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千家诗鉴赏辞典》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原诗今译】
到泗水边观花赏景选择了晴和天气,
呵!无边的春光荡漾令人耳目一新。
无意中,领略到和畅的东风能司春,
春姑啊,总爱披上万紫千红的花衣。
【鉴赏提示】
古代诗人赋家的作品,往往有不至其地、不经其事的虚拟之作。比如为选家认定的汉代苏武赠李陵的诗有四首,其第四首中有句云:“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论家认为是伪作,理由是:苏武置身塞北,无由至江汉,何得有江汉之语。苏武的诗,可以是伪;但绝不能仅据江汉一句,遽指为伪。为什么足不履江汉,诗作中就不许写江汉呢?这是不承认文学创作的广泛的超经验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得极好:“......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在凝虑动容之际,时空的局限就不复存在了。事实上,汉魏时代赋家所写的都城赋,什么《两都》、《二京》、《蜀都》、《魏都》、《吴都》等等,并非都是亲履其地的赋作。现在我们要讲说的朱熹的这首七绝《春日》,也是这样一篇虚拟的作品。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议定宋金疆土以淮水为界。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惊,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为什么却写出泗水(水名,今山东曲阜北)寻芳的诗来?原来朱熹从成年起,就潜心于二程理学,理学本是儒学的一支,其理气之说即植根于孔子的仁学。南渡既久,朱熹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藉以表达对圣道广大的思慕。这就是《春日》这首虚拟的游春赏景诗的创作真意。
不过,朱熹的这番意思,在当时实在不足以赞叹。试想当日,北敌未灭,疆土未复,一个历仕数朝的人。却一味津津乐道的是礼乐诗书、三千弟子的往事,这有什么意义?和朱熹同时的爱国词人张孝祥,不是同样地想到洙泗弦歌的故事吗?但是他却说:“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六州歌头》)对国土的沦丧,抱着极大的愤慨。和张孝祥相比,朱熹的诗意,未免不足人意。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因而历来的注家,干脆略去托意神游、心仪圣门这一节,索性把它看作一篇真实的游春赏景之作。的确的,当作描写春光的游春赏景之作,这首七绝确有许多景趣、理趣,诚如吴之振《宋诗钞》所评:“(朱文公)虽不役志于诗,而中和条贯,浑涵万有,无事模拟,自然声振。”下面,我们就姑且依据这种理解,作一些解析。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佳日,意谓晴好的日子。芳,花草。“胜日”点时,“寻芳”点事,“泗水滨”点地,一句中做三层叙说。特别以“泗水滨”结穴,却是作者有意的安排。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无边光景”,逆承首句泗水寻芳,说寻芳的结果。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从写景来说,却有来历。杜甫七律《登高》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时”,照映首句的“胜日”,“新”字稳重。
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轻易、容易的意思,喜幸的语气。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觉欢喜雀跃,所以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这句大概也从杜诗融化而来。《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云:“画图省识春风面”。不过杜诗的“春风面”是指王昭君的美丽,此处的“东风面”却实在是指春风。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给人以直觉感染。然后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题上。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首游春赏景诗,《春日》一首以首句“寻芳”絜领,相承而下,写得自然条畅。又可以体察到,作者的语言浅近,而意趣蕴厚。话虽如此,但是我们还是要叮嘱读者,在追逐诗句、欣赏诗人所描写的烂漫绚丽的春光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诗作者的心仪孔圣、亟求圣人之道的本意。
(韩小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