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拉拉吧 关注:127,121贴子:5,342,847

一千零一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贴吧注册已有十年,一直是个安顺的潜水员,喜欢静静阅读人间百态,细细品味别人的悲欢离合,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自己开贴写些什么。那天与朋友闲聊也是嘴欠脑抽, 居然就答应了写点东西。好在平生最擅长的就是胡说八道,虽然人生乏善可陈,也不愁没有没有一些饭后茶余的谈资。说是谈资其实也不尽然, 近观这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碌碌的生活,每个平凡的人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回首细品,他们也会是一级级闪光的台阶,拾阶而上,也许人生会达到不一样的高度,会有更开阔的视角。


IP属地:上海1楼2019-06-25 01:00回复
    言归正传,开贴只是想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片段,这年头大家活着都不容易,贴吧里到处可见沉重的情绪,多一些趣味怪谈和感悟会不会中和一下?虽然写不了一千零一个故事那么多,但总会多多少少留下些有趣的回忆……答应朋友开贴约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选在今天才发是因为今天是这个朋友很特殊的日子。谨以此贴作为礼物送个你,S,人生不易,希望你能勇敢坦然的走下去。 生活的苦药还是要自己吞,作为朋友,我们愿做那颗糖,愿你苦尽甘来~生活平和顺遂~今天是第一夜~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6-25 01:52
    回复
      没有了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9-06-25 05:11
      回复
        简直惊喜,人与人之间被山和海隔绝开,有不同的语言和信仰,所以才让一切变得那么珍贵。好喜欢这些生机勃勃的片段,今早,这位S同学 借着你的光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6-25 05:47
        回复
          哈哈哈 楼主真有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6-25 08:27
          回复
            很多时候喜忧只在一念之间,事实没法改变的情况下换个角度往往是悲喜两重天的。比如说“我喜欢的女孩在别人怀里”,这话听起来令人同情。“我喜欢别人怀里的女孩”,这话听着就欠揍。又比如重点高校的女子被人包养,你评论说现在的大学生都做小姐了,感觉世事炎凉;但如果你说小姐们都抓紧时间学习文化并考上了重点学府,瞬间满满正能量啊~~有木有~~有木有~~所以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的心态。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例如你跟某沙雕在路上吵架,沙雕骂你丑绝人寰,你不应该义愤填膺的怼回去,而是要为他掬一把同情泪~~怎么年纪轻轻就瞎了呢~~所以切换视角和心态在对待这样的状况下特别重要,基本能做到场面上的绝对碾压~~
            当然要做到以上随意的切换并不容易,这样的视角和心态往往需要一些智慧也需要阅历和豁达的人生观。世事已多艰难,我并不想喂鸡汤说要笑着面对(笑多不怕面瘫吗)~~~而是真心觉得面对磋磨要学会调侃,要学会自我释怀~Yes,we may change nothing , but we canchange our attitude, knowing that everything will be okay~~与君共勉


