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绕红楼吧 关注:11贴子:245
  • 10回复贴,共1
一切神圣价值背后潜藏着的往往是危险。


1楼2019-08-02 10:20回复
    王德威有云,‘作为一种文明衍生的过程,中国的驳杂与裂变千百年来未曾停止过。’而作为一种现代国家的政治实体,中国的历史更是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它还经历过三次革命性的政权更迭。正因为如此,越是新生的政权也就越要宣传历史的延续性,及其自身的代表性。把中国两三千年的古代历史与近百年来的现代历史,通过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传承延续并贯通起来,对于政权巩固无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杨奎松 现代中国之惑)


    2楼2019-08-02 10:21
    回复
      更多来自我高三的摘抄本,我承认这样的摘抄有应试的成分,但是现在筛淘出一些有更深远意义的记录下来。


      3楼2019-08-02 10:23
      回复
        西蒙娜·薇依:整个文明的历史中留存两样不可能被简化成任何理性主义的东西,即时间与美。


        4楼2019-08-02 10:24
        回复
          因为诗人不是寻找承认而是寻找理解。在分析茨维塔耶娃长诗《新年贺信》的文章中,奥登写道。


          5楼2019-08-02 10:25
          回复
            但愿我,虽然跟他们一样/由爱若斯和尘土构成/被同样的消极/和绝望围困,能呈上/一柱肯定的火焰
            (奥登)


            6楼2019-08-02 10:26
            回复
              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7楼2019-08-02 10:28
              回复
                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情,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曾有过一个很著名的隐喻:小说家拆掉他生命的房子,用石头建筑他小说的房子。这种近乎献身式的创造,是西方艺术家的传统,“在诗中永生的人,在生命中沉沦”(席勒),它让人震动,也叫人不堪重负。


                8楼2019-08-02 10:31
                回复
                  他是个孤独的幽灵,正在讲述一个谁也不会听的真理,然而只要他说出来,那种连贯性就以某种不明显的方式保持下来。不是通过让别人听到你的话,而是通过保持清醒,将人性传统延续下去。(乔治奥威尔)


                  9楼2019-08-02 10:42
                  回复
                    西西弗告诉我们,最高的虔诚是否认诸神并搬掉石头。他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从此没有主宰的世界对他来讲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土。这块巨石上的每一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西弗是幸福的。(加缪)


                    10楼2019-08-02 10:44
                    回复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里尔克)


                      11楼2019-08-02 1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