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用四句话概括了姜维的一生,在这里小编感觉也是这样的。
品质高洁难全忠孝,
才兼文武难觅机运。
忠勤王事难得英主,
死得其所难论公道。

论才能,邓艾都承认姜维是一时雄杰,钟会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论为人,姜维属于意志高于一切。他家无余财,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并无物欲,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无论好坏,说他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应该大差不差。他才华不及诸葛亮,不丢人。全三国也就一个诸葛亮。他不断北伐,有胜有败,其执着至少不必怀疑。他的一个大争议,是“穷兵黩武”。然而实话是:很少人意识到,在蒋琬费祎死去前,姜维受到了太多控制;之后几年,他又被朝中黄皓等人打压。

姜维其实是个夹缝中的男人:他有才华,私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里的,是一个诸葛亮都无法逆转的大局面,以及朝内不断的斗争。但直到最后,蜀汉没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对魏国大军压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邓艾层层围裹阻拦,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桥、晃过诸葛绪、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简直把魏国的西征计划摧毁了大半。最后蜀汉是亡在邓艾那次传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急危,钟会在剑阁,还是动不了姜维。

他说服了钟会,搞定了邓艾,而且给刘禅的秘奏里如是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最后计策未成,但一日之内,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蜀汉的最后一刻。于姜维,亦如是:姜维死,汉亡。
姜维死时,是被剖腹分尸,弃于荒野,并且不许别人掩葬。有一姜维的部下是其老乡,偷了部分衣物(据姜维家乡人说还有两个断臂),回到甘肃甘谷县,在一个山中埋葬。没有碑文,从山下有人居住的地方去姜维衣冠冢,大概需要步行至少半小时。一代英雄,竟然落得如此境地,悲哉哀哉,但是,不管是对于对自身理想的坚持,还是出于以顺为孝的考量,亦或是对诸葛知遇之恩的报答,甚至对蜀汉基业的责任感,都是我们所缺少或者不足的东西。。而我能为他做的,只有在衣冠冢边上摘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插在冢前。
姜维的一生让我震撼,都说时势造英雄,可是我看到的却不是,而是姜维自己苦苦追寻的结果。虽死犹荣,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生又何妨,死又何妨。小编欢迎大家积极评论。

品质高洁难全忠孝,
才兼文武难觅机运。
忠勤王事难得英主,
死得其所难论公道。

论才能,邓艾都承认姜维是一时雄杰,钟会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论为人,姜维属于意志高于一切。他家无余财,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并无物欲,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无论好坏,说他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应该大差不差。他才华不及诸葛亮,不丢人。全三国也就一个诸葛亮。他不断北伐,有胜有败,其执着至少不必怀疑。他的一个大争议,是“穷兵黩武”。然而实话是:很少人意识到,在蒋琬费祎死去前,姜维受到了太多控制;之后几年,他又被朝中黄皓等人打压。

姜维其实是个夹缝中的男人:他有才华,私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里的,是一个诸葛亮都无法逆转的大局面,以及朝内不断的斗争。但直到最后,蜀汉没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对魏国大军压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邓艾层层围裹阻拦,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桥、晃过诸葛绪、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简直把魏国的西征计划摧毁了大半。最后蜀汉是亡在邓艾那次传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急危,钟会在剑阁,还是动不了姜维。

他说服了钟会,搞定了邓艾,而且给刘禅的秘奏里如是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最后计策未成,但一日之内,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蜀汉的最后一刻。于姜维,亦如是:姜维死,汉亡。
姜维死时,是被剖腹分尸,弃于荒野,并且不许别人掩葬。有一姜维的部下是其老乡,偷了部分衣物(据姜维家乡人说还有两个断臂),回到甘肃甘谷县,在一个山中埋葬。没有碑文,从山下有人居住的地方去姜维衣冠冢,大概需要步行至少半小时。一代英雄,竟然落得如此境地,悲哉哀哉,但是,不管是对于对自身理想的坚持,还是出于以顺为孝的考量,亦或是对诸葛知遇之恩的报答,甚至对蜀汉基业的责任感,都是我们所缺少或者不足的东西。。而我能为他做的,只有在衣冠冢边上摘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插在冢前。
姜维的一生让我震撼,都说时势造英雄,可是我看到的却不是,而是姜维自己苦苦追寻的结果。虽死犹荣,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生又何妨,死又何妨。小编欢迎大家积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