            IP属地:上海10楼2019-06-25 23:33
            收起回复
              东坡居士在江北任职时常和江南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他们两也是一对著名的好基友朋友(友谊是真心很纯洁高尚的). 一日,Mr.苏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出苏先生还是很可爱的,因为这首诗写得相当的臭屁……八风是指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八风不动,是何等境界!接近五蕴皆空了……简直把自己写成佛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6-26 18:09
              回复
                没想到他基友佛印也炒鸡给力!佛印禅师看了以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Mr.苏一心以为好基友会大大赞赏一下自己的禅修境界和漂亮的文笔,没想到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字,不禁怒从心头起 恶向胆边生!友谊小船一沉到底。苏先生咽不下这口气立马跳上了真船过江向好基友声讨!苏先生一见佛印就开骂:枉为多年好友,我的诗你不欣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出家人注意点素质好嘛……佛印一副人畜无害的无辜表情问:“骂你什么呀?” 苏先生立马委屈的把诗上批的“放屁”字拿给佛印看. 基友于是呵呵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瞬间,东坡居士惭愧弗如,一笑而过.
                每每看到这个故事我都感叹,高手之间的情趣也是那么不一般,混社会的道理和禅理都间杂其中。苏先生才高八斗,自视甚高无可厚非,但是论修行,本身就要谦抑自省,他写诗自夸而且当着职业吃修行饭的佛印自夸,简直臭屁的可爱……佛印更好玩,相当直接又巧妙的告诉好基友,修行不在言词,在心在行动……放屁二字真的妙绝!与八风相对,看似低俗的字面充满智慧与哲思!不禁羡慕东坡先生,得友如斯快哉快哉!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6-26 18:10
                回复
                  这对活宝也是生生有趣,他们之间的日常就是高智商的互怼……还有一次东坡在佛印那里打坐,也许觉是在佛像前做的久了沾了仙气儿,嘴欠的苏先生觉得自己有些仙风道骨,开始撩拨佛印老师,你说你觉得我像啥……佛印老师太明白自己这哥们儿臭美的毛病又犯了,于是微微一笑说,像一尊佛。苏先生顿时很受用。接下来佛印老师反问道,那我像什么………苏先生就不太厚道了,直接说我觉得你像一坨屎!佛印老师听后还是微微一笑,不置一词。事后苏先生很得意的跟自己的妹妹苏小妹(苏家三兄妹里面还要属这个妹妹智商才华最高!她的恐怖事迹以后有空再赘)炫耀这次终于吵架吵赢了!她妹妹就问了一下事情经过,然后很鄙视的跟他哥哥说,不好意思这次吵架你完败,而且还是那种被碾压式的………看他哥一脸懵逼,小妹解释说佛心自现,你是什么样的人看别人就是什么样的,有点类似于现在说的心理投射……于是,结果很清晰了,佛印老师心中有佛,所以东坡居士在他眼里投射出的就是佛像……而苏先生呢……心中是屎自然反观皆屎💩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6-26 18:10
                  收起回复
                    这两个故事一直很喜欢,儿时只觉得有趣,随着齿岁渐增,慢慢的读出些况味来。人要做到八风不动首要的前提是明辨八风,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所谓明辨就需要有充分的经历和觉知,能了然这每个字的准确定义。而对这八种际遇,人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应对造就了不同的业从而走了不同的果,又继而开启了不同的因,这样的因缘轮回往复不休。但当心超然于这八种际遇之上,澄澈清明,不动自守,无论何种际遇都如伊人观镜,还其本来面目而已,轮回自然便得开解。
                    问世间头脑聪明知晓事理的人何其多也,一如东坡先生,但是知道和悟道完全是两个层级的~~悟道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觉知,了解内心对于八风的认知和感悟,从而能做到超然方外,一旦悟道,不要说佛印的屁,就算口水淋头,刀剑加身也会从容自如吧。佛印想要告诉苏先生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修行是修心,不是修脑,悟道便会体会在行为上(知行合一),而知道只会停留在大脑中…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6-27 14:28
                    回复
                      不经意我问你我们相识多久了,你秒回我说127天,瞬间莫名的感动……我们相识于青鸟老师的帖子,短短4个多月,我们已经彼此分享了人生最刻骨的经历和最珍贵的时光。谢谢一直安静的倾听和温柔的陪伴,让我能卸下多年伪装和心防,在这段互相陪伴的日子,我们有着相互的疗愈。再次要向你表示真诚的感谢…
                      刚刚你问我在我眼中你是那种人,我回答你是黄种人,纯粹是句玩笑话,在我眼中,you are my lifetime friend, and this friendship has no end.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9-06-27 22:54
                      回复
                        古代文人里面说道吃货,如果东坡先生说自己第二,估计没人敢作第一了,且不说八大菜系传承下来的那些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素羹,更为可怕的是这个哥哥竟然还自己捣鼓发明出了治疗痔疮的食疗方子。话说苏先生中年左迁至黄州,山穷水恶,湿气也重。估计吃辣太过便生了痔疮。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作为一个专业的吃货,苏先生还是决定食疗。历经了一系列实验,他终于找到了对症的食疗方案并异常兴奋的写信给自己的表兄程正辅:“伏苓去皮,捣罗入少白蜜,杂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


                        IP属地:上海18楼2019-06-28 23:24
                        回复
                          东坡先生爱肉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了。有次他去佛印那里诵经,居然一边吃肉一边诵经,太放飞自我了~~~旁边的小和尚实在看不下去了抱怨了几句不让他继续诵经了,免得得罪了佛祖。苏先生耐着性子说,那我拿碗水漱漱口总行了吧。小和尚无比嫌弃的说,一碗水怎么够啊!(《诵经贴》东坡食肉诵经,或云:“不可诵。”坡取水漱口,或云:“一盌水如何漱得”)

                          转自《百家号》


                          IP属地:上海19楼2019-06-28 23:25
                          回复
                            话说人以类聚,吃货苏先生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吃货,平日最喜欢的互动形式就是聚餐。但偶尔也会互怼来增进一下友谊,过程相当奇葩。有一次苏先生的好友史学家刘攽(bān)下请贴邀请东坡至家裡吃“皛(xiǎo)饭”。其家里人见此贴问之是何“皛飯”?东坡觉得刘贡夫这个人读过很多书,知道不少典故,这个‘皛饭’一定有来头,去看看再说吧!于是,赴宴那天,苏东坡到了刘攽家一看,桌子上摆了三样东西:白盐、白萝卜、白飯。苏先生倒也很豁达,开怀一笑,敞开肚皮吃个饱,心想“小样,敢整我,看我后面怎么收拾你…”。临走时,东坡对刘攽说:谢谢款待,明天请到寒舍吃“毳(cuì)飯”。而刘攽不晓得“毳飯”是什么东西,应该也和“皛饭”一样三样东西,因是“毳”有羽毛之物就联想到该是葷的了,于是愉快接受了邀请.


                            IP属地:上海20楼2019-06-28 23:25
                            回复
                              第二天,刘攽准时赴宴,东坡陪着他聊天喝茶,直到中午也不见开飯之意。刘肚子饿了问:“你准备‘毳飯’呢?”东坡笑答:“等会儿,等会儿嘛!”又等了半个时辰,东坡还绝口不提吃饭之事。刘攽饿得实在受不了说:“快把‘毳饭’端出来吧,我实在饿死啦。”东坡先生慢悠悠地说。“嗯……,所谓‘毳飯’就是:盐冇(mao,同毛,意为没有)、萝卜冇、米饭也冇呀。”刘攽又好气又好笑:“早知道你要报复,没想到还这么狠!”两人相视大笑。


                              IP属地:上海21楼2019-06-28 23: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