记载,徐州李氏的这个锦衣卫千户世职一共承袭了七代,应该是和明朝相始终了。
不要小看锦衣卫世袭千户,虽然李让后人很有可能只是承袭了空闲带俸官,没有补实缺,但是从五品的官职也足够保证徐州地方官吏没办法骚扰和欺压李氏了。
当然,明朝中后期锦衣卫世职已经不值钱了,但是穷世职和富世职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徐州李家从李卫家境倒推的,应该属于徐州丰县第一大土豪级别,所以有锦衣卫千户世袭职务足够做李家护身符了。
李卫的高曾祖父李铸虽然是家族次子,没资格继承“锦衣卫世袭千户”职务,但是根据史料,李铸也是一个“田园连绵,阡陌纵横”的大地主。
只要对明朝社会情况稍微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单靠自身努力白手想做富家翁不难,但是想做到“田园连绵,阡陌纵横”的地步,没有官府势力护身是不可能的,李铸能做到李铸“田园连绵,阡陌纵横”应该还是靠的是李家“锦衣卫世袭千户”这个护身符。
李卫的曾祖父李从任是秀才、祖父李藻是监生,两人虽然没能考取功名,但是均以“义名闻乡里”。所谓义名,无非就是乐善好施,而在传统社会哪些人才有资格乐善好施呢?当地有名地主才有这个资格。
也就是说尽管明清交替,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丰县李氏在当地的地位,即使在清朝,李家依然是丰县最大的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