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野话吧 关注:39贴子:2,428
  • 0回复贴,共1

【转】精卫填海与“精卫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精卫填海”,是中国文化中颇具号召力的寓言,引得众多诗人击节称叹并引吭高歌。
  “精卫填海”出自先秦神话地理志《山海经》。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原来“精卫”小鸟乃炎帝小女儿精魂所化,死而不屈,以微不足道的一己之力,欲填平波涛汹涌的苍茫大海,不自量力却永不言败。
  “精卫填海”,诠释的是信仰,昭示的是巨大的精神力量。义无反顾,精诚之至,感天动地。对此,我们应当致敬——信仰是旗帜,精神是擎天柱。
  “精卫诗”历代不乏,首推晋代陶渊明《读山海经》。这是一组诗,“其十”歌咏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诗中把“微木”与“沧海”对举,把女娃“精卫”与壮士“刑天”并列,敬仰之情不言而喻。
  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其思想、气节与学问,均为世人所推崇。以诗明志,写有古风《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此诗作于顺治四年(1647年),当时清军已占领大半江山,诗人与志士仁人矢志不渝、苦苦抗争。诗中精卫鸟所誓“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无疑就是抗清复明的呐喊声;而“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不啻是对只顾小家、苟且偷生者的哀怒谴责。
  清代黄遵宪,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在赠给友人梁启超的一首七绝中,有如是泣血字句:“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联系近代中国遭受的内忧外患、奇耻大辱,中华儿女理当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陶渊明、顾炎武的“精卫诗”,当得起经典杰作。同题材名人诗作,可圈可点者尚有:唐代韩愈,“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唐代王建,“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唐代聂夷中,“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宋代文天祥,“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金代元好问,“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明代夏完淳,“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沉。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清代曾国藩,“巨海茫茫终得岸,谁言精卫憾难填?”近代柳亚子,“魂归沧海怜精卫,人向空山拜杜鹃”。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自然会生发不同的感慨。看待精卫填海,唐代的三位大诗人似有“微词”。元稹曾以“精卫衔芦塞溟渤”“精卫衔芦塞海溢”,讽君王用策虚泛,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李白更是频频借题发挥,用意则在模棱两可间:“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李白是傲视一切的“诗仙”,对小不点儿的大作为,可能是既赞许又忍不住怜悯以致否定。最微妙的是岑参的《精卫》诗,是赞是叹,就看你怎么解读了。此诗可看作是《山海经》相关文字的诗译版:“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信仰与精神不灭,读诗与咏史则大可天马行空或凌波微步。


IP属地:辽宁1楼2019-07-13 20:4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