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
随后发生在校内的反宗教改革,使得海德堡大学丧失了先前所具有的崇尚学术自由、大胆质疑、对旧体系采取批判和抗争的新教精神。大学被耶稣会所掌控,昔日举世闻名的欧洲学术和文化中心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呆板、繁琐、枯燥、抹杀一切新思想和独立精神、不得阅读教会罗列的禁书目录上的书籍、片面追求华而不实的布道仪式和巴洛克艺术等特点的教会专属学校。
自从耶稣会被教宗解散后,大学于1773年归遣使会所有。财政上的困境、思想上的禁锢,外加18世纪末不断的革命战争使海德堡大学名声跌落谷底。
十九世纪
1802年海德堡划入巴登州,翻开了大学历史新的一页。海德堡大学重新组织后,成为国家财政支撑的教研机构。巴登大公卡尔·弗里德里希的名字被写入大学基金会的名单,从此,大学的全称成了“鲁普莱希特-卡尔斯-海德堡大学”。
大学受到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同时许多教授和学者也是浪漫主义思潮的追随者。哲学家黑格尔曾于海德堡执教两年;施罗塞尔建立了政治史科学的海德堡学派;医学家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冯·切利乌斯更令全欧的患者慕名而至。
海德堡的教授们屹立于自由主义的最前沿,许多人还是1848年法兰克福国民大会的议员。1848革命后,路德维希·霍伊塞尔成为自由民族国家主义在德国西南部的代言人。海德堡大学的自然科学在罗伯特·威廉·本生,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及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闪耀着眩目光辉的19世纪,同时也是海德堡以法学闻名于世的时代。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a699fd92b2dd42a5f0901a3333a5b2f/373920234f4a20a42b60f6779e529822720ed031.jpg)