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驰学院吧 关注:24贴子:251
  • 6回复贴,共1

剪辑干货|什么是“好剪辑”?做选择时你需要记住这六要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剪切有对错之分吗?答案是肯定的,同时又是否定的。无论是什么行业,做事情都要讲技术、讲方法,但还有从审美或创造的角度来做事情的。如何剪辑以及为什么要剪辑是不同的两件事,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可以以自认为合适的方法完成一个节目的剪辑,但到了最后,却由观众来判断你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每次剪辑只要有充足的理由,你的选择就是正确的。时刻谨记本文中提到的各种剪辑要素,事先考虑到现众的喜好。你的剪辑将无往不利,广受欢迎。
以下列出的几点虽然不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全部标准,但却是在处理大多数素材时考虑剪切的主要原因。谨记以下要点可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剪辑决策。


1楼2019-05-21 11:05回复
    1信息
    新的镜头应该给观众呈现新的信息。
    在电影中,这种信息主要体现为视觉信息(例如,一个新角色登场,一个不同的地点展现,一个扑朔迷离的事件上演,等等)。但也可以表现为听觉信息(旁白、马路声、讲话声,等等)。
    当一个镜头转换到另一个镜头时,剪辑师必须清楚一点,被剪出切的这个镜头中是否还存在新的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说完就盲目切出,就会使剧情不连贯。反之,如果这个画面不能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新的信息了,无论镜头多么华美、多么酷、多么造价不菲,也不应该出现在最终剪辑版中。



    呈现给观众的每一个镜头都应能够提供剧情相关的新信息,从而使观众参与到影片中来,并始终专注于故事情节。


    2楼2019-05-21 11:05
    回复
      2动机
      从一个镜头转到一个镜头总有动机,这种动机可以是视觉动机,也可以是听觉动机。
      就电影而言,动机因素通常是当前镜头中由主体或客体发出的动作产生。大到汽车跨越河流,小到面部的一个细微动作。

      切出的动机来自演员眼部的动作。切入下一个特定镜头的原因,比如因为枪,是为了提供给观众新的信息,也就是告诉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在看什么。
      声音作为动机因素时,需要在靠近转场的地方更加精确地处理画面和声道的剪辑。
      声音可以由当前屏幕镜头中可以看到的东西生成。

      产生声音的物体也可以不出现在前一个画面内,但一定要有声音的存在,再切入到声音发生的物体时,观众就不会注意到镜头的切换。因为他们在上一个镜头中,已经处理了接收到声音信息,并且信息在他们的认知领城显得合情合理。
      声音还可以作为转场动机。将相似的声音连接到一起,可以作为相似性转场使用。如上一个画面中出现了茶壶的声音,下一个画面可以接火车驶过伴随巨大轰鸣声的画面。


      3楼2019-05-21 11:05
      回复
        3镜头构图
        镜头构图也是剪辑师考虑切入或切出镜头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剪辑师无法控制镜头中视觉无素的构图,但他却可以选择在转场时将哪两个镜头放在起剪切可以使这些画面更加生动,让观众身临其镜。

        作为剪辑师,你不可能去亲自白安排中特写镜头构图,但你却使用人物在画面的左右交替出现的方式吸引观众的兴趣,使他们持续参与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当中。


        4楼2019-05-21 11:06
        回复
          4摄影机角度
          对“恰到好处”地剪辑在一起的两个镜头而言,拍摄时的摄影机角度必定存在合理的差异。即避免“同景别切换”。
          原因很简单。如果相似的面面用两个角度很近的机位来拍摄两个镜头,那么随后产生的影像会看起来非常相似,即便有些不同。因为他们就相同的信息没有提供足够不同的画面,在观影时发现这种情况后,观众会误以为剪辑点处的影像出现了干扰或跳切现象。
          所以剪辑师要在剪辑时将水平角度(相距大于30° )不同的镜头顺次排列。


          5楼2019-05-21 11:06
          回复
            5连贯
            使转场保持平稳流畅、天衣无缝的连贯,是避免观众注意到剪辑的重要法宝。
            在剪辑过程中,有四种不同形式的连贯需要处理。
            01
            内容的连贯
            从一个镜头切人另一个镜头时,演员的动作必须匹配连贯。但是由于前期拍摄会让演员多表演几遍,后期处理时剪辑师需要将不同环境下的内容连接在一起,所以剪辑师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切出,来保证内容的连贯,也就是在避免穿帮。
            如果在中远景镜头中一个男人用右手拿起电话,接下来当镜头切人他接听电话的中特写时,电话应依然在他右手中。无论由于什么原因,如果拍摄团队提供的镜头中,男人不是右手拿电话,而是左手,那么你就要在中远景之后,左手拿电话的中特写之前切入其他镜头。这样在连贯的动作中就会出现短暂的中断,观众也会不自觉地认为那个男人在离开屏幕的一段时间里将电话从右手换到了左手。

            在这种情况下,切出就是种可恰到好处地分散注意力并填补时间空白的短小镜头,以调整事物的连贯性逻辑,让观众弥补了这一空缺。
            02
            动作的连贯
            从一个镜头切换到下一个镜头使,如果下一个镜头中仍热出现演员或物体同样的动作,这时必须保持方向一致。如果拍摄素材中没有符合这样的情况的画面,这事剪辑师就需要插入一个逻辑镜头,用来继续影片的叙事并打破演员动作在视觉上的不连贯。这个符合叙事流程的插入镜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短暂的视觉休息,从而使得影片中的演员有时间在第三个镜头中改变方向以继续之前未完成的动作。

            03
            位置的连贯
            前面已经提到影片空间具有方向性,同时还必须具有空间感。位于画面内的演员或物体也在电影中占有各自的空间。剪辑师需要将演员或物体位置连贯的多个镜头组合在一起,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演员出现在画面的右侧,那么同一个场景,在接下来的任何镜头中,该演员都必须出现在画面右侧的某个位置。当然,如果在镜头中演员移动到了另一个位置,那么他出现在画面左侧同样符合逻辑。导致演员或物体从画面的一侧跳到另一侧的镜头剪切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从而破坏剪辑的流畅性。
            04
            声音的连贯
            声音和视角的连贯极为重要。如果场景动作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那么声音将从一个镜头延续到下-一个镜头。如果在第一个镜头中天上有一架飞机,观众不仅能看到这架飞机,还能听到它的声音,接下来这架飞机的声音直接转场到下一个镜头。即使在下一个镜头中看不到飞机,剧中人物也应听到飞机的声音。因此,飞机声音也同样应该呈现给观众。
            在同一剪辑的场景中,语音和物体的声音级别应保持一致。在电影空间内,物体和摄影机之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应注意镜头中混音音量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表现出来。视角发生了变化,声音也应随之发生改变。
            此外,任何空间都有个背景声音级。根据银幕上展现的环境不同,背景音或轻柔、或低沉、或高亢、或响亮。这种无时不在的声音通常被称为环境声音(ambience),还可以被称为氛围声音(atnosphere或自然声Catual wand)。它用来打造一种持续的配合人物对话以及其他更重要音效的音频。这种附加的,持续的声音要么来自拍摄时的录者(有时叫做室内音[ rom tone]),要么由剪辑师或声音设计人员通过其他渠道生成。当从同一个场景的一个镜头切入另一个镜头时,环境声音助于促进音频的剪切。


            6楼2019-05-21 11:06
            回复
              6声音
              声音除了起到动机之源的作用外,还不失为电影说明或传达信息的一种好方式。
              声音可以与画面相匹配也可以不匹配,不同声音的运用可以传达和渲染人物不同的不同心理,为接下来的剪辑做铺垫。
              声音先于画面或画而先于声音的剪辑实践被称为拆分剪辑(spliedin)、 L剪切(L cut)或叠加(lapping)。如果把画面和声音当成两个独立的轨道或镜头要素(就像将它们放在影片和音频剪辑中),那么很容易看到如何在同时间剪切画面和声音。这种现象称为对接剪切(butt-cul)或直切(straight cut), 即画面和声音在同一时间点开始和结束。顺片和粗剪都有可能全都是对接剪切。只要是在精剪中开始巧妙地进行镜头计时并创造性地补偿画面或声音的剪辑点,就是在完成一次拆分剪辑,一个画面或声道引领或紧跟着另一个画面或声道。如果正确完成拆分剪辑,切入镜头会非常符合观众的口味。如果处理不当,会极大地影响观影效果。

              对接剪辑

              拆分剪辑


              7楼2019-05-21 1